学术投稿

肝功能障碍病人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

李友清;郭曲练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 肝疾病, 胆汁郁积, 神经肌肉阻滞
摘要:目的研究肝功能障碍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在全麻下行择期肝胆手术的病人40例,其中20例肝功能正常,ASAⅠ~Ⅱ级,为对照组(A组),另20例有明显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障碍(ASAⅢ级)病人,为肝功能障碍组(B组).两组病人术前均未用对肌松有影响的药物.用加速度仪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反应,观察罗库溴铵0.6 mg·kg-1时两组病人肌松时效的差异.结果A、B两组起效时间分别为(63±19)s和(70±21)s,差异不明显;临床时效分别为(41±16)min和(67±29)min,P<0.05;恢复指数分别为(9.4±2.0)min和(10.9±2.5)min,差异不明显.结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障碍病人,罗库溴铵的临床作用时效延长,但起效时间和恢复无明显改变.
中华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总肺水含量和肺组织Na+-K+-ATase活性的变化

    在各种病因诱发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生理过程中,受损肺泡及其基底膜的水肿增厚是直接导致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障碍的基础.钠泵--Na+-K+-ATPase活性可能会在其中有变化.

    作者:宗酉明;曾因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下肢骨科手术的应用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已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后镇痛,但临床镇痛效果不太理想,病人术后仍诉胀痛、不适,甚至少数病人加用哌替啶等镇痛药辅助镇痛.为了探寻一种较好的联合镇痛方法,本文拟对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作者:肖旺频;安尔丹;杜炎芳;姚明;方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冠脉搭桥术中脑氧代谢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关系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体外循环(CPB)冠脉搭桥术(CABG)中脑氧代谢变化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年龄≥65岁择期CABG病人30例,取右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葡萄糖及乳酸测定,并计算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CBF/CMRO2)、脑氧耗/脑糖耗比值(CMRO2/CMRglu)及乳酸生成量(ADVL);术后用ICU精神错乱评估量表(CAM-ICU)将病人分为精神障碍(POMD)组和无精神障碍(NPMD)组,比较两组术中指标差异.结果(1)术后7例病人发生POMD,发生率为23.33%;(2)复温期8例病人颈内静脉血氧发生去饱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50%或颈内静脉血氧分压≤25 mmHg),其中POMD组3例(发生率43%),NPMD组5例(发生率22%),两组差异显著(P<0.01);(3)复温期POMD组CBF/CMRO2显著低于NPMD组(P<0.01);(4)降温期、复温期和停CPB,尤其是复温期,POMD组CMRO2/CMRglc明显低于NPMD组,P<0.01,而ADVL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老年病人CABG术后精神障碍与CPB期间脑氧代谢失衡有关.

    作者:张挺杰;杭燕南;皋源;王祥瑞;孙大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通常低下,麻醉及手术刺激更进一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监视和清除作用,在预防各种感染中亦有重要作用[1,2].

    作者:胡永华;王宏志;潘振宇;金山;任宏;杨拔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胸科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时,所采用的主要是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使用一次性聚氯乙烯导管,即Robertshaw导管.

    作者:李锦成;赵洪伟;周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异丙酚对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手术创伤和麻醉引起的促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间平衡的改变是影响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1].异丙酚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的报道较多,但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拟观察小剂量异丙酚对硬膜外麻醉下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作者:冉珂;常业恬;孙亚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BioZ com)是近引进的一种通过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TEB)测定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监测仪,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应用刚开始.本研究拟通过比较BioZ.com监测仪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浩;姜桢;缪长虹;薛张纲;蒋豪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罗库溴铵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诱导期间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n=10例).在肌松及双频脑电指数(BIS)监测下,依次给予咪唑安定(0.05~0.1 mg/kg)、芬太尼(10~15μg/kg)及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0.6 mg/kg或维库溴铵0.1 mg/kg.记录和计算麻醉诱导前至插管后30min(1次/min)两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在使用罗库溴铵后1~7 min,心率增加了7.54%~17.43%,动脉收缩压增加了12.3%~16.94%,心率收缩压乘积增加了13.96%~22.67%,均高于维库溴铵组.每搏指数在插管后5 min下降了13.5%~19.5%,每搏量下降了11.3%~23.8%,明显低于维库溴铵组.其余血液动力学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心功能Ⅲ级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麻醉中慎重选用罗库溴铵,但较适用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患者.

    作者:陈果;刘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与自体血回输对哌库溴铵作用时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哌库溴铵作用时效的影响.方法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4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n=15)对照组;B组(n=15)术前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组;C组(n=15)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组.B组和C组在麻醉诱导前行ANH.C组自手术开始即收集术野血洗涤备回输.A组未行特殊处理.观察各组病人的生命体征,检测ANH前后和自体血回输后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的模式监测哌库溴铵的作用时效.结果B组和C组血液稀释后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明显低于A组和术前(P<0.05),自体血回输后B组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血浆蛋白与其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诱导量哌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峰作用时间、临床时效和维持量的临床时效均明显缩短(P<0.05),B组和C组各时效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恢复指数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NH使哌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明显缩短,对恢复指数无明显影响;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哌库溴铵的恢复指数亦无明显影响.

    作者:牛新环;田玉科;陈治军;张咸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术前高容量血液稀释后氧供需平衡及循环的变化

    高容血液稀释(AHH)与等容血液稀释(ANH)各有特点[1],其中AHH更适合术前红细胞压积偏低的病人,其中不乏老年病人.但有关老年病人应用AHH的安全性尚未定论.本研究拟通过对比老年病人和中年病人在AHH后氧供需平衡和循环系统变化,探讨老年病人应用AHH的安全性.

    作者:周大春;谢俊然;陈洁;裘燕;乔庆;徐笑益;付爱丽;张明威;柳子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可疑恶性高热患者二例的基因表达特点

    恶性高热(MH)是一种家族性显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与肌浆网内Ca2+过度释放有关,临床上以机体高代谢状态为主要表现,包括体温升高、高二氧化碳血症、重度酸中毒、心动过速等[1].目前对其发作时的钙离子调节及后续的病理生理改变尚不清楚,故拟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MH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王振猛;俞卫锋;陆智杰;李晓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行剖宫产及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处理一例

    产妇,32岁,于孕34周入院,为双胎妊娠.产妇孕29周时发现高血压,140/90 mmHg,经降压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崔薇;王国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儿童围术期焦虑心理的干预

    儿童在围术期会经历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其中心理应激主要由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造成.60年代以来,国外先后有人采取行为或药物的干预方法减低儿童的围术期焦虑,但国内类似的尝试较少.

    作者:范雪梅;李梅;张炳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新生儿和婴儿唇、腭裂全麻一次性修复术的呼吸道管理

    唇、腭裂患儿在新生儿、婴儿时期语言肌肉尚未废用性萎缩,不正确的语音习惯亦未形成,此时实施唇、腭裂一次性修复术既能早期恢复患儿的正常面貌与语言功能,又可减少其家属分次手术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因此,唇、腭裂修复术宜在1岁前完成为佳,以防止肺功能进一步受损[1],现将42例新生儿和婴儿唇、腭裂全麻一次性修复术的呼吸道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泉;金志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心脏移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暴露术野时心脏位置改变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47例,年龄50~82岁,术前左室射血分数为0.55±0.14,择期行OPCABG,平均移植血管桥3.2条.采用漂浮导管方法监测血液动力学,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循环稳定时(T1)、搬动心脏前(T2)、吻合前降支时(T3)、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时(T4)、吻合左旋支或对角支时(T5)、血管吻合完成、心脏恢复自然位置后(T6)、及手术结束时(T2)作参数测定.结果吻合前降支时(T3),SI和LVSWI有所降低(P<0.01),但CI和SvO2保持在基础水平.吻合后降支或右冠状动脉、左旋支或对角支时(T4、T5),CI、SI、LVWI、LVSWI、RVWI和RVSWI等明显降低(P<0.01),其中CI较对照值降低18%,LVWI和RVWI降低均为25%,MAP和SvO2也显著下降(P<0.05~0.01),而HR、RAP、MPAP、PAWP和PVRI则显著增高(P<0.05~0.01).心脏恢复自然位置后(T6),CI、LVWI和RVWI恢复到对照值水平.结论OPCABG术中由于心脏被搬动及移位,可导致明显的心功能损害和血压下降;麻醉手术期间采取可靠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和有效的心血管功能支持十分必要.

    作者:招伟贤;李向宇;潘飞鹏;项冬梅;黎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国人麻醉诱导的观察

    靶控输注(TCI)的准确性受所选用的药代学模型及参数的影响较大[1],即使应用群体药代学模型,误差也不可避免.误差的主要来源是药代学研究的人群与靶控输注人群之间的差异[2].

    作者:何威;陈秉学;赵国栋;季文进;林派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罗库溴铵对老年病人的药效动力学影响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对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方法94例ASAⅠ~Ⅱ级的病人按年龄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28例,32~59岁),Ⅱ组(29例,60~69岁),Ⅲ组(27例,70~89岁)和Ⅳ组(10例,90~97岁).四组病人均于全麻诱导时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并进行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术中持续静注罗库溴铵,用注射泵调控给药剂量,T1维持10%~20%至手术结束.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1为零时间、首次给药后T;10%恢复时间、停药后T125%恢复时间以及每30 min罗库溴铵用量.结果(1)Ⅰ组病人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比其余三组长(P<0.01),Ⅳ组病人肌松起效时间快于Ⅱ组和Ⅲ组(P<0.01).(2)Ⅰ组病人T1为零时间明显比其余3组病人长(P<0.01),Ⅱ、Ⅲ组T1为零时间相近(P>0.05),Ⅳ组病人则短于Ⅱ组和Ⅲ组(P<0.01).(3)Ⅰ组和Ⅱ组首次给药后T110%恢复时间和停药后T125%恢复时间显著快于Ⅲ组和Ⅳ组(P<0.01).(4)不同年龄组罗库溴铵用量不同,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高龄病人罗库溴铵起效时间,达大效能时间增快、维持用量减少和肌松持续时间延长.

    作者:周洁;齐波;王祥瑞;杭燕南;孙大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眶距增宽症手术麻醉处理一例

    患儿,男,9岁,体重33kg,因生后发现眶距宽、鼻短小、额前凸而入院求治.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脊柱无压痛及畸形.

    作者:盛恒炜;徐世元;张庆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异丙酚在胃肠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分析

    异丙酚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查、镜下微波或高频治疗,是实现无痛苦系列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

    作者:肖晓山;周代伟;戴航;邓海洪;刘瑛;廖秀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麻醉和记忆与功能型脑成像的研究进展

    全麻药如何在脑组织发挥效应以及在脑组织中的功能定位,一直是研究者们思考和探索的主题.全麻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已从特异性受体、分子靶位点等不同层次做了大量探索,但仍未阐明知觉与脑皮质的功能性神经解剖的关系.

    作者:岳云;赵秋华;龙健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