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肽酶在家兔SMAO模型中对肠粘膜内pH及门静脉血气的影响

侯望玉;杨光;郑利民;夏中元;夏瑞;熊桂佩

关键词:抑肽酶, 家兔, 模型, 肠粘膜, 静脉血气, 血清丙二醛, 形态学改变, 粘膜组织, 动脉阻断, 指标, 实验, 膜上, 结肠
摘要:本实验采用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阻断(SMAO)模型,以结肠pHi、门静脉血气、血清丙二醛(MDA)和肠粘膜组织形态学改变为主要指标,探讨抑肽酶在肠I/R中的作用.
中华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区域化疗时断流对猪循环系统的影响

    区域化疗术是一种治疗已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方法,即通过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插入带充气套囊的导管,短时间阻断癌肿区血流,利用转流泵,在阻断区域灌注化疗药物,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并造成局部低氧,以达到对癌肿进行区域化疗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区域化疗断流对猪循环系统的影响.

    作者:周曙;罗艳;于布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吸入NO对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家猪血液动力学及肺气体交换的影响

    目的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O)对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气体交换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6头健康家猪,麻醉后经气管导管肺内以生理盐水反复灌洗,直至动脉氧分压(PaO2)<100mmHg达1h,记录气体交换及血液动力学各参数作为急性肺损伤的基础值.随机分为NO组及对照组,NO组吸入20ppm的NO,对照组不予治疗,记录各组每小时的气体交换及血液动力学参数,并观察高铁血红蛋白(MetHb)的改变.结果 NO组的MPAP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显著低于对照组.NO组吸入NO 1h后,PaO2即呈上升趋势,4h后从ALI的(65.29±14.37)mmHg升至(114.52±36.5)mmH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Qs/Qt及AaDO2降低.MAP及SVR相对于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MetHb无显著升高.结论在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家猪,吸入20ppm的NO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氧合,并不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作者:孙婵;谷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单纯缺血预处理对兔未成熟心脏不足以提供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单纯缺血预处理(IPC)对兔未成熟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Langendorff模型灌注幼兔(14-21d)离体心脏,5min缺血、10min再灌的IPC处理后,观察其在生理体温(39℃)下接受30min缺血、40min复灌的血液动力学、冠脉流出液心肌酶及心肌能量的变化.结果复灌后IPC组与对照组在心率(HR)、冠脉流出量(CF)、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恢复率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漏出量有增多趋势.而IPC组在全心停灌后心脏缺血跳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末心肌ATP含量显著减少(P<0.001).结论单纯缺血预处理不能保护未成熟心脏免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反而可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其原因可能与全心缺血后,心脏不能很快停跳而导致能量消耗过多有关.

    作者:朱斌;闵苏;龙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氯胺酮可疑诱发小儿恶性高热一例

    患儿,女性,6岁,因左眼下直肌麻痹入院,无家族遗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手术室后静注阿托品0.25mg,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行左眼下直肌缩短术.术中连续监测HR,SpO2,手术进行顺利,45min结束,无异常情况出现,氯胺酮总量100mg.术毕,患儿反射恢复,四肢活动,体温,HR,SpO2正常,但神志尚末清醒,即送患儿回病房.

    作者:赵建生;王准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引起气管内大出血一例

    患者女,16岁,身高165cm,体重50kg.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于2000年1月24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房缺修补术.麻醉诱导用异丙酚70mg、芬太尼0.7mg和维库溴铵8mg气管内插管.常规行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刺中锁骨下动脉,拔针压迫止血后改锁骨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由于解剖标志不清,向胸锁关节后缘试穿2次失败后向外侧略改进针方向,穿刺成功,顺利置入18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测中心静脉压(CVP)7cmH2O.

    作者:徐凯智;张子华;陈树强;余永昌;杜绍琴;边忠平;刘惠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电频谱和心率变异与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睡眠深度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通过观察异丙酚全静脉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BIS),边缘频率(SEF)及心率变异指数(HRV)的变化,对异丙酚麻醉/睡眠深度进行了临床研究.

    作者:赵志丹;李树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剖宫产并发全脊髓麻醉一例

    患者,女,26岁,体重74.5kg,G1P0孕,38 5/7周,头位.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取胎术,入室测BP102/70mm Hg、HR84次/分、RR18次/分、SpO2 94%.常规左侧卧消毒铺巾,选择L2-3穿刺顺利,向头端置管3cm,回抽无血无液,平卧位面罩供氧,给药前均回抽2%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5min后平面T10~L1,给2%利多卡因8ml+1%丁卡因2ml,11min时患者烦躁,随即呼叫一声后神志消失,连接硬膜外管的注射器有温热清亮液体,当即诊断为全脊髓麻醉.

    作者:郭光琼;张培俊;李江;李勇军;李德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在家兔主动脉阻断手术中对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在家兔肾上主动脉阻断手术中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组(B组)和卡托普利组(C组).肾上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松开,C组于阻断前10min静注卡托普利0.5mg@kg-1,继以0.15mg@kg-1@h-1持续输注至松开前10min.连续监测颈总动脉(BPi)和股动脉(BP2)平均动脉压,记录阻断前10min、阻断后5min、20min、30min以及松开后5min、60min、 180min的BP1和BP2值,松开后3h观察胸10和腰3水平脊髓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脊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B组动物阻断后的BP1显著高于阻断前(P<0.05或0.01),C组阻断后BP1较阻断前无显著变化;B组松开后5、60、180min的血压均明显低于阻断前,C组松开后60、180min的血压比B组明显升高(P<0.05).②B组脊髓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C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低于B组(P<0.05).③B组脊髓病理变化较重,可见大量神经元坏死,C组偶有神经元坏死.结论在家兔肾上主动脉阻断手术中使用卡托普利对脊髓损伤有较好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过氧化反应及缓解血液动力学波动有关.

    作者:李治贵;麻伟青;王泽华;黄海波;熊桂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氯胺酮麻醉后痛觉丧失96h一例

    患者,男性,5岁,体重19kg.因左侧阴囊内无痛性肿物4个月,被确诊为左侧腹沟斜疝并交通性鞘膜积液住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无癔病、头颅外伤及痛觉障碍病史.体检除阴囊肿物外余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于2000年10月31日在氯胺酮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作者:周宗国;田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琥珀胆碱致恶性高热一例

    患者男,21岁,体重45kg,因肺大泡破裂并发右侧气胸入室,拟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患者既往有青霉素、磺胺药过敏史.入院体检:右上臂及臀部皮肤可见多个疤痕,右手第3、4、5指部分先天缩短畸形,双足马蹄外翻畸形,双侧臀肌挛缩,肌营养不良,双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胸透示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90%.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体温:37.3℃、HR100次/mm,RR:16次/mm,BP:130/80mm Hg(1kPa=7.5mm Hg).

    作者:柳德洪;赵礼金;顾沙;钱远江;王云;夏瑞;朱志兵;王际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抑肽酶在家兔SMAO模型中对肠粘膜内pH及门静脉血气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阻断(SMAO)模型,以结肠pHi、门静脉血气、血清丙二醛(MDA)和肠粘膜组织形态学改变为主要指标,探讨抑肽酶在肠I/R中的作用.

    作者:侯望玉;杨光;郑利民;夏中元;夏瑞;熊桂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尼卡地平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对体外循环(CPB)后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16例心脏瓣膜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和尼卡地平组(N组,n=8).N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滴注小剂量尼卡地平(0.5μg@kg-1@min-1)至转机前,给予总剂量为0.5mg@kg-1,不足该剂量者,转机后即刻补足.在转机前即刻、开放主动脉后5min、30min、术毕、术后6h、18h,同时采集动脉血与冠状窦血,测定血乳酸、血糖、血气,由此计算心肌乳酸摄取率(LER)、心肌血糖摄取率(GER)及心肌摄氧指数(MOEI).结果与CPB前相比,C组主动脉开放后GER和LER均明显下降(P<0.05),至术后6h仍未恢复正常.N组主动脉开放后,GER无明显变化且显著高于C组(P<0.05);LER显著下降(P<0.05),但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开放主动脉5min后MOEI明显下降,随后显著恢复(P>0.05).结论 CPB可导致心肌乳酸和葡萄糖代谢受损及恢复延迟,小剂量尼卡地平可明显改善转流后心肌的乳酸与葡萄糖的代谢.

    作者:王天龙;于德水;张京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心血管手术后疼痛20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血管手术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阿片类药物镇痛在我国仍占有一定地位,其镇痛效果如何及患者对这种镇痛方式的评价,国内目前尚无系统调查.本文对1998年2月~1998年7月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问卷跟踪调查,旨在了解患者对疼痛的态度及对镇痛药的认识;患者对传统镇痛方法的评价;传统镇痛治疗时心血管术后疼痛的程度和规律.

    作者:王汉兵;建雄;承祥;刘进;王焱林;万德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氟醚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的正常及受(H2O2)损伤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探讨异氟醚(Iso)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纯化、培养24h后,分为六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0.28mmol/L Iso组,2.8mmol/L Iso组,75μmol/L H2O2组,75μmol/L H2O2+0.28mmol/L Iso组和75μmol/L H2O2+2.8mmol/L Iso组,继续培养3h.分别测定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以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Iso降低正常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并加重H2O2引起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的降低;Iso对正常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2.8mmol/L Iso可使受H2O2损伤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和MDA含量增加.结论 Iso可以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尤其是在过氧化环境中可加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永旺;杨天德;刘桥义;刘树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果蝇与哺乳动物之间吸入麻醉药效价的相关性

    果蝇作为一种实验模型,已长期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领域.果蝇具有遗传背景清楚、染色体简单、繁殖快、且培养简便经济等特点,在吸入麻醉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比较了八种吸入麻醉药在果蝇与人及哺乳类动物之间麻醉效价的相关性,目的为判断果蝇能否在吸入麻醉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中作为一种理想的实验模型.

    作者:肖军;金传刚;周建新;刘进;王焱林;万德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疼痛治疗中神经破坏药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神经破坏药神经阻滞(neurolytic nerve block,NNB)是从20世纪初起应用于临床的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新镇痛药物的不断开发、高频热凝法神经破坏术及新手术疗法的临床应用,NNB的应用似有减少之势,然而在疼痛治疗中,NNB仍广泛应用于癌症顽痛且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那些不适合于手术治疗的慢性顽固性疼痛病人,其应用范围尤为广泛.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

    作者:严相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的影响

    目的评价异丙酚麻醉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的影响.方法 16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待硬脑膜打开后,Ⅰ组(n=8)以100μg@kg-1@min-1异丙酚静滴维持麻醉;Ⅱ组(n=8)以吸入1.3MAC异氟醚维持麻醉.以0.01%硝普钠溶液使MAP降低40%.结果Ⅰ组血压易于下降和维持,停止降压后Ⅰ组MAP显著低于Ⅱ组(P<0.05);Ⅰ组硝普钠平均剂量显著低于Ⅱ组(P<0.001),硝普钠总量较Ⅱ组减少53%;两组各时点HR,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及尿量无显著性差异;维持降压期间Ⅰ组血浆肾上腺素浓度(PE)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异丙酚维持麻醉可增强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异丙酚的直接扩血管和交感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宋文涛;姚尚龙;包光兴;曾邦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疼痛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在大脑皮层的过量表达

    本文用福尔马林(Formalin)制作了小鼠疼痛及炎症模型,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照,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了疼痛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基因(NGF mRNA)在大脑皮层的变化以及硫酸镁(MgSO4)对NGF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国荣;张晋东;孙晓东;赵建增;黄跃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婴儿经鼻气管插管的体会

    我科1997年1月~2000年4月对婴儿施行经鼻明视气管插管300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300例中手术麻醉229例,病房抢救71例,其中男性197例,女性103例,年龄1个月98例,1~6个月93例,6~12个月109例.气管导管采用Murphy带钢丝气管导管,以测定小儿外鼻孔口径法来选择导管大小.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15mg.全部婴儿均采用氯胺酮1~2mg@kg-1和琥珀胆碱1~1.5mg@kg-1静注快速诱导.诱导后操作者左手用喉镜暴露声门,由助手用5%碘伏涂擦导管并将导管经鼻孔沿下鼻道插入,缓慢送至接近声门口时,操作者右手持Magill氏气管插管钳将导管引导送入声门,用听诊器确定插管成功,并调节导管的深度后用胶布固定.

    作者:李师阳;郑清民;肖全胜;杨玉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大容量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一例

    患者女性,36岁,体重65kg,身高165cm,无特殊接触史,因咳嗽、气短4个月入院.病理确诊PAP,曾于气管镜下做过4次小容量肺灌洗,症状无明显改善.1个月后症状迅速恶化,患者呼吸窘迫,动脉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再次入院.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呼吸机控制呼吸.经呼吸科、麻醉科会诊后,决定行WLL治疗.

    作者:窦云凌;黄文起;吴昌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