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卷柏有效部位对高血糖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连松刚;李兰;张丹

关键词:卷柏, 有效部位, 治疗作用, 高血糖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卷柏有效部位对高血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卷柏原药材经水煎煮提取后得水溶性总提物,用50%乙醇溶液将卷柏总提物分离为醇溶物部分与醇沉物部分;以四氧嘧啶诱导高血糖大鼠模型,并以每天0.688 mg/kg(于粉)剂量分别以总提物、醇溶物、醇沉物灌胃3周;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ET)、葡萄糖(GLU)及C肽(IRC)的血清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卷柏的三个分离部位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清GLU、ET、MDA水平(P<0.05),总提物还能改善高血糖大鼠体内NO及IRC水平(P<0.05).结论:卷柏三个分离部位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水平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其中总提物对改善高血糖大鼠内皮细胞和胰岛β细胞功能有较显著的效果.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平心定悸汤联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30例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作用的平心定悸汤辅以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平心定悸汤,观察疗程均为8周.观察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中医症状,舌、脉等变化.结果: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80.00%,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寐差的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寐差积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心定悸汤联合针刺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改善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宗文静;薛一涛;吴桐;林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利阳;王百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析刘完素学术思想在消渴病机学说中的应用

    系统梳理刘完素学术思想并探讨其对消渴病机的认识,刘完素学术思想的主体是运气学说、玄府气液学说和火热怫郁学说;认为脾肾亏虚,燥热内生,胃肠三焦玄府郁闭,气液代谢障碍是消渴的主要病机.

    作者:刘巨海;吴建林;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析相火与君火、中气及阴火的关系

    立足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结合古代医家的理论著述和方药应用研究,认为相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其在君火的统摄下,周行全身,维持各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中气是人体中焦具有枢转功能的冲和之气,能促进相火在人体的一气周行,发挥功能;阴火实质是病理状态下的相火,是相火与中气功能失常的表现.

    作者:闫早兴;张潇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保元解毒汤改善癌性恶病质模型小鼠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目的:复制癌性恶病质模型,探讨保元解毒汤对癌性恶病质模型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用Lewis肺癌细胞株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复制肺癌恶病质小鼠模型.4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干预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HE染色后测量小鼠肌纤维横径,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腓肠肌中Atrogin-1、MuRF-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实验数据结果一致.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腓肠肌肌纤维横径明显减小(P<0.01);与模型对照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比较,中药干预组腓肠肌肌纤维横径明显增加(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Atrogin-1、MuRF-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对照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比较,中药干预组肌肉中Atrogin-1、MuRF-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保元解毒汤可增加恶病质模型肌纤维横径,降低肌肉中Atrogin-1、MuRF-1的蛋白表达,改善恶病质骨骼肌萎缩.

    作者:王文苹;欧阳兵;吴智春;王中霞;刘超;季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生物医学、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文献的检索起止日期为各数据库收录早文献的日期至2012年10月,两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从检索的63篇文献中,按照纳入标准筛出9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4h尿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②安全性评价显示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就目前能获得的临床证据表明,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张聿青医案》礞石滚痰丸案的证候学分析

    检索《张聿青医案》应用礞石滚痰丸的10例医案进行证候学分析,认为张乃修主要将礞石滚痰丸用于有神志改变和便秘表现的痰热证的辅助治疗.

    作者:宋红波;田财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采用特色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RV的改变.结果:针刺后患者HRV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RV具有改善作用,单纯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RV改善有局限性.

    作者:赵援非;王学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三阴交穴主治及配伍规律古代文献分析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三阴交的文献,总结其主治病证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文献库为主要检索源,检索三阴交穴单穴和配伍主治病证的条文,建立数据库,选用SPSS CLEMENTINE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三阴交穴的相关著作计86部,纳入条文793条.三阴交单穴主治条文172条,总频数为172次,主治病证共计39种,优势主治病证种12种.配伍主治条文621条,总频数为630次,主治病证89种,优势主治病证29种.三阴交单穴优势主治病证为积聚、痿证、崩漏、脚气、泄泻、癫狂、霍乱、淋证、遗精、痹证、疝气、牙关脱臼;配伍优势主治病证为咳嗽、厥证、腹痛、泄泻、肠鸣、脾病血气、痢疾、臌胀、中风等29种,并总结出腧穴配伍处方.结论:三阴交单穴主治以脾胃病、肾病和妇科病为主;配伍主治病证以内科、妇科病证为多,主治更为广泛.

    作者:卢承顶;张永臣;贾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近15年发表在国内医学期刊上的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RevMan 4.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 46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组和常规降压药组在降压疗效和改善头痛、头晕、失眠症状有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养血清脑颗粒组降压疗效和改善头痛、头晕、失眠症状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降压药组;两组在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和危险事件发生较少.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解君;徐文娟;李运伦;杨传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红景天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从药理作用和制剂工艺方面对红景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红景天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增强免疫系统能力等药理作用,以其为原料的新剂型、新工艺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参考文献33篇.

    作者:顾正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脾解毒方防治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防治肝癌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TACE治疗前1周服用健脾解毒方,对照组16例,TACE治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对照组第1次TACE后1周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第1次TACE后1周血清ALT,第2次TACE后4周血清AST,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对肝癌TACE所致肝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薛维伟;朱超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文献角度探讨《针灸大成》学术影响

    从著书体例被广泛借鉴、经络腧穴理论的阐述被承袭沿用和刺法灸法操作渐成规范标准3方面论述了《针灸大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张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于古籍医案内风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古籍医案中内风病证的用药规律及病机特点.方法:从电子丛书《中华医典》“医案类”著作中收集内风医案777份,对药物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内风病证医案药物信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内风病证中用药频率较高的药物有:茯苓、白芍、半夏、当归、甘草、生地黄、钩藤、菊花、牡丹皮、茯神、石决明、羚羊角、天麻、麦冬、生牡蛎、阿胶等;常应用的治疗药物种类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此外,解表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也有应用;药物因子分析结果提示,内风病证的病机变化涉及气虚、血瘀、痰热、风热、肝阳、火热、阴虚、痰浊、痰瘀、瘀热、肝郁、血虚、血热、气滞等证候要素.结论:内风病证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等药物种类为主;病机特点以虚实夹杂病变多见,诸多证候因素可单独致病,更易与其他因素相兼为病.

    作者:吴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杞菊地黄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杞菊地黄丸(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集杞菊地黄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 5.1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合格研究,共计1 033例患者,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杞菊地黄丸与西药常规治疗相比降压疗效总有效率RR=1.09,95%CI[1.00,1.18],无显著性差异;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总有效率RR=1.51,95%CI[1.15,1.98],有显著性差异;未见关于杞菊地黄丸不良反应的报道;倒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结论:现有证据尚不能证实杞菊地黄丸可提高降压疗效,但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且较为安全,低质量的原始研究和研究间异质性影响了本系统评价的可靠性,有必要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作者:鞠建庆;李运伦;杨传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北沙参的氨基酸检测分析

    目的:检测不同产地北沙参的氨基酸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不同产地的北沙参进行氨基酸检测.结果:北沙参至少含有19种氨基酸,不同产地的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山东莱阳产北沙参总氨基酸和精氨酸含量高.结论:为不同产地的北沙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李宝国;李军;欧阳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调气法治疗脏腑病证探讨

    从调治肺脏、心脏、肾脏、三焦和肠腑方面,探讨理气、降气、行气、补气等调气法在脏腑病证中的治疗应用,并分析其治则、治法与用药.

    作者:陈照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脾清肝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清肝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8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清肝化瘀方,每天1剂,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456 mg,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9%,对照组5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清肝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孔庆辉;刘春芳;隋杨;毕媛媛;高乘成;李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本草便》作者张懋辰考略

    《本草便》作者张懋辰,明代海阳人.现有资料证明其海阳属现今安徽休宁.生活于明代万历年间,具体生卒年不可确考.文献显示,明万历间(1573-1620)刻《世说新语补》四卷,题“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明张懋辰订”,此张懋辰与撰著《本草便》的张懋辰二人同姓,同名,同字,同藉,考证认为,此二人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同一个人.

    作者:李心机;马宏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1例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单盲随机分类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观察胸痛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及血脂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胸痛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李艳;刘丽;陈宇;许琛;张淋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