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珍
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补肾通脉组、阿托伐他汀组各48例,分别用补肾通脉汤和阿托伐他汀干预6个月,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内斑块的类型、数量.结果:治疗后两组IMT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变薄、斑块个数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脉汤有阻碍或延缓CAS斑块进展的作用.
作者:程红;罗陆一;张卫斌;黄梦雨;赵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筛选金银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金银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金银花不同提取部位对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侵染的宿主MDCK(狗肾细胞系,为流感病毒宿主细胞株)细胞的保护作用,以MDCK细胞病变(CPE)百分率为指标,经Reed-Muench方法测定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治疗指数(TI),从而筛选出金银花抗流感有效部位.结果:金银花的石油醚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以及粗提取物均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而三氯甲烷提取物与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无抑毒效果;其中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的EC50较利巴韦林还要小,抑菌活性强.结论:金银花具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是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为集中的部位,其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
作者:石俊英;郭承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P-4502C1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24只,采用电凝大脑中动脉手术造模.自术后1周末始,药物组给予复健片水溶液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每个观察时点(1周、2周、3周末),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梗死侧额叶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RT-PCR技术测定梗死额叶周围皮质P-4502C11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结束1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药物组梗死侧额叶皮质rCBF、P-4502C11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1周、2周后,药物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梗死侧额叶皮质的rCBF均有所增加(均为P<0.05),同时,P-4502C11mRNA表达量亦显著增强(分别为P<0.05,P<0.01).结论:复健片可上调MCAO大鼠受损侧脑组织中原本因缺血而下调的P-4502C11mRNA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的能力,这可能是本药改善受损脑组织血流灌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侧推旋转牵引端提法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行侧推旋转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内服药及患肢功能锻炼.结果:0.5-1年随访,优69例,占79.31%;良12例,占13.79%;优良率93.10%.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成功率高、易于保持、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王东利;王晓添;张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米口袋属药用植物的本草学、资源学、植物学、生药学、化学、药理学及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6篇.
作者:段旭静;李佳;张永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感染因子水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对98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并分为心血瘀阻证组、痰浊内阻证组、非血瘀痰浊证组;以2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肺炎衣原体(Cpn)IgG抗体水平.结果:冠心病中医各证组血清IL-18、MMP-9、sCD40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痰浊内阻证组、非血瘀痰浊证组Cpn 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症和感染因子与冠心病中医证候有一定关系,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证候微观辨证及抗炎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徐杭;汶医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从中风颅脑CT表现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角度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此进行的一系列探讨进行综述,参考文献20篇.
作者:渠慧芳;甘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浊软坚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和治疗组(D组),B、C、D三组大鼠造模,C组造模同时灌服复方鳖甲软肝片,D组造模同时灌服化浊软坚汤.实验结束取大鼠肝组织行TGF-β1免疫组化.结果:D组大鼠肝组织可见散在的阳性细胞表达,阳性细胞记数明显降低,与B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浊软坚汤能够减少转化生长因子在纤维化大鼠肝脏的表达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晓荟;姜树军;李佃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热泻火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3例CAS患者根据证候标准分为火热证组和非火热证组,火热证组给予清热泻火中药治疗,非火热证组给予相应对证中药,两组均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IMT)值、斑块面积、斑块长、斑块宽以及超声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种联合治疗方法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清热泻火法能显著减小颈动脉IMT、超声评分、斑块面积,同时有明显降低血TG、CHOL、LDL的作用;非火热证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泻火法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能有效降低颈动脉IMT值,缩减斑块面积,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李史清;丁元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基于手心温度改变研究五心烦热症并探讨其与阴虚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及临床流行病学诊断实验研究方法,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症的患者(A组)50例与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症患者(B组)50例为研究对象,设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症组(C组)36例与非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症组(D组)50例为对照组,测试其手心温度,观察手心温度变化与阴虚证、五心烦热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手心温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与C组比较,B组患者手心温度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1);与D组比较,A组与C组患者手心温度均高于D组患者(P<0.01).结论:手心温度变化与五心烦热症具有一定相关性;五心烦热症可以作为阴虚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但并非重要依据.
作者:屈凯;曲锋;樊雪红;严惠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5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7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以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加四君子汤、四物汤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4.8%;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丁丽;吴子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四缝穴是临床常用的经外奇穴,在儿科中尤为常用,近年来有关其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系统及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报道增多,对此进行了概括总结,参考文献27篇.
作者:杨奇云;虞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科疾病取得较好疗效,采用针刺四缝穴为主治疗积滞、泄泻、咳嗽、急惊风等小儿急慢性疾病,治疗1疗程,有效率均在87.5%以上.
作者:陈秀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血证论>从阴阳水火气血理论出发,提出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的观点,治血推崇和法,善用小柴胡汤,将该方灵活运用,可散表邪,调营卫,和中焦,布津液,降逆气,祛瘀血,治疗外感、内伤血证常取良效.
作者:泥虎林;张庆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求辨证论治在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将群体观点融入辨证论治体系,在明确群体辨证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分析了群体辨证的构建基础、与个体辨证的关系、发展趋势、意义等内容.
作者:李可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所含蛋白质、总氨基酸、脂类、总糖、多糖及单糖等初生物质的相关性.方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总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总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总糖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总多糖含量测定采用经典蒽酮比色法,单糖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7>进行.用统计描述和Fisher判别法进行分析.结果:Fisher判别法分析20种中药寒热药性与其初生物质的相关性,判别正确率达85%.结论:20种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所含初生物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isher判别法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中药药性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薇;周正礼;李健;陈永新;李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分析了近几年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认为应依据疾病不同的特点,病证结合,借助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将复杂多变的中医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取出核心、关键的内容,如此才能准确地把握证候的动态发展变化,揭示中医证候动态变化规律.
作者:孙晓伟;王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掌握黄氏按摩疾病谱,同时分析该流派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黄氏按摩流派传人学习治疗,对收集病例进行病种归类,分析疗效.结果:内妇杂症为该流派治疗的优势病种,其治疗月经不调总有效率91.5%.结论:黄氏按摩治疗疾病谱较广,以内妇杂症为主,治疗月经不凋疗效显著.
作者:刘元华;廖品东;张戈;姜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PHN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1组(20例)和对照2组(20例),治疗组针刺局部阿是穴和华佗夹脊穴,对照1组仅取局部阿是穴,对照2组仅取华佗夹脊穴,三组均给予常规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观察首次针灸后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疗效.结果:三组首次针灸后镇痛持续时间与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配合常规针灸治疗PHN,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
作者:赵琳;毕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都是影响中心视力的黄斑部疾病,二者均常见于老年人,在临床表现上极易混淆,分别从眼底检查、影像学检查两方面对二者进行鉴别,并概述了两种疾病的治疗现状.
作者:庞莹;魏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