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寒论》与《素问·热论》渊源关系浅析

孙丽娜

关键词:外感病, 名称, 六经论证, 传变规律, 治法
摘要:从名称的异同、六经论证的区别、六经预后思想的异同三个方面,阐述了<伤寒论>与<素问·热论>的渊源关系.认为对外感病的论治,<伤寒论>继承了<内经·热论>的基本理论,又结合临床实际对其进行了完善与发展,既源于<内经>,又高于<内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概况,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参考文献26篇.

    作者:韩莉;邓跃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便携式自热蜡疗袋治疗慢性疼痛疗效观察

    蜡疗在我国历史悠久,清代外科专家祁坤在<外科大成>中即对蜡疗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等有较全面的记载[1].蜡疗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对慢性疼痛的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引起慢性疼痛的疾病主要包括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肌筋膜劳损、骨质疏松症等,蜡疗对于以上疾病所致疼痛疗效明显[2].2009年1月~2009年7月,对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慢性腰背疼痛患者60例,应用传统蜡疗与便携式自热蜡疗袋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以比较观察便携式自热蜡疗袋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丽;王传英;刘继明;李庆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肾和脉方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动态血压的影响

    目的:评价补肾和脉方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设计为完全随机化、单盲法、空白平行对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于2周洗脱期后,将90例年龄60~79岁、脉压(PP)≥60 mmHg(≥8.00 kPa)的1级和2级门诊ISH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试验组(n=44),分别给予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左旋氨氯地平+吲哒帕胺)和联合降压治疗方案+补肾和脉系列方,比较24 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的变化,观察期为24周.结果:共完成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2例,两组治疗后的动态血压水平均有下降,但试验组的收缩压和脉压下降更为显著,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24 h血压昼夜节律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更为有效地控制老年ISH患者的24 h血压水平,提高收缩压和脉压达标率,长期疗效有望加强.

    作者:霍青;陆峰;杨传华;王震;刘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隔姜灸配合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疗程结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0%,对照组为65.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手法治疗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玮;肖伟平;褚如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糖尿病前期病因病机分析

    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的脾瘅,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病理状态.该阶段虽然存在糖代谢异常,但相当部分是可逆的.糖尿病前期即存在明显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等风险,因此对其早期干预备受重视.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深入认识人体对糖调节受损的病因病机,及时进行调治,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张慧芳;孙丰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衷中参西录》月经病治疗特色浅析

    查阅分析相关文献,从理、法、方、药等方面总结张锡纯对月经病辨治的理论阐述与临床经验.认为调奇经首推冲脉、调脏腑注重脾胃、调气血善用疏通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月经病的显明特色.

    作者:谭展望;雷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气化规律对小儿先天体质影响的临床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制定小儿疾病与五运六气关系表,结合2 000个临床病例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整理与临床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南宁地区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人体先天体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收集的2 000份病例,在一个五运周期中小儿患肺脾系统病的概率非常大,其主要原因:①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②与五运六气气化规律有关,即胎孕期的运气与小儿出生后发生的疾病有关,此外患病当年运气对当年疾病也有重要的影响.结论:运气气化活动与人体先天体质的形成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五运周期中形成的先天体质与南疆地域小儿发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薛丽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虫草多糖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细胞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冬虫夏草属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植物,性温、味甘,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虫草多糖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关于多糖的保肝作用已有众多研究,但多糖对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作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MTT和qRT-PCR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虫草多糖(Cordyceps Polysaccharides,CP)对CCl4损伤肝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Collagen I,Col-I)、Ⅳ型胶原(Collagen IV,Col-IV)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整合素(Integrin)和细胞黏合素C(Tenascin-C)等多种ECM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军民;卢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清肝益气降压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肝益气降压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该方的降压机制.方法:3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清肝益气组、清肝泻火组和疏肝抑火组,连续给药6周,以Wistar大鼠作空白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血压、ET、NO水平,并观察ET/NO比值变化.结果:给药6周后测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肝益气组血压明显下降(P<0.05),清肝益气组NO水平明显提高(P<0.05),且ET/NO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清肝益气降压方降压作用确切,提高NO浓度水平、降低ET/NO比值可能是该方降压机制之一.

    作者:韩涛;郭炜;王洪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腹针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进步18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进步18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优于传统体针针刺方法.

    作者:崔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五味消毒饮加谷氨酰胺颗粒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体会

    分析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认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火热毒邪,病机为热伤脉络,热瘀交结.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化瘀止血生肌为辅,应用五味消毒饮加谷氨酰胺颗粒治疗,标本同治,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杨宏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人体感受器的中医症状分类

    基于刺激的类型和人体感受器分布、感觉的类型,对历代医案数据库中的2 751个症状进行了分类,发现大多数症状都可依据感受器的不同进行分类,仅有37个症状不与感受器直接相关,属于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范畴;痒、酸、麻需要进一步确认感受器.

    作者:王义国;田欣;于明珠;马洪刚;武嘉兴;张启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神农本草经疏》学术成就述要

    缪希雍(1546~1627年),字仲淳,号慕台,别号觉休居士,明代江苏常熟人,后迁居金坛而终.现存主要著作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四卷、<本草单方>十九卷等.他以立足临床、注重实用为著书宗旨,博览群书,参以心得,写成<神农本草经疏>,又名<本草经疏>.全书三十卷,卷一、二为<续序例>上、下,论述药物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载有医论30余篇,将药物与辨证结合论述,分列诸病应忌药七门(即阴阳表里虚实、五脏六腑虚实、六淫、杂证、妇人、小儿、外科).

    作者:董利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伤寒论》与《素问·热论》渊源关系浅析

    从名称的异同、六经论证的区别、六经预后思想的异同三个方面,阐述了<伤寒论>与<素问·热论>的渊源关系.认为对外感病的论治,<伤寒论>继承了<内经·热论>的基本理论,又结合临床实际对其进行了完善与发展,既源于<内经>,又高于<内经>.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方药靶向证候组间暴露均衡假说构建

    阐释了方药靶向证候组间暴露均衡假说构建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认为提高分组的随机化程度、增加样本数是构建本假说的基础.并对该假说构建的作用及现阶段难点、对策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可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士人群睡眠状况与怒情绪表达及情志病证相关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睡眠状况与怒情绪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状态-特质怒表达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问卷对821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睡眠质量分析,15.5%的护士PSQI总分≥8分,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平均为3.42±3.57分,睡眠时间平均为7.15±1.14 h,与普通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愤怒郁怒表达方式和患情志病证对睡眠有显著影响.不同科室护士PSQI总分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婚况、学历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护士群体睡眠障碍率高于普通人群,与职业因素、怒表达方式和情志病证等相关,与肝藏象功能关系密切.

    作者:窦学俊;乔明琦;张惠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补肾复方大剂量组、补肾复方小剂量组,每组12只.观察各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心肌病理形态HE染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结果:①模型组左室重量指数、血浆内皮素(ET)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下降,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ET浓度较假手术组下降明显(P<0.01),CGRP增高明显(P<0.05).ET/CGRP比值在假手术组小于1,在模型组接近1,在卡托普利组、补肾复方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明显小于1,且这种改变趋势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补肾复方通过降低ET和增高CGRP,能够对压力负荷增加致大鼠左室肥厚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其疗效与卡托普利相当.

    作者:蔡辉;张群燕;董晓蕾;赵智明;姚茹冰;张永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清热方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先兆流产7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清热方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以补肾活血清热方加减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先兆流产患者71例,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服药后痊愈36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37%.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清热方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先兆流产疗效肯定.

    作者:杨承慧;侯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治疗和外治等几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参考文献36篇.

    作者:田佳星;廖江铨;袁立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左金丸对幽门螺杆菌所致胃炎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左金丸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左金丸的水煎液和西药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替硝唑联用的水溶液灌胃SD大鼠,然后取大鼠胃黏膜做细菌培养,观察胃黏膜中所含幽门螺杆菌数量的变化;取大鼠血清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取胃黏膜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果:左金丸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金丸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SOD和胃组织EGFR含量明显升高;左金丸对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黏膜损伤有良好的恢复作用,而西药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则较差.结论:抗幽门螺杆菌和调节胃黏膜保护因子的分泌是左金丸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胃炎的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吴施国;蒋通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