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与体质分类相关性研究

鲁士友;王煌仁;崇桂琴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辨证论治, 体质分类, 相关性应用
摘要:在强直性脊柱炎(AS)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引入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体质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其潜在的相关性,并将其应用于AS的预防、治疗及康复三个阶段,以期能够为AS提供较为完善的中医治疗体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与体质分类相关性研究

    在强直性脊柱炎(AS)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引入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体质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其潜在的相关性,并将其应用于AS的预防、治疗及康复三个阶段,以期能够为AS提供较为完善的中医治疗体系.

    作者:鲁士友;王煌仁;崇桂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火把花根片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火把花根片治疗组35例,泼尼松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分别测定三组治疗1月前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血清浓度,比较火把花根片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火把花根片组和泼尼松组治疗后抗体浓度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火把花根片组与泼尼松组抗体浓度下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可以降低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浓度,其作用与泼尼松效果相似.

    作者:王彩玲;李海珍;侯钦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泌尿内科疾病脾肾气虚证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

    目的:对泌尿内科疾病脾肾气虚证条目池中的条目进行两轮筛选,初步确定量表的条目.方法:利用文献及病案资料收集、患者专题组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收集资料.除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主观评价法、因子分析法等常用方法外,新增频数分布法和内部一致性分析法,从集中趋势和内部一致性角度筛选条目.结果:以上6种方法终选取构成泌尿内科疾病脾肾气虚证量表的14条症状、体征及4条舌脉共18条条目.结论:以往常用的4种方法有助于选择代表性、独立性和区分性较好的条目.频数分布法和内部一致性分析法则从集中趋势和内部一致性角度选择较好的条目,建议与前4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条目筛选.

    作者:米杰;张法荣;赵平;苏珊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痰解郁方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消痰解郁方抗抑郁、抗肿瘤作用.方法:观察给药后昆明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消痰解郁方可以明显缩短昆明小鼠的平均游泳不动时间;可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43.64%.结论:消痰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抗肿瘤作用.

    作者:修丽娟;魏品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川芎嗪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3.5 Gy 60Co 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制备小鼠血虚证模型;骨髓集落细胞培养,观察并计数粒系-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爆增型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BFU-E)、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混合集落生成单位(CFU-mix)集落数;利用蛋白质组学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辐射后小鼠骨髓CFU-GM、BFU-E、CFU-E、CFU-mix集落数明显减少,川芎嗪能使其显著回升并部分逆转辐射后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使小鼠骨髓细胞5种蛋白质表达回升,5种回落.结论:川芎嗪可促进辐射致血虚证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调节多种骨髓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后者可能是川芎嗪促进造血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郭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56例

    肠粘连是腹腔炎症、外伤、术后常见并发症,常影响日常生活,部分患者甚至可因此发展成为粘连性肠梗阻.我们于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清肠合剂保留灌肠为主治疗5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永坤;朱济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脾疏利法治疗36例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是临床常见症状,虽然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或仅有轻微的胃炎,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如此.由于老年人脾胃功能虚衰,该病较为多见.笔者总结了以健脾疏利法治疗NUD,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马建伟;徐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肾脏小血管及肾小球的病变,导致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临床出现蛋白尿,逐渐发展则终致肾衰竭.因此,采用积极措施,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对逆转或阻止肾功能的减退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近几年在六味地黄汤基础上加减组成加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高建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DN患者,在原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各24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尿微量清白蛋排泄率、血脂均明显降低(P<0.01);血压、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兴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化痰活血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化痰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葡萄糖激酶(GK)和磷酸烯丙醇羧激酶(PEPCK)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文献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模型鼠又随机分成三组,即胰苏灵组、罗格列酮组、模型组,分别于给药后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胰岛素受体数目与结合力,4周后禁食处死大鼠,留取血清并剪取肝组织以检测GK、PEPCK.结果:胰苏灵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降糖、降脂、降低FFA等指标方面与罗格列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胰苏灵可减轻大鼠体质量,胰苏灵组大鼠GK、PEPCK活性与罗格列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苏灵可通过增加肝脏细胞葡萄糖激酶的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作者:冯建华;姜国胜;徐云生;唐天华;郭宝荣;温培娥;杨炜华;任霞;任海全;董保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补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1980年Ludwig等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名称,用于描述一组发生于肥胖、糖尿病女性患者中,其组织学改变和酒精性肝炎相似的综合征,但患者否认饮酒史.近年来随着对NASH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并非一良性疾病,而是可导致严重临床结果的一种疾病,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严重的一种类型.NAFLD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疾患,在对随机死亡和普通人群筛选分析后认为,NAFLD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NASH为2%~3%,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发病率高于此值.

    作者:姜桂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理冲生髓饮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组,灌胃给药,采血制备含药血清.提取对照组及理冲生髓饮组肿瘤细胞mRNA,制备cDNA探针并分别用Cy3和Cy5两种荧光染料标记,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经扫描、分析,得出药物作用后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结果:共筛选出显著表达差异基因136种,其中16种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20种基因表达上调.结论:理冲生髓饮对SKOV3生长有抑制作用,调节癌基因及其相关的信号传导、改变肿瘤细胞蛋白合成等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龚丽红;韩凤娟;王秀霞;侯丽辉;吴效科;范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明芪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因其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而无典型的喘息和肺部特征,亦称咳嗽型哮喘[1].我院于2002年1月~2005年1月,采用自拟明芪汤治疗CVA患者96例,收效良好.

    作者:崔国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肿消合剂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损伤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肿消合剂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毒性脑损伤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患者分成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服血肿消合剂,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服脑血康口服液,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肿消合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王伟民;赵彦青;王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综述了近5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药定量分析、中药质量评价和中药制药过程在线控制中的应用进展,并结合中药的特点提出该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及发展方向,参考文献30篇.

    作者:王宁;武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

    现代医学中便秘的概念是指粪便在肠管内通过困难、排出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硬结、排出困难的一系列症状表现[1],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两类,临床上所指的便秘通常为功能性便秘,其中慢传输性便秘为常见,约占25%,以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伴腹胀、排便时间延长等为主要表现.

    作者:高凌卉;孙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生脉注射液加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加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温、合理供应热卡、抗感染、早期预防、纠正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或滴注.5~7 d为1疗程,重症每天可用2~3次.同时加中药化瘀止痛膏外敷,日2次,共观察7 d.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恢复快,并能有效防止病情发展,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生脉注射液和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能有效促进体温回升、硬肿消失,阻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降低死亡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段竹梅;宋苏萍;位风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概况

    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高危因素、预防与调治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措施存在偏差,中医药认识及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力度不够.主张应开展大样本、规范化亚健康状态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同时切实加强以体质、证候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基础研究.参考文献29篇.

    作者:商庆新;王鹏;张沁园;何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氮酮对痹舒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氮酮对痹舒巴布剂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以提高痹舒巴布剂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以痹舒巴布剂中芍药苷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用HPLC法定量检测透过的芍药苷的量.模拟出芍药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式.结果:氮酮含量为3%时,芍药苷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大,氮酮含量大于3%时,吸收量与时间呈直线关系;不加氮酮和氮酮量为1%时,吸收量与时间呈半对数曲线关系.结论:氮酮可提高痹舒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量.

    作者:林桂涛;刘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酸甘生津方对干燥综合征两种中医证型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酸甘生津方对阴虚津亏型(A组)及气阴两虚型(B组)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以数字随机区组表法分为上述A、B和激素对照组(C)三组各20例.A组服用酸甘生津1方,B组服用酸甘生津2方,C组服用泼尼松.结果:中药(A+B)组治疗3月及6月后的总体疗效分别为50.0%和82.5%,均高于对照组(C)(36.8%和52.6%,P<0.01),其中B组治疗3月的总有效率(55.0%)和治疗6月后的显效率(60.0%)又优于A组(P<0.05).且中药(A+B)组在治疗6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82.5%,显著优于对照组(C)的47.4%(P<0.05);类风湿因子(RF)及血沉(ESR)比较,治疗6月时,中药(A+B)组的改善明显优于C组,同时B组的改善也优于A组;Schimer's试验、含糖试验比较,也显示相似结果.结论:酸甘生津方可明显改善SS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ESR、RF定量,改善效果优于激素对照组,且随治疗时间延长,作用更明显.同时提示本方法对气阴两虚型者改善更为显著.

    作者:陈湘君;顾军花;茅建春;陈晓云;周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