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许玲;孙大志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莪术油防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95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按手术后随机分为莪术油组30例用莪术油腹腔灌注,几丁糖组30例用几丁糖均匀涂于腹腔内肠管及手术创面,空白对照组35例术后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排气排便时间、体温变化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莪术油组与空白组比较,肠鸣音次数、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P<0.01;与几丁糖组比较,P>0.05.结论:莪术油腹腔灌注可促进术后排气、排便,但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方面与几丁糖组和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宋景贵;毕洁亮;肖正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肾固精方(Hu shen gu jing fang,HSGJF)对脂多糖(LSP)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CIL-1β、TNF-α蛋白水平;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MC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的活性;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MCTNF-αmRNA表达.结果:HSGJF能抑制LSP刺激肾小球MC分泌IL-1β、TNF-α蛋白质增加的同时,亦能抑制LSP刺激肾小球MC中NF-κB活化,在HSGJF作用下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均呈不同程度减弱.结论:HSGJF通过抑制MCNF-κB的活性,下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此结果可作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该方对肾脏疾病防治作用的实验依据.
作者:周清发;席春生;王雅娟;王志勇;朱建宏;杨成志;高扬;武宏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土苓饮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Acute Psoriasis Vulgaris,APV)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评分观察和评价了86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采用放射免疫-饱和液相竞争法检测了20例APV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并与正常人做对照,与病情严重程度皮损面积积分(PA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PV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随病情好转,两者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分别与PASI呈正相关,而TNF-α、IL-8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土苓饮是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有效方剂,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作用.
作者:张春红;杜锡贤;张春敏;张晓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从临床症状、中毒原因及中毒预防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马钱子中毒的相关研究.提出马钱子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超量应用、品种不同与炮制方法不当,强调中毒预防应从剂量、炮制、配伍、用法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着手解决.并就马钱子炮制去毛、毒效动力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滕佳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体外的抗肿瘤作用,阐明该方抑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常规传代培养SRS-82细胞,取第4~6代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用已制备的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后,用MTT法检测活细胞数,PI单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强度,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MP-2 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该肿瘤细胞活力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组细胞活力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四君子汤组凋亡细胞百分数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别.SRS-82细胞经四君子汤血清作用后,未使bcl-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四君子汤与抑制细胞内MMP-2的表达亦无关.结论:该方在体外对SRS-82肿瘤细胞没有明显抑制、直接杀伤和细胞毒作用,没有明显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对基因bcl-2的表达和肿瘤细胞MMP-2的含量也没有影响.该方对肿瘤的作用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发生.
作者:陈达理;黄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前使用的消毒剂一般都是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煮沸熏蒸空气消毒法,乳酸、过氧化氢、甲醛等喷洒消毒空气法,但都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如乳酸杀菌率为70%,但有刺激性气味,腐蚀性强,对呼吸道有刺激,对家具、电器、金属物品有损害[1].
作者:高慧;张思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肠炎栓是以中药组方研制的一种直肠内给药的栓剂,用以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5例,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总结如下.
作者:梅笑玲;葛宝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压力、温度、物料的粒度、含水量等因素对超临界CO2技术萃取黑翅土白蚁中脂溶性成分萃取效率的影响.方法:超临界CO2技术.结果:初步确定了上述各因素应选择的状态及部分因素的实现方法.结论:压力30 MPa,温度50℃,流量50 kg/h,且物料保留少量水分时,萃取率较高.
作者:王秀丽;薛德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十灰散的止血、凝血作用机制.方法:制备不同的十灰散制剂,观察其对小鼠、大鼠及家兔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浆复钙时间、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十灰散从生药到炭药均有止血、凝血作用,而炭药的止血作用尤佳.与对照组相比,炭药可将凝血时间缩短50%;生品与炭药均有缩短凝血酶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的作用,与对照组和活性炭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品与炭药有明显的加强血小板功能的作用,用药后扩大型血小板数量增多,用药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灰散生品、炭药均有促进血凝系统的止血、凝血作用,可缩短凝血酶原、凝血酶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从而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发挥其促进作用,激活多种凝血因子,使凝血时间缩短.促进血小板功能,使扩大型血小板数量增多,利于血小板形成血栓,加强其凝血作用.但炭药效果优于未制炭药材品种.
作者:崔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不同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按病证结合的方式选择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进行情绪测量.结果:偏头痛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各项积分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肝气郁结证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抑郁维度积分、Beck抑郁量表积分明显高于肝阳上亢证(P<0.05).结论:偏头痛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状态.肝气郁结证以抑郁情绪为主,其抑郁程度明显高于肝阳上亢;而肝阳上亢偏于焦虑情绪.
作者:谢雄伟;唐凤英;尤劲松;陈昌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肿瘤化疗药可引起骨髓、心脏、胃肠、肝脏、肾脏等脏器组织的不良反应,通过食疗可以减轻症状.多食具有健脾益气养血和补益肝肾作用的食物可减轻化疗药骨髓抑制反应;多食具有益气、养阴、宽胸理气、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可减轻化疗药心脏毒性;多食具有理气和胃、化湿止呕作用的食物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应;多食具有养阴、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可减轻口腔黏膜损害;多食具有滋养肝阴、清利湿热、疏肝利胆作用的食物可减轻肝脏损害;多食具有补肾利尿作用的食物可减轻肾脏损害.如能将食物组合搭配,效果会更好.
作者:王沁凯;王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7例脂肪肝患者系2000~200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7例,女10例;年龄小29岁,大61岁;总胆固醇(TC)升高28例,三酰甘油(TG)升高29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30例.对照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小30岁,大57岁;TC升高者12例,TG升高14例,ALT升高14例.穴位注射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实验室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化冰;李永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建立证候动物模型的意义主要在于摆脱证候研究的障碍,以方便深入探讨证候的发生发展机制.论证了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意义与评价标准,并从临床发病学特点、核心症状、逍遥散的对抗效应和动物品系等方面讨论了慢性应激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合理性.
作者:金光亮;王胜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检测TIMP2在胃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表达,探讨TIMP2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痰湿凝结、瘀毒内阻和气血双亏六型胃癌组织的TIMP2 mRNA表达,并对其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证型之间TIMP2的表达存在很大差异,肝胃不和型表达较高,胃热伤阴、瘀毒内阻和气血双亏三型的表达有所下调,而脾胃虚寒和痰湿凝结两型表达明显下调,其中肝胃不和型与脾胃虚寒型、痰湿凝结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IMP2在不同证型发生转移的过程所起作用不同,不同证型的转移机制存在差异.TIMP2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形成不同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刘龙;许玲;孙大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大黄(庶虫)虫丸为<金匮要略>治疗虚劳病名方之一,适宜虚劳兼有瘀血的病证.此方现在临床使用广泛,但方中虻虫、干漆、蛴螬为临床罕用药,且有一定毒性,其用量应该是多少?大黄十分应如何换算?认识尚不一致.现将其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期对教学和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陶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实验性大鼠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亚硝基胍(MNNG)饮水法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盐酸小檗碱小、中、大三种剂量干预治疗,运用TUNEL(末端DNA标记法)检测凋亡率(AI),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中mtp53(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wtp53mRNA(野生型p53)水平.结果:盐酸小檗碱能明显提高癌前病变细胞的凋亡率,三种剂量组与模型组比均P<0.05,并使mtp53蛋白水平下调,wtp53mRNA表达水平上调,其中以大剂量组效果尤为显著,与模型组比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能明显提高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p53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姚保泰;吴敏;王博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