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窦清合剂治疗鼻窦炎的实验研究

梁俊薇;顾真;王仁忠;赵海霞

关键词:鼻窦炎, 鼻窦清合剂,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鼻窦清合剂的药效学及毒理.方法:用大鼠足跖水肿法及大鼠棉球置入法测试鼻窦清合剂的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测试鼻窦清合剂的镇痛作用;短期及长期大剂量给予小鼠或大鼠鼻窦清合剂,观察动物外形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鼻窦清合剂能抑制大鼠足跖水肿,抑制大鼠棉球刺激的肉芽肿;鼻窦清合剂能提高小鼠痛域;大量短期及长期给药,动物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鼻窦清合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研究有了规范化标本库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古代取穴方法考析

    准确定取腧穴在针灸临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家即十分重视准确取穴,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取穴方法,现存古医籍中记述了多种古代取穴方法,几千年来对指导针灸临床准确取穴,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笔者将这些方法辑录分类考析,以祈辨析得正.

    作者:谭奇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康脑灵颗粒对高脂餐大鼠脑缺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长期高脂餐合并脑缺血模型动物体内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改变的影响,以及应用康脑灵颗粒治疗后的观察,为寻找有效治疗脑缺血的新药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饮食合并手术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取抗凝血,测定大鼠血浆中CH、TG 含量、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全血和血浆黏度,测定体外血栓长度等.结果: 康脑灵颗粒能改善模型动物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其体外血栓形成、降低血浆CH、TG含量.结论:康脑灵颗粒有活血化瘀、抗血栓作用,可以预防脑缺血的形成.

    作者:贾成友;王锋;邢爱红;闫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痰瘀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探讨

    通过复习古代文献,探讨痰瘀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饮食不当是促成AS痰浊的重要外因,脾虚失运是形成AS痰浊的主要内因,痰浊凝聚、结于心脉是AS的关键病机,因痰致瘀、痰瘀互结、沉积血脉是AS病情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王东生;袁肇凯;余亚明;曾晓熙;殷文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张仲景医方的设想

    面向对象是一种软件开发技术,但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探讨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指出其蕴含的带有中医学思维的特色,并进一步探讨了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研究张仲景医方的设想.

    作者:米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风病与体质关系刍议

    中风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94.04/10万人,患病率冠诸病之首[1].从不同角度积极防治中风病,提高临床治愈率是医务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几年来,中风病与体质的关系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王康锋;张洪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白首乌糖类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考查白首乌糖类的含量及对白首乌多糖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分别用80%乙醇及2%盐酸超声波提取白首乌中的可溶性糖及粗多糖,采用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其可溶性糖及粗多糖的含量,并对白首乌水提醇沉法获得的多糖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结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白首乌的三个样品糖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徐凌川;梁传东;吴明燕;李凤华;闫滨;杨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读《内分泌与代谢病的中医治疗》有感

    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冯建华、郭宝荣二位教授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分泌与代谢病的中医治疗>一书,是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领域的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论著.二位教授长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该书的出版是他们多年苦心钻研获得的成果.

    作者:陈金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窦清合剂治疗鼻窦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鼻窦清合剂的药效学及毒理.方法:用大鼠足跖水肿法及大鼠棉球置入法测试鼻窦清合剂的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测试鼻窦清合剂的镇痛作用;短期及长期大剂量给予小鼠或大鼠鼻窦清合剂,观察动物外形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鼻窦清合剂能抑制大鼠足跖水肿,抑制大鼠棉球刺激的肉芽肿;鼻窦清合剂能提高小鼠痛域;大量短期及长期给药,动物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鼻窦清合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梁俊薇;顾真;王仁忠;赵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镇静安神作用研究

    目的:寻找交泰丸镇静安神作用的佳配伍比例.方法:通过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药理学研究,探讨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镇静安神作用.结果:交泰丸以原方用药黄连与肉桂10∶1比例作用好.结论:交泰丸组方配伍是合理的.

    作者:季旭明;姜静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龙咳喘宁胶囊中肉桂酸含量

    桂龙咳喘宁胶囊由桂枝、半夏、黄连等中药材加工制成,具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功能.制剂中桂枝为主药,桂枝中的肉桂酸具有抗菌、利胆、升白细胞等药理作用[1].为控制制剂的质量标准,保证药物安全有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桂龙咳喘宁胶囊中肉桂酸含量.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作为本药品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作者:解希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胰岛细胞移植可治疗1型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及起源部位的异常,属中医惊悸、怔忡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慌、心悸、惊恐不安、脉律不齐,伴气短、胸闷、憋喘、头晕等症状.近年来,随着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新的研究手段的出现,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了长足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鲍霞;张会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论方药配伍的合和效用

    合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不同或对立的要素、成分,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的整体协调,旨在阐发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本质关系.合和思想强调事物的整体效用,重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癌康Ⅰ号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癌康Ⅰ号是以益气活血为法,由人参、三棱、莪术等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我们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其抑瘤作用和抗转移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赵飞;叶向荣;叶林;毛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癌诊断技术又有创新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研究进展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属中医暴聋范畴,为耳科急症.其发病率近几年已达到每年每10万人10~20例,而且,由于本病有自愈倾向[1],又多为单侧,故在幼年发生时,多因长期习惯于单耳听觉而很少就医,所以实际发病率更高.现将1992~2002年间有关突聋治疗的临床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代长青;方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泻心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细胞凋亡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冠心病急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了<金匮要略>泻心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泻心汤可以通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因素ox-LDL、NO等发挥抑制细胞过度凋亡的作用.认为该方既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也可用于冠心病急性突发事件的预防.

    作者:吴智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张氏医通》附录医案考

    <张氏医通>(以下简称<医通>),清初著名医家张璐撰.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主要著作有<张氏医通>16卷,<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各2卷,<诊宗三昧>1卷,<本经逢源>4卷,<千金方衍义>30卷.其代表作<张氏医通>成书于1695年,为综合性临床著作,主要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证治.

    作者:张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