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PS-Empress铸瓷贴面的临床效果评价

樊聪;冯海兰

关键词:IPS-Empress铸瓷贴面, 临床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27例患者的变色牙、釉质发育不全、切端缺损、前牙间隙、畸形错位牙,用961颗铸瓷贴面进行修复.分别于贴面粘接后2周及6、18、36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牙敏感症状及颜色匹配.结果98%以上的贴面完整存在,并有良好边缘适合度;7颗贴面切端有小缺损,4颗下前牙贴面有裂纹,2颗贴面折断、脱落;2周复查时47颗牙有牙龈炎症,此后明显改善;69.3%的牙齿有牙本质过敏症状,但6个月时仅一例仍有症状.2颗牙发生牙髓、根尖炎;无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结论铸瓷贴面修复前牙是可靠的,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腭裂修复术前及术后发音时咽侧壁运动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腭裂修复术关闭腭部裂隙对发音时咽侧壁运动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鼻咽纤维镜分别对15例腭裂患者发/a/和/i/音时腭裂修复术前与术后咽侧壁的运动程度进行评价、对比.结果发/a/和/i/时术后咽侧壁运动程度的均值均大于术前,发/a/时术前术后咽侧壁运动程度间的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i/时术前术后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腭裂修复术关闭腭部裂隙可以改善发音时咽侧壁的运动程度,咽侧壁运动的改善程度与元音的性质有关,发高元音时咽侧壁运动的改善程度大于发低元音时.

    作者:楚德国;张震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国产美白胶对牙齿白色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美白胶漂白剂对离体牙色度的影响,确定其漂白效果是否可靠.方法采用白色度参数为检验指标,用数字摄影连续记录离体牙表面及其剖面在使用美白胶以及另外2种漂白剂时的颜色变化,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记录牙体组织的L*a*b*值,并按照白色度W(Lab)=100-[(100-L)2+a2+b2]1/2的公式计算出各实验对象在漂白前后以及漂白过程当中的白色度.计算所得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美白胶与作为对照组的Poladay、PolaOffice均使牙齿表面及剖面的白色度明显上升,在使牙齿白色度增加幅度上美白胶与Poladay(过氧化氢7.5%)相同,且高于PolaOffice(过氧化氢35%).剖面观肉眼未见美白胶导致牙体硬组织透明性改变.结论美白胶作为牙齿漂白剂效果可靠,同时本实验证明美白胶与其它牙齿漂白剂均可以快速渗透到牙体硬组织内部,对全层组织发挥作用.

    作者:王靖;于鑫玮;高承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儿童青少年早期牙槽骨丧失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牙周破坏可以从乳牙列开始,牙槽骨丧失也可以在儿童出现.文献报道某些青少年牙周炎病例在乳牙列就有牙槽骨丧失的早期表现[1].在儿童青少年早期发现和诊断牙周炎对牙周病的治疗和预后很有意义.

    作者:张笋;葛立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体外再矿化作用的化学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

    目的研究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在体外对牛牙釉质早期人工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CPP-CP)溶液对牛牙釉质早期人工龋进行再矿化处理后,首先采用化学分析法测量处理液中的残余矿物质,得出沉积在龋损区内的矿物质含量;然后采用显微硬度法测量处理前后牙釉质剖面硬度变化.结果CPP-CP溶液可以在体外使龋损牙釉质发生再矿化,再矿化作用与CPP-CP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再矿化后龋损区矿物沉积量与再矿化液的CPP-CP浓度成正比.结论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能凭借高钙磷浓度梯度促进牛牙釉质早期人工龋的再矿化.

    作者:靳淑凤;周学东;刘兴容;张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密度后牙复合树脂修复磨牙龋损Ⅱ类洞3年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高密度后牙复合树脂(Sure fil)修复磨牙龋损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3例8~57岁患者的磨牙邻(牙合)面龋在磨除龋坏组织后制备Ⅱ类洞,用高密度后牙复合树脂(Sure fil)充填,并用传统的银汞合金充填作对照研究.结果随访3年后发现该方法修复后其边缘完整性、修复体的完整性、机械性能等临床效果的优良率为91.01%、对照组为82.81%;继发龋的发生率为4.49%、对照组为10.94%;二者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密度后牙复合树脂(Suer fil)是一种可靠的磨牙龋损Ⅱ类洞的充填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银汞合金的替代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富强;晁海英;张晓敏;刘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利用HAUSER投影仪建立螺纹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

    目的利用四种不同规格形状螺纹种植体,建立含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HAUSER投影仪获取种植体的建模数据,使用工程软件Pro/E 2001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输入到ANSYS程序中成为ANSYS文件并行Boolern运算、网格化,分别形成含有四种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含有四种不同规格形状螺纹结构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单元和节点分别是,A型种植体:324549,81202;B型种植体:544089,88550;C型种植体:1130845,20375;D型种植体:569123,105759.结论采用投影记录、利用相关软件建立的含不同形状的种植体下颌骨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与物理相似性.

    作者:运新跃;高平;周辉;李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apillon-Lefēvre syndrome,P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在1924年由法国人Papillon和Lefēvre发现的.疾病表现为严重的早发性牙周炎,导致乳牙和恒牙的早期脱落,牙槽骨的丧失,其次还表现为掌跖皮肤角化,有时伴有膝盖、肘部、背部和指节皮肤角化.

    作者:杨媛;俞畅;张笋;葛立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oss功能基质假说的研究进展

    颅颌面生长发育的控制理论是当代生物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正畸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颅颌面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均可引起牙齿、颌骨和面部的发育畸形.

    作者:袁东辉;左艳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IL-1α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产生IL-11和IL-6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IL-lα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IL-11和IL-6的表达和调控.方法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IL-11/IL-6的水平;提取细胞mRNA,实时定量RT-PCR法分析IL-11mRNA的表达.结果IL-1a显著增加HGF IL-11/IL-6的表达(P<0.05),其中IL-6水平增加为显著;HGF受到IL-lα刺激IL-11mRNA表达明显增强.吲哚美欣在蛋白质(P<0.05)和mRNA水平都显著抑制了IL-lα刺激的HGF IL-11的产生,但对IL-6的产生在蛋白质水平则有不同影响,五株HGF细胞系中有四株IL-6的产生受到显著抑制(P<0.05),另一株则表现为轻微促进IL-6的产生.IL-1α刺激IL-11的产生也都受到staurosporine的抑制(P<0.05),而IL-6的产生在细胞株HGF-2受到显著抑制(P<0.05),在HGF-3株则不受影响.结论IL-lα刺激HGF显著增加IL-11/IL-6的产生,IL-11与IL-6在该刺激产生过程中受内源性前列腺素及蛋白激酶C信号途径调控的机理不完全相同.

    作者:和璐;Nagasawa T;Ishikawa I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慢性根尖周炎疗效分析

    本研究采用一种评价X线片上根尖周状况的根尖周指数[1],结合临床复查,分别观察了一组采用根管治疗和牙髓塑化治疗的老年慢性极尖周炎的疗效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苏红;姜晔;吴欣欣;苏毅;鞠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河北省邢台地区高氟区氟牙症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河北省邢台地区高氟区氟牙症流行情况,为控制该地区氟牙症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当地居民416名进行Dean氏氟牙症指数(DI)的调查,包括12岁、15岁及35~44岁三个年龄组分别为149,131及136名,并对其中178名进行氟牙症牙面指数(TSIF)的检查.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邢台高氟区氟牙症患病率为71.20%,主要表现为轻、中度氟牙症,各占20%及34%,社区氟牙症指数(CFI)为1.77,属中度流行.12岁、15岁及35~44岁三个年龄组的TSIF上前牙平均值分别为3.48,2.28及0.8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河北省邢台市高氟区氟牙症疫情较重,需采取一定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作者:司燕;张博学;高学军;王鸿颖;董福生;尹志欣;马哲;赵冰;程瑞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手术显微镜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手术显微镜(Operating microscope,OM)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1],欧美的牙髓病学家率先将手术显微镜引入牙髓外科,揭开了显微牙髓病学(Microscopicendodontics)的序幕[2].1992年Kim教授在费城大学牙髓学部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手术显微镜培训中心[3].自1998年以来美国牙医协会(ADA)规定:所有经ADA认可的牙髓病研究生课程都必须教授手术显微镜在牙髓病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邹朝晖;赵城;王永兰;刘士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56例急诊就诊儿童情况分析

    国外有很多针对急诊儿童各项特征进行分析的研究报告[1~5],但国内目前还没有此类的研究报告.本研究对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科就诊患儿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类型和流行病学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把握北京市目前儿童口腔急诊的临床特征.

    作者:夏斌;葛立宏;王忠桂;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广西壮族青少年舌侧弓形研究

    目的得出壮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的舌侧弓形图并分析其舌侧弓形特点.方法测量广西壮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的60副牙(牙合)模型(男女各30副)得出其舌侧牙弓宽度、长度的均值及标准差,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绘制其舌侧弓形图.结果壮族青少年舌侧牙弓宽度均男性大于女性,除尖牙区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长度绝大多数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壮族青少年的舌侧牙弓形态无论男女前牙区均较平,牙弓长度相对短.结论壮族青少年的舌侧牙弓形态有其独特特征,临床矫治时应考虑本地区的特点.

    作者: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翼静脉丛血肿治疗体会

    翼静脉丛血肿是口腔科常见的并发症,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局部压迫、理疗等,疗效较缓慢.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地塞米松针剂5mg+止血敏针剂0.5g(2毫升),混合注射于血肿部位,治疗翼静脉丛血种23例,疗效显著.

    作者:李冰;徐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种旋转镍钛器械根管预备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评价两种设计特点不同的旋转镍钛器械Hero642和ProTaper的临床成形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做根管治疗的磨牙10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旋转镍钛器械Hero642和ProTaper预备根管,采用冠向下预备方法,冷侧压方法充填.评价器械损耗、预备时间及成形效果.结果ProTaper器械折断3支,Hero642折断1支;Hero642组预备时间稍短于ProTaper组,两组均能形成较好的根管流畅度(P>0.05),但ProTaper预备后根管锥度优于Hero642组(P<0.05),根尖止点清楚.结论ProTaper用于磨牙根管预备的成形效果优于Hero642,但Hero642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操作易掌握的优点.

    作者:梁宇红;王嘉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有限元分析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评价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稳定性,为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的理论支持.方法建立下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照Chmpy的下颌骨骨折理想固定线进行小型钛板固定,分别模拟切牙咬合及健、患侧磨牙咬合,得出骨折段的相对位移情况.结果下颌骨正中联合及下颌体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在功能咬合时,骨断端相对位移均在150μm内;下颌角骨折,切牙咬合时,骨断端位移也在150μm内,但在健侧及患侧磨牙咬合情况下,骨断端位移较大.在同样的咬合力下,下颌体及下颌角处一块小夹板固定时,骨断端相对位移量不能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结论两块小型钛板下颌骨正中联合或下颌体骨折坚固内固定,骨折段稳定,但在下颌角处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支持.下颌角和下颌体骨折一块小夹板张力带固定不够稳定,需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及术后辅助固定或减小咬合力.

    作者:吴亚东;张伟;于子莹;于立明;黄训;马宗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ely X ARC粘接系统粘接Ⅱ类洞嵌体一年的临床评价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Rely XARC粘接系统对Ⅱ类洞嵌体的粘接效果.方法30个后牙Ⅱ类洞使用同种金合金嵌体及Rely X ARC粘接系统修复后,通过改良的USPHS标准评估嵌体粘接后2周、6个月、1年的临床指标.结果所有嵌体6个月和1年的各项指标得分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Rely X粘接系统对于金合金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有比较可靠的短期效果,长期效果有待继续验证.

    作者:周丽晶;谭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单侧上颌骨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咀嚼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一侧上颌骨缺损后常规局部义齿修复的(牙合)力与咀嚼效率的恢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28例患者,测定戴用义齿前后健侧、患侧的(牙合)力及咀嚼效率的改变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义齿修复侧上颌第一磨牙平均(牙合)力值为10.73kg,健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力值平均为35.83kg,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戴用义齿前咀嚼效率平均值为75.14%,戴用义齿咀嚼效率平均为81.53%,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缺损后有利于术后常规义齿的修复,显著提高了患者咀嚼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孟兆强;彭歆;邓旭亮;毛驰;胡晓阳;俞光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IPS-Empress铸瓷贴面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27例患者的变色牙、釉质发育不全、切端缺损、前牙间隙、畸形错位牙,用961颗铸瓷贴面进行修复.分别于贴面粘接后2周及6、18、36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牙敏感症状及颜色匹配.结果98%以上的贴面完整存在,并有良好边缘适合度;7颗贴面切端有小缺损,4颗下前牙贴面有裂纹,2颗贴面折断、脱落;2周复查时47颗牙有牙龈炎症,此后明显改善;69.3%的牙齿有牙本质过敏症状,但6个月时仅一例仍有症状.2颗牙发生牙髓、根尖炎;无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结论铸瓷贴面修复前牙是可靠的,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作者:樊聪;冯海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