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平;郭丽娟;邢艳霞;段宏伟
粘液表皮样癌是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为发病高峰,女性较男性多见,约为1.5:1.粘液表皮样癌在大涎腺肿瘤中占5%~10%,其中90%发生于腮腺,其余发生于颌下腺.在小涎肿瘤中约4%-20%,大多见于腭腺,其次为磨牙后腺、舌腺、唇腺,颊腺[1].
作者:张继青;钟雷;虞宁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OSF的机理.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和口腔粘膜角朊细胞,经高压氧处理后收集培养上清,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的VEGF水平.结果经高压氧处理后,口腔粘膜角朊细胞分泌VEGF的量增加,内皮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压氧对OSF起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是通过促进口腔粘膜角朊细胞分泌VEGF导致病人口腔粘膜下组织血管新生,似乎与内皮细胞分泌的VEGF无关.
作者:李霞;凌天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范围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已存在颈淋巴转移的原发口腔癌患者,进行颈淋巴转移范围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统计分析,寻找影响转移范围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与转移范围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生长方式(浸润型)和肿瘤转移范围相关.结论对颈淋巴已有转移的口腔癌患者,若原发灶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倾向于更大范围的转移.对已有颈淋巴转移的口腔癌患者,颈淋巴清扫术范围的制定,主要考虑肿瘤生长方式,适当考虑肿瘤发病部位、厚度、大小和细胞的分化程度,可以不考虑患者年龄和性别.
作者:李羽安;郭传瑸;高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辣椒素对唾液腺及泪腺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健康人应用口含辣椒水刺激,分别检测静息状态下和辣椒素刺激后唾液腺及泪腺分泌功能的相关指标,即总唾液流率和施墨试验Ⅰ.结果静态下唾液平均总流率为0.374±0.219g/min,施墨试验Ⅰ显示的滤纸湿润平均长度分别为:左侧9.71±5.51mm,右侧10.87±5.75mm;辣刺激后唾液平均总流率为1.379±0.671g/min,施墨试验Ⅰ显示的滤纸湿润平均长度分别为:左侧15.56±7.59mm,右侧17.12±7.51mm.统计学分析表明辣椒素刺激后唾液及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增加;其分泌量在老年人中显著降低,而与性别无关.结论辣椒素对健康人唾液腺及泪腺分泌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洋;俞光岩;张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将硬化剂药物无水乙醇与平阳霉素的药物治疗优点相结合,并应用动力泵向瘤腔内灌注药物,为静脉型血管畸形提供新的临床治疗途径.方法全部病例治疗前先进行瘤腔造影后,根据瘤腔大小注射适量无水乙醇,再次进行造影观察无水乙醇注射后静脉回流血管变化情况后,用动力泵将平阳霉素与生理盐水混合药液缓慢灌注进瘤腔.结果①造影片观察显示无水乙醇注射后,静脉畸形瘤腔周围回流静脉明显较注射前变少.②全部病例经1~4次平阳霉素灌注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③全部病例术后未出现局部瘤腔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①无水乙醇对静脉型血管畸形周围回流静脉具有栓塞作用.②应用动力泵灌注平阳霉素+生理盐水混合药液治疗静脉型血管畸形延长了平阳霉素作用时间,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宇;柳登高;张伟;赵福运;隽以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发色底物反应法测量不同浓度VEGF作用于口腔鳞癌TSCCa细胞系及颈淋巴转移癌GNM细胞系后u-PA和PAI-1的活性,同时用Boyden Chamber观察VEGF诱导口腔鳞癌TSCCa细胞转移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VEGF(1ng/ml、5ng/ml、10ng/ml)作用于GNM细胞2小时后,u PA和PAI-1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不同浓度的VEGF作用于TSCCa细胞2小时后,u-PA和PAI-1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u-PA和PAI-1活性与VEGF有剂量依赖关系,用VEGF 1ng/ml、5ng/ml、10ng/ml培养口腔鳞癌TSCCa细胞系2小时,Boyden Chmber小室下室浸润的口腔鳞癌细胞数分别为6.67±1.78、17.17±2.38、22 33±2.54×10 4/ml,分别高于对照组2.48±1.02×10 4/ml(P<0 05或0.01).结论VEGF可促进口腔鳞癌细胞侵袭转移.
作者:金晓明;李雅馨;李宁毅;李金荣;贾暮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本文研究目的为采用3M unitek MBT托槽,对需采用大强支抗进行矫治的双颌前突或前牙深覆盖患者,通过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关闭上颌拔牙间隙,研究两组之间上颌磨牙及切牙移动量的差异.方法一步滑动法组包括15例患者(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12.4±1.1岁),上颌采用强支抗(头帽+TPA),上颌牙弓排齐后,滑动法使六个前牙一起后移,关闭上颌拔牙间隙.两步滑动法组包括15例患者(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12.6±1.1岁),上颌采用强支抗(头帽+TPA),上颌牙弓排齐后,向远中牵引尖牙到位,滑动法使四个前牙一起后移,关闭上颌拔牙间隙.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后拍摄头颅侧位片,使用Pancherz头影测量方法分析.结果一步滑动法组和两步滑动法组上颌切牙切缘舌向移动量分别为4.2±1.8mm和4.5±2.6mm;上颌磨牙近中移动量分别为4.6±1.7mm和4.7±3.1mm,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一步滑动法组覆盖减少为3.0±2.6mm,两步滑动法组覆盖减少为3.6±2.6mm,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MBT直丝弓矫治器以其独特的托槽设计,使一步滑动法组和两步滑动法组上颌磨牙近中移动量及上颌切牙切缘舌向量移动量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谷岩;刘怡;魏松;胡炜;许天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本实验用显微硬度测量法,定量研究和评估人离体牙釉质在酸性饮料中的硬度变化,比较牙釉质在饮料中浸泡时间及浸泡频率对釉质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实验设人工唾液组(对照组)和可口可乐组、橙汁组,共9组,每组10个牙块.浸泡在饮料中1次/天、3次/天、7次/天,均在37℃恒温箱中进行,每次10分钟,共进行4天.在0天、2天、4天测量牙釉质表面硬度(韦氏法).结果①对照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②可口可乐组1次/天和7次/天在4天的硬度值为162±50和68±40,有显著性差异(P=0.01);橙汁组1次/天和7次/天在4天的硬度值为210±63和93±34,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③此外,可口可乐组和橙汁组牙釉质表面的平均硬度从0天(基线值)到2天均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过程并持续至第4天(各为0天335±34,2天143±84,4天104±59和0天343±28,2天185±72,4天154±74),两饮料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口可乐和橙汁可使牙釉质表面硬度降低,浸泡的时间和频率起主要作用.这对于儿童合理使用饮料并预防龋齿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志萍;葛立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成人正畸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矫治不同于儿童患者,笔者应用方丝弓技术对24例成人患者进行单颌(上颌)矫治,取得一定疗效,简述如下.
作者:闫宇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OKC癌变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26例OKC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26例OKC中,6例OKC发生癌变.癌变病例临床特征是:①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②病变局部反复感染史,病史一般超过3年.③X线影像为直径3~6.5cm多房透光区,边界较清,部分边界模糊.④术后多次复发.组织病理学特征是:①骨腔充满病变组织,类似实体肿瘤.②癌变病例全部为多囊性,单囊OKC未见癌变.③囊壁衬里上皮异常增生,侵犯性生长,可见异常核分裂,呈典型鳞癌结构.④局部骨组织破坏.癌组织可发生转移.结论OKC癌变病例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多囊性OKC衬里上皮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和癌变潜能.
作者:穆洁;陈瑞扬;边学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求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在28例恒牙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中,有16例采用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另外12例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S-Go增加3.21mm,U6-PP、L6-MP分别减小1.63mm和1.42mm,Yaxis、SN-MP、FH-MP和SN-PP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与单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个组治疗后的SNB、U1-L1和Go-Pg及等测量值明显增大,ANB则明显减小,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口呼吸所致的安Ⅱ1错(牙合)患者而言,采用快速上颌扩展联合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垂直向的控制.
作者: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菌群的组成,为进一步分析窝沟致龋细菌与龋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取健康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窝沟处菌斑接种于BHIS、MSA和Rogosa SL培养基,分析菌群构成;API 20 Strep试剂盒鉴定链球菌.结果窝沟菌斑中以镜检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居多,占总菌的(61.87±4.85)%,其次是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37.68±5.61)%.菌斑中的优势链球菌为变形链球菌(S.mutans)(18.26±4.73)%、血链球菌(S.sanguis)(3.32±1.29)%、缓症链球菌Ⅰ型(S.mitis Ⅰ)(2.55±0.96)%和口腔链球菌(S.oralis)(0.76±0.36)%.结论儿童健康恒磨牙窝沟菌群中,杆菌数多于球菌;这些杆菌与疾病特别是龋病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郑春艳;沈嵩;高学军;毛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磨牙近中倾斜移动时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方法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在40g、100g力作用2周后,制作连续牙周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将组织切片与应力分布的结果对比观察,分析牙周膜内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结果无论100g还是40g力作用下,破骨细胞出现频数高区域的小主应力(Min)以及应力在牙齿移动方向上的分量(S11)均在一个较小应力范围内,而Max、Von Mises应力则无此现象.同一力作用下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仅S11不随牙根不同部位的变化而变化.结论大鼠磨牙倾斜移动时破骨细胞出现与牙齿移动方向上的应力分量、小主应力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卢燕勤;张素银;任力锋;翦新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许多早期龋病量化诊断的方法因具有破坏性,不能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激光荧光法(LaserFluorescence,LF)解决了上述问题,已应用于早期龋病的诊断,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陈剑锋;石四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5-HT和NPY的水平与关节源性疼痛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TMD患者的126侧关节和健康志愿者的32侧关节的关节液标本中的5-HT,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关节液标本中NPY的含量.126侧TMD患者的关节液标本分为疼痛组(n=90)和无痛组(n=36);32名正常志愿者的32侧关节液设为对照组(n=32).结果所有标本都检出5-HT,无痛组含量为178.750±64.979ng/ml,疼痛组含量为223.522±82.636ng/ml,对照组含量为136.125±55.075ng/ml.统计学检验:疼痛组与无痛组、疼痛组与对照组以及无痛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PY检测结果:疼痛组133.500±46.664pg/ml,无痛组99.656±25.873pg/ml,对照组83.286±28.397pg/ml.统计学检验:疼痛组与无痛组、疼痛组与对照组以及无痛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液中5-HT、NPY的水平,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并且在患者中疼痛组又显著高于无痛组,表明患者关节内存在炎症状态,也表明关节疼痛与关节液中5-HT、NPY的水平增高密切相关.
作者:沈卫;焦国良;王永海;徐铮;修贺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低密度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体内成骨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人髂骨骨髓分离培养hMSCs.以不同细胞密度与块状和颗粒型磷酸钙陶瓷(HA/TCP)载体混合,移植于裸小鼠体内,分别观察2和3个月,组织学评价研究hMSCs异体体内成骨的小细胞密度.按3.3×10 6个细胞/cm3载体的比例混合细胞与载体(HA/TCP和鼠尾胶原包被的HA/TCP),体外共培养一周后移植裸鼠皮下,3个月后,组织学评价细胞载体体系体外培养和胶原包被载体对hMSCs体内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只有以3.3×106个细胞/cm3载体在体内移植3个月后可观察到在块状和颗粒HA/TCP表面有骨组织生成.用鼠尾胶原包被的颗粒HA/TCP和细胞与载体体外共培养并无明显促进骨组织生成作用.结论保证hMSCs异体成骨的小细胞密度为3.3×10 6个细胞/cm3载体.在低密度hMSCs状态下,鼠尾胶原和细胞与载体体外共培养并不能提高hMSCs的成骨能力.
作者:王衣祥;李盛琳;武登诚;章魁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定位一个中国汉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选择基因ALK-1及endoglin作为该HHT家系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在候选基因染色体区域进行定位.结果连锁分析结果发现ALK-1染色体区域微卫星遗传标记D12s1586LODZMAX为1.82,D12s1677 LODZMAX为1.74,D12s1635 LODZMAX为1.65,D12s368 LODZMAX为1.87,支持连锁.构建单体型发现家系内所有患者在ALK-1染色体区域都连锁,无交换重组现象.而endoglin染色体区域微卫星遗传标记连锁分析结果不支持连锁.结论这个中国汉族HHT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ALK-1染色体区域.
作者:范志朋;闫志敏;华红;王松灵;徐岩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涎腺Warthin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76~2003年期间在天津医大总医院治疗的83例涎腺Warthin瘤的诊断治疗过程.结果59%的Warthin瘤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B超检查中85%出现网格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77%出现Ⅲ级以上血流;71%行腮腺部分切除术,损伤小,效果好.结论涎腺Warthin瘤多发于老年人,且在老年人中有增长趋势.临床检查结合有效的辅助检查可确定诊断.腮腺部分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庚林;王寅;韩琳;吴炜;俞凯;李克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筛选含致龋相关基因/DNA片段的阳性克隆,为探究变形链球菌致龋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抑制消减杂交方法获得的高毒力株特异的消减PCR产物与T/A载体pCR2.1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E.coli TOP10F′感受态细胞,进行蓝白筛选.对96个转化子进行Colony PCR,将PCR产物点样于同一尼龙膜上,分别与地高辛标记的变形链球菌高、低毒力株基因组DNA/AluI酶切产物杂交,高通量筛选阳性克隆.结果随机挑取了96个白色或白色中央有蓝色的菌落,经过Colony PCR,其中有1个转化子的扩增产物为双带,其余均为0.2~2kb之间的单一条带.经过杂交,以与高毒力株基因组有杂交信号,而与低毒力株基因组无杂交信号或信号明显弱的转化子为阳性克隆,筛选的阳性率为50%左右,阳性克隆中含有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致龋相关的基因/片段.结论对抑制消减杂交方法获得的变形链球菌高毒力株特异的消减PCR产物进行批量克隆和高通量筛选,获得了致龋相关的基因/DNA片段.
作者:郭丽宏;史俊南;肖晓蓉;朱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舌前腺位于舌尖腹面粘膜下层,为粘液腺,发生于小唾液腺的粘液囊肿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将囊肿彻底切除后严密缝合手术切口的传统术式治疗.但舌前腺粘液囊肿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笔者采用微波热凝法治疗舌前腺粘液囊肿6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
作者:赵英;王永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