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ancherz法评价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的骨牙效应

张雨温;陈中;杨璞;周力;赵美英

关键词:功能矫治器, Ⅱ类1分类错(牙合), Pancherz分析法
摘要:目的通过Pancherz法比较Activator+Headgear、Frankel-Ⅱ治疗生长发育期Ⅱ类错(牙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Activator+Headgear(A组):20例,男12例,女8例;Frankel-Ⅱ(F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6°,覆盖≥4mm,后牙远中关系.收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测量项目10项.结果①A组上颌骨生长受到抑制,上牙弓后移.F组上颌骨无明显抑制效果,上前牙内收.②两组下颌骨均显著生长,F组变化更为明显.③两组覆盖明显减小,A组骨因素40%.牙因素占60%.F组骨因素59%,牙因素41%.④两组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变.A组骨因素48%,牙因素52%,F组骨因素83%,牙因素17%.结论①两种功能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牙合)均可刺激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覆盖和磨牙关系.②经Pancherz分析法分析,在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Activator+Headgear的牙因素明显,而Frankel-Ⅱ则相对表现出骨性改善的明显.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香油酚及氢氧化钙糊剂在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笔者自2003年起将丁香油酚及氢氧化钙糊剂联合应用,对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缩短病程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莉;胡万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Sj(o)gren综合征涎腺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Sj(o)gren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涎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SS涎腺组织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结果 SS组腺泡细胞Bcl-2阳性率为45.45%,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降低(P<0.05).相反,SS组腺泡细胞中Bax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增强(P<0.05).结论SS涎腺组织中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使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导致涎腺结构破坏及分泌功能丧失.

    作者:赵云转;张英怀;牛梦勇;赵华平;贾志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ancherz法评价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的骨牙效应

    目的通过Pancherz法比较Activator+Headgear、Frankel-Ⅱ治疗生长发育期Ⅱ类错(牙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Activator+Headgear(A组):20例,男12例,女8例;Frankel-Ⅱ(F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6°,覆盖≥4mm,后牙远中关系.收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测量项目10项.结果①A组上颌骨生长受到抑制,上牙弓后移.F组上颌骨无明显抑制效果,上前牙内收.②两组下颌骨均显著生长,F组变化更为明显.③两组覆盖明显减小,A组骨因素40%.牙因素占60%.F组骨因素59%,牙因素41%.④两组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变.A组骨因素48%,牙因素52%,F组骨因素83%,牙因素17%.结论①两种功能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牙合)均可刺激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覆盖和磨牙关系.②经Pancherz分析法分析,在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Activator+Headgear的牙因素明显,而Frankel-Ⅱ则相对表现出骨性改善的明显.

    作者:张雨温;陈中;杨璞;周力;赵美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狗牙周缺损处引导组织再生的实验观察

    目的本文对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引导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 6只成年狗,实验组,对照组各18颗牙.分别在每条狗抽取骨髓1ml,在实验室内进行原代骨髓干细胞培养,培养液为内含15%小牛血清 (FCS)和0.5%青-链霉素抗生素的a-MEM培养液.第1代细胞转移到18块大小为6×2mm2胶原膜上,约每张胶原膜上1×107个细胞,培养24小时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膜上附着情况.在人工制造的牙周缺损中进行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GTR方法(实验组)和单纯GTR方法(对照组).在6周后切片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及新生牙骨质的修复再生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成了的牙周结构,只是引导再生的牙周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高度.实验组牙槽骨再生高度平均为4.50±0.13mm;对照组为3.09±0.28mm.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可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加快正常骨结构组织的建立并缩短修复再生时间.

    作者:欧龙;马良;王东胜;罗芸;袁志萍;刘宏伟;庞劲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先天性舌下腺囊肿1例

    患者,男,5个月,主因发现口底肿物5个月于2004年2月27日住入我科.患儿于出生后即被发现口腔大张、不能闭合,口腔内有一巨大肿物.当地接生医院穿刺为黄色粘稠液体.抽出液体,肿物缩小后又逐日扩大,故每10天左右穿刺抽吸一次.

    作者:刘学丽;周毅;曹素敏;董群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GTR)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否能够促进犬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的再生.方法将六只杂种犬的下颌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制备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三只动物.每组中一只动物一侧进行GTR治疗,另一侧只进行翻瓣术治疗;另一只双侧都进行GTR+b-FGF治疗;剩下的一只一侧进行GTR治疗,另一侧进行GTR+b-FGF治疗.分别于术后第6、8周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翻瓣术组对比,GTR组和GTR+b-FGF组都有明显的牙周组织再生;而GTR组和GTR+b-FGF组之间牙周组织再生的量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GTR能够促进犬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的再生,但单纯应用喷洒法使用b-FGF于牙周组织再生术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作者:傅升;郑瑜谦;闫福华;陈贵敏;姚丽艳;陈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β-榄香烯及顺铂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选择药物有效地控制其复发和转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β-榄香烯是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抗癌药物之一,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质,在白血病等临床常见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本研究旨在探讨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以及与化疗药物顺铂联合应用的效果.

    作者:向彬;张福胤;吴佩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腭部种植体在加强后牙支抗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利用含腭部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腭部种植体在加强后牙支抗时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计算机图像处理及CAD技术,建立含腭部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在受力状态下,支抗种植体总体上是一种近中移动和垂直压低的复合运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的腭向位移大,远中舌尖的颊向位移大,整体上表现为腭向倾斜及近中舌向扭转的运动趋势.结论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大处在种植体颈部;上颌第一恒磨牙出现复杂的三维空间内的运动.

    作者:吴丽萍;许顼杰;卢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西南宁3~5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调查

    龋齿作为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现将笔者于2002~2003年对南宁3~5岁儿童龋病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卫;曾晓娟;黄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免冲洗酸蚀剂恒牙窝沟釉质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窝沟封闭可以有效地防止(牙合)面窝沟龋的发生,窝沟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浅、宽的V形沟;深、窄的Ⅰ形沟.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对Ⅰ形沟的窝沟釉质成形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即介入性窝沟封闭术和普通窝沟封闭术(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CST)在临床应用的保存率和龋齿发生率.

    作者:李冬梅;李庆星;张金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天津市区中小学生与韩国学生龋病流行情况比较

    2004年4月,笔者对天津市区2所寄宿学校的中国小学生,2所中学的初中生及中韩国际学校等韩国学生进行了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仰东;张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对手感法探测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

    笔者使用新一代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预备根管,应用手感法探测根管工作长度,并对其进行观察用该器械对手感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

    作者:王阿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LHLY型牙齿松动度位移测量仪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LHLY型牙齿松动度位移测量仪(以上简称测量仪)检测牙齿松动的测量值范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可靠性,探讨测量仪所测数据与传统手动诊断牙动度的相关性.方法甲乙两医生按传统手动诊断方法,将患者口腔内牙齿按松动程度分为正常组,Ⅰ°、Ⅱ°、Ⅲ°松动组,共计400颗.然后再分别应用测量仪对上述牙进行检测.结果两名检查者用测量仪所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检查者测量仪所测数据与传统手动诊断牙动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3,P均<0.05).正常,Ⅰ°、Ⅱ°、Ⅲ°松动的牙齿测量数据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正常组:<0.10;Ⅰ°松动组:0.20~0.58;Ⅱ°松动组:0.62~1.02;Ⅲ°松动组:>1.12.结论 LHLY型牙齿松动度位移测量仪检测牙动度的测量数值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李玉玲;王庆涛;林春华;吕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脱乙酰壳聚糖-抗坏血酸盐促进腭裂术后愈合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腭裂手术创口是一类不易愈合的创口,为促进腭裂术后创口愈合速度与质量,减少术后复裂率,在腭裂动物模型上对脱已酰壳聚糖的作用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选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以两种不同术式的实验组与相应的对照组进行实验.术后1、3、5、7、10天分别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1,术后1天创面有缺血,3和5天粘膜颜色基本正常,7和10天拆线后的创口均为一期愈合.对照组1,术后1天创面有缺血,3和5天创缘糜烂,7天减轻,10天拆线创口二期愈合.实验组2与其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组织病理,实验组1和组2重建覆盖上皮较对照组出现的早,实验组2缺损断端有新形成的骨组织连接,新骨周边可见成骨细胞,对照组1,有成纤维连接和炎细胞浸润.对照组2,缺损断处有新形成的软骨细胞,有炎细胞浸润.结论脱已酰壳聚糖对腭裂术后的愈合有较明显的作用,有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邹永巍;冯延民;车延海;殷红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牙胚发育中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生长发育调控中的重要事件.凋亡的两大主要功能是对生长和发育的调控.在发育中,细胞凋亡引起细胞群的程序性清除.发育中凋亡紊乱将导致胚胎结构和功能异常.噬齿类动物牙胚发育一直被当作研究器官发育形态发生和细胞分化的模型.细胞凋亡在牙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上皮-间充质的相互作用,及时调控细胞数量,清除异常衰老细胞及暂时性结构,发挥塑形作用.牙胚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所发生的一个受许多基因严格调控的主动连续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相关的调控基因包括Bcl-2/Bax, c-myc, Fas/Fasl, Bmps等,现将重要的调控基因综述如下.

    作者:吴煜;何克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封闭下关穴及率谷穴治疗105例疼痛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

    笔者从2000年3月~2003年8月,根据中医针灸经络学观点,采用封闭下关穴(翼外肌封闭处)及率谷穴二个穴位,治疗105例疼痛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获得了较好的解痉止痛疗效.

    作者:邢思明;邢鹏;于秀彬;张海玲;张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圆锥型套筒冠固体位的临床应用

    笔者临床应用的是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该类型的套筒冠内冠为圆锥型,外冠与内冠之间形成楔合作用,固位力大小可以通过内冠的内聚角度进行调节.修复体就位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王少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尖牙易位、埋伏阻生致上颌牙齿根尖吸收的临床分析

    埋伏阻生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近年来对上颌埋伏阻生牙方面的报道较多,但对因上尖牙易位、埋伏阻生致上颌牙齿根尖吸收的报道较少.笔者对46例上尖牙因易位、埋伏阻生致上颌牙齿根尖吸收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

    作者:崔占琴;怀海丽;肖铁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齿龈阿米巴致牙周及扁桃体严重感染1例

    患者,男,于7天前,因在学校外就餐吃凉拌黄瓜后淋雨,于当天晚上出现发热、咽痛、头痛、头晕等症,于第二天早晨前往学院医院内科就诊,当时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收住观察治疗.当时查体情况:体温39.2℃,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作者:解志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部脂肪母细胞瘤1例

    脂肪母细胞瘤是良性脂肪肿瘤,特征性发生在三岁以前儿童(特别是男孩)的肢体,少数发生在成人.颈部脂肪母细胞瘤极少见,易误诊,我科收治1例,随访二年无复发,报告如下.

    作者:韩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