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考
埋伏阻生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近年来对上颌埋伏阻生牙方面的报道较多,但对因上尖牙易位、埋伏阻生致上颌牙齿根尖吸收的报道较少.笔者对46例上尖牙因易位、埋伏阻生致上颌牙齿根尖吸收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
作者:崔占琴;怀海丽;肖铁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5个月,主因发现口底肿物5个月于2004年2月27日住入我科.患儿于出生后即被发现口腔大张、不能闭合,口腔内有一巨大肿物.当地接生医院穿刺为黄色粘稠液体.抽出液体,肿物缩小后又逐日扩大,故每10天左右穿刺抽吸一次.
作者:刘学丽;周毅;曹素敏;董群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使用新一代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预备根管,应用手感法探测根管工作长度,并对其进行观察用该器械对手感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
作者:王阿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Sj(o)gren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涎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SS涎腺组织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结果 SS组腺泡细胞Bcl-2阳性率为45.45%,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降低(P<0.05).相反,SS组腺泡细胞中Bax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增强(P<0.05).结论SS涎腺组织中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使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导致涎腺结构破坏及分泌功能丧失.
作者:赵云转;张英怀;牛梦勇;赵华平;贾志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牙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是造成患者就诊紧张,甚至引起牙科焦虑恐惧症的心理病因.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可因疼痛、精神紧张、恐惧等原因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笔者对冠心病患者行牙髓治疗中应用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常丽云;李冬冬;姜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患者对美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当患者对于传统的三臂卡环固位的义齿美观不满意时,附着体作为义齿固位的一类特殊装置,可以解决义齿固位不良及美观的问题.根据附着体设置在牙冠上的问题,又可分为镶嵌在牙冠内的冠内附着体和设置在牙冠外的冠外附着体两类.冠外院着体根据附着体与义齿连接的紧密配合的状态分为:固定型冠外附着体和弹性型冠外附着体.由于弹性型冠外附着体具有独特的应力中断作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就弹性冠外附着体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于书娟;汪大林;李笑梅;刘冰;周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Twin-Block,FR-2型矫治器, Van Beek(头帽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患儿60例, 纳入标准:面型为凸面型,ANB角≥5°,磨牙,尖牙远中关系.分三组,每组20例,分别用Twin-Block,FR-2,Van Beek矫治器治疗.对比三组患儿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结束后,所有患儿磨牙和尖牙均达到或接近中性关系,ANB角减小至正常范围.FR-2型矫治器的骨效应明显大于牙及牙槽效应;使用 Twin-Block患儿下颌骨体长度及下面高增加更显著;Van Beek矫治器对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上颌水平向,垂直向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使腭平面得到较好的控制,口外力对下颌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三种矫治器都可较好地改善上下颌骨及牙弓间的关系.
作者:刘亚娟;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窝沟封闭可以有效地防止(牙合)面窝沟龋的发生,窝沟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浅、宽的V形沟;深、窄的Ⅰ形沟.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对Ⅰ形沟的窝沟釉质成形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即介入性窝沟封闭术和普通窝沟封闭术(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CST)在临床应用的保存率和龋齿发生率.
作者:李冬梅;李庆星;张金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21岁,1年前因外伤致1|12缺失,牙龈及上唇撕脱,当时行清创缝合术.现患者要求种植牙.检查:1|12缺失,牙槽嵴唇腭径薄,似刀削状,唇侧骨面凹陷.唇侧牙龈薄,术后瘢痕.虽然条件不好,但患者强烈要求种植.
作者:王志洁;周秀青;赵丽霞;刘冉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74岁,因右下唇肿物6年,于2004年6月24日入院,6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唇粘膜侧生一约黄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及不适,肿物缓慢增长.近半年来自觉增速较前明显,仍无疼痛及不适,无时大时小改变,住院时长至栗子大小.查体:右下唇粘膜侧可触及4cm×2cm×2cm大小淡紫色肿物,表面欠光滑呈结节状,质中等,界清,活动,无粘膜溃疡,无压痛及波动感.双侧颌下、颏下及颈前、颈后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局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约4.0cm×2.5cm×1.5cm大小,有包膜但不完整,呈红褐色,有囊性感,表面欠光滑,其基底部与唇部肌肉有部分粘连.切除肿物切片免疫组化染色:CK(+),S-100(+),Vim(-),GS巢状.病理诊断:腺泡细胞癌(下唇).患者术后七天痊愈出院,术后2个月行放疗.
作者:闫文娟;薛毅;孟静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4年4月,笔者对天津市区2所寄宿学校的中国小学生,2所中学的初中生及中韩国际学校等韩国学生进行了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仰东;张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聚四氟乙烯膜和胶原膜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患牙21颗,聚四氟乙烯膜治疗10颗,胶原膜治疗11颗,术后3个月通过观察牙龈指数、附着水平、牙周袋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的变化;实验室检测龈沟液量(GCF)及龈沟液碱性磷酸酶(GCF-ALP)活性水平的变化;计算机测量分析根尖片,对两种屏障膜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①自身前后比较,两组的牙龈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牙周袋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四乙烯膜组和胶原膜组相比较,牙周袋垂直探诊深度与附着水平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牙周袋水平探诊深度减小幅度较大,与胶原膜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实验室观察,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各组GCF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CF-ALP浓度均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四乙烯膜组GCF-ALP浓度减小幅度较胶原膜组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根尖片的测量,聚四氟乙烯组与胶原膜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原膜与聚四氟乙烯膜临床治疗效果相类似,但这两种膜的临床疗效是否有差异还需进行长期临床观察
作者:朱国强;吴织芬;李袁飞;王勤涛;周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28岁.因右下后牙反复肿痛5月余就诊.口腔检查8(⊥)萌出不全,远中倾斜,牙冠大部被红肿的龈组织覆盖,龈袋内有少许脓性分泌物.
作者:李力;陈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体外应用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人口腔表皮样癌(KB)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形态学上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噻唑蓝显色(MTT)法观察LSPC对KB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法、透射电镜研究用药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LSPC对KB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且只有较小的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 LSPC可抑制KB细胞生长且使KB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
作者:杜晓芬;谢笔钧;张玲珍;仲人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于7天前,因在学校外就餐吃凉拌黄瓜后淋雨,于当天晚上出现发热、咽痛、头痛、头晕等症,于第二天早晨前往学院医院内科就诊,当时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收住观察治疗.当时查体情况:体温39.2℃,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作者:解志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20岁,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男,20岁,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2(⊥)先天性过小牙,3(⊥)的腭侧有一过小牙,4(⊥)轻度腭侧移位,5(⊥)和3(⊥)严重错位,6(⊥)和45(⊥)之间存在一楔形间隙,6(⊥)近中(牙合)面龋,经治疗后银汞合金充填.
作者:王峰;段胜红;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在犬下颌骨骨段缺损功能重建中牵引成骨的特点、规律.方法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对4只成年犬下颌骨骨段缺损进行牵引成骨重建.制作3cm下颌骨缺损区,同期植入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度0.5mm×2次/天,稳定期3个月.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约30mm,牵引成骨过程中无感染、成骨不良等并发症.牵引完成后第3个月X线片、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均可见新生骨的形成,新生骨的形态、组织结构接近正常下颌骨.结论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重建的颌骨形态、组织结构和功能接近正常颌骨,牵引成骨区和压力成骨区局部应用rh-BMP2可以促进新骨的形成及钙化.
作者:孙健;王兴;李宁毅;李亚莉;金晓明;卜令学;高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由于乳牙早失,磨牙前移造成上颌第二双尖牙埋伏阻生和严重错位,作者运用口外弓推磨牙远移和方丝弓技术联合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从2000年3月~2003年8月,根据中医针灸经络学观点,采用封闭下关穴(翼外肌封闭处)及率谷穴二个穴位,治疗105例疼痛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获得了较好的解痉止痛疗效.
作者:邢思明;邢鹏;于秀彬;张海玲;张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检验由我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建立于层析扫描技术基础上的牙颌模型数字化三维重建系统之测量软件的可靠性.方法选择不同牙列期的患者20例,常规取印模并灌制成两副牙颌模型,组成为两个配对的样本;其中样本1保留为石膏模型,样本2由三维模型重建系统生成数字化的模型影像;由同一操作者间隔3周分别对石膏模型和数字模型的牙齿宽度、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等测量项目进行两次测量.结果数字化模型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经秩和检验表明无统计学差异;经两组样本各测量项目两次测量结果之差数的t检验表明,牙弓宽度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在石膏模型和数字模型间无显著性;而牙弓长度和牙齿宽度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三维重建系统可生成真实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影象,系统测量软件能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且其精确性明显优于石膏模型.
作者:周洁珉;白玉兴;王邦康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