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GBR膜材料的比较研究

周艺群;吴汉江

关键词:牛心包, 骨再生, 骨缺损
摘要:目的比较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处理的牛心包与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方法在11只狗的双侧下颌骨颊侧骨板各制备2个1cm×1cm× 0.5cm大小的骨缺损区,随机覆盖GA牛心包,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另一缺损区不盖膜作为对照.术后2周,4周,8周,16周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膜在体内的变化及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测量新生骨小梁百分比.结果10只狗伤口愈合良好,16周组一只狗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区伤口不愈合,有较严重的炎性反应;各组膜生物相容性良好,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国产医用胶原膜8周左右吸收,Bio-Gide膜及牛心包16周内未明显吸收;膜覆盖组骨缺损愈合情况优于实验对照组.结论GA牛心包在狗的实验性骨缺损修复中有与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相近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且物理性能及可操作性优于国产医用胶原膜.GA牛心包生物相容性与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相似.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2F-1和p21WAF1/CIP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定量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E2F-1和p21WAF1/CIP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多形性腺瘤组(PA)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组(MPA).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三组分别进行E2F-1和p21WAF1/CIP1的染色,并进行灰度值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E2F-1主要表达在肿瘤性上皮组织,软骨样细胞和粘液样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在MPA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A组,二者与正常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21WAF1/CIP1主要在腺管状结构、上皮条索和团块鳞状化生结构的细胞浆中表达,在PA和MPA组中的表达均较弱,但MPA组比PA组更弱.结论E2F-1和p21WAF1/CIP1可作为衡量多形性腺瘤的良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

    作者:吕红兵;金岩;董绍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动研磨对铸钛义齿部件精度的影响

    目的考察铸钛腭杆、卡环和全冠自动研磨前后的精度变化.方法利用测量显微镜对不同铸钛义齿部件自动研磨前后与基牙的相对位置变化和形态进行测量和观察.结果卡环尖端的磨损量大(0 110mm),腭杆组织面转角处的磨损量小(0.016mm、0.007mm),铸造全冠边缘平均磨损量(3个冠各测量点研磨前后差值的均值的平均值)为0.055mm,研磨后卡环和腭杆的形态和位置并无大的变化,而铸造全冠边缘明显变圆钝.结论尽管自动研磨对铸钛义齿部件的精度无明显影响,但是有必要对铸钛全冠的边缘给予保护.

    作者:程静涛;郭天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上颌前徙术后软腭形态位置及相应水平气道宽度的变化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观察上颌前徙术后软腭长度、宽度、位置的变化,以及软腭相应水平上气道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1996年至2001年于本院行上颌前徙术患者46例,女27例,男19例.头影测量以下6组术前术后数据:PNS-PhW;C-PhW;T-PhW;UD;UL;ANS-PNS-T角.结果术前46例患者软腭长度与正常参考值相比为小,术后较参考值为大.T-PhW、UD两项测量值术后平均值略小于术前平均值,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移术后,软腭水平上气道相应增宽,是上颌前移治疗OSAS的理论基础.但增宽的量与上颌前移量无关,取决于患者的自身调节能力.上颌前移术后,软腭伸长,向咽后壁伸展,与硬腭交角加大,是上颌前移术后保持良好腭咽闭合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莺;伊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前方牵引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16例报告

    笔者运用前方牵引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宋立群;张明辉;高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扁桃体炎伴间质纤维化及软骨化生1例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病理常见为以下三型:①增生型或肥大型;②纤维型或称萎缩型;③隐窝型.笔者于2003年6月收住院慢性扁桃体类伴间质纤维化及软骨化生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缪颖;何孔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酸蚀粘接剂后牙复合树脂充填术后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自酸蚀粘接剂后牙复合树脂充填术后的敏感性.方法70例中深龋磨牙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采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接剂,对照组34例使用登士伯磷酸全酸蚀牙本质粘接剂,充填材料为各自厂商配套的复合树脂.临床观察时间为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结果实验组在术后1周复查时均无术后敏感,A级率100%.对照组在术后1周复查时有1例一过性敏感(洞深6mm),并且持续了5个月后消失,A级率9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6个月及1年的复查时均无术后敏感,A级率100%,牙髓电活力测试正常.结论自酸蚀粘接剂和磷酸全酸蚀牙本质粘接剂复合树脂充填术后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使用自酸蚀粘接剂的效果更好.

    作者:姬爱平;路文阁;高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牙菌斑液无机阳离子含量与龋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分析乳牙茼斑液中无机阳离子含量与龋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41名3~5岁儿童,按龋齿情况将其分为3组:无龋组dft=0,CSI=0,n=20;龋低危组0<dft<5,0<CSI≤10,n=11;龋高危组dft≥5,CSI>10,n=10.用离子色谱测定各受试者息止茼斑液中无机阳离子浓度.结果无龋组与高危组、低危组与高危组钠离子、镁离子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镁离子与dft、CSI有正相关性(r分别为0.56,0.64).结论提示乳牙息止茼斑液镁离子浓度与乳牙龋病、机体龋敏感度的有关.

    作者:马林;石四箴;许世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三种GBR膜材料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处理的牛心包与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方法在11只狗的双侧下颌骨颊侧骨板各制备2个1cm×1cm× 0.5cm大小的骨缺损区,随机覆盖GA牛心包,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另一缺损区不盖膜作为对照.术后2周,4周,8周,16周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膜在体内的变化及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测量新生骨小梁百分比.结果10只狗伤口愈合良好,16周组一只狗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区伤口不愈合,有较严重的炎性反应;各组膜生物相容性良好,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国产医用胶原膜8周左右吸收,Bio-Gide膜及牛心包16周内未明显吸收;膜覆盖组骨缺损愈合情况优于实验对照组.结论GA牛心包在狗的实验性骨缺损修复中有与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相近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且物理性能及可操作性优于国产医用胶原膜.GA牛心包生物相容性与Bio-Gide膜、国产医用胶原膜相似.

    作者:周艺群;吴汉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颌下腺转位预防放射性口干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颌下腺转位于颏下间隙后腺体功能及预防头颈部放疗导致的口干的效果.方法将3例头颈癌患者的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近心端切断,保留该动静脉的远心端,并将其作为蒂,游离颌下腺后将其转位于颏下间隙.颈部放疗时屏蔽转位的颌下腺.术前术后以及放疗后检测颌下腺唾液流量,并填写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调查表.结果通过唾液流量分析,3例转位的颌下腺均成活.其中2例经放疗后20个月随访的患者,转位的颌下腺保存一定的泌唾功能,患者无口干症状.结论颌下腺转位于颏下区可保存其功能,有助于预防头颈癌患者放疗导致的口干.

    作者:张晔;俞光岩;张雷;彭歆;蔡志刚;毛驰;郭传瑸;申文江;徐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颞颌关节损伤患者的口颌生理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颞颌关节损伤对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CA)患儿的口颌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组选择8例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且伴有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儿童,均为女性,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平均12岁,第2阶段平均14岁.对照组选择8例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伴有颞颌关节损伤的儿童,相同的性别、年龄.通过EMG,颌运动状况及颞颌关节功能检查,分析口颌功能所受的影响.用t检验检查两组之间的差异,卡方检验检查对照两组两个阶段颌功能的不同.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口颌生理功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颞颌关节损伤儿童的口颌功能明显低下是影响颌面部发育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岩;保明利;Merete Bakke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3年湘潭市4768名初中毕业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龋病、牙周病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15岁年龄段的学生恒牙已萌出到口腔环境9年,对龋病、牙周病及其它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的评价较12岁年龄的学生更具意义[2].为了探索该年龄段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预测发展趋势与该人群特点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我院于2003年3月组织了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对城区4768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廖奇志;齐雄健;廖正其;李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国产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国产金属预成冠,用其修复乳磨牙牙体缺损,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取109名儿童正常乳牙列模型,根据乳磨牙牙冠解剖特征测量临床牙冠的相关数据.选用镍铬合金,用冲压法制取乳磨牙金属预成冠.对55名儿童的59颗牙行牙冠缺损修复,于术后2周、1、3、6、12、18、24个月复查.结果据判效标准,其中优41颗牙;良15颗;失败3颗;临床成功率为94.92%.结论用国产金属预成冠修复乳磨牙牙体缺损,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可进一步研制并推广使用.

    作者:尚佳健;苏瑞云;张继承;邵江;李新球;魏双虹;蔡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探讨MMP-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MMP-2表达和MVD,并分析MMP-2表达与MVD及它们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MP-2高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MMP-2低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2高表达、MVD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 05).癌组织中MMP-2高表达的MVD均显著高于MMP-2低表达者(P<0.01).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MMP-2高表达与MVD及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MMP-2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

    作者:金晓明;李雅馨;耿新杰;李金荣;李宁毅;贾暮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牙周膜细胞及炎症龈组织中mCD14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人PDLC及炎症龈组织中mCD14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结果正常人牙周膜细胞mCD14染色为阳性反应,但细胞经脂多糖刺激2天后,胞浆染色要比未刺激的细胞染色深.健康牙龈组织中mCD14表达阴性;边缘性龈炎和牙周炎龈组织上皮棘层细胞mCD14呈强阳性表达,增生性龈炎也呈阳性表达.结论mCD14可在非髓样细胞中表达;mCD14可能在局部作为脂多糖受体参与牙周组织的破坏.

    作者:张凤秋;吴织芬;万玲;杨连甲;臧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笔者自1999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10例,皮瓣全部成活.现就前臂桡侧皮瓣的制备及应用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玉荣;赵京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观察

    笔者收集了近五年来在我科门诊治疗的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采用手术或微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1998年~2002年于我科门诊治疗的粘液腺囊肿患者285例,随机分为手术切除组和微波治疗组.其中手术切除组150例,男68例,女82例,年龄10~70岁,平均34.5岁,唇部124例,舌腹部25例,颊部1例.微波治疗组135例,男72例,女63例,年龄5~74岁,平均38.2岁,唇部117例,舌腹部16例,颊部2例.

    作者:胡彬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疆克孜勒苏州地区2400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龋病情况的调查报告

    龋病是全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为全世界需要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1,2].克州地区是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聚居地.为了解柯尔克孜族龋齿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克州地区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我们对克州地区2400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进行龋病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雪合热提·伊纳也提;玛衣努尔·伊明尔艾山;马木提江·阿不提;斯提瓦迪·阿不都卡得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Fas、FasL在Sj(o)gren综合征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Sjogren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涎腺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SS涎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3例SS涎腺组织和1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在SS腺泡上皮细胞中,Fas、FasL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两组导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SS涎腺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升高.SS涎腺上皮细胞在Fas/FasL介导下过度凋亡,造成了腺体结构的破坏和分泌功能的丧失.

    作者:贾志宇;张英怀;张平;蒋崇槟;李英敏;赵云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喙突过长致开口受限的临床观察

    目的报道喙突过长引起下颌运动受限、开口困难的病例资料,供临床工作借鉴.方法报道7例喙突过长致开口困难病例的临床、X线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曲面断层、华特位片可较好的显示突喙突过长,但往往不为临床医师所认识.本资料6例经手术切除过长的喙突后,开口度均恢复正常.结论喙突过长致开口困难较少见,应在开口困难的鉴别中予以注意.

    作者:许卫华;马绪臣;赵燕萍;伊彪;李自力;郭传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的口腔表现3例

    病例1,男,45岁.近半年来突然消瘦,疲乏,2个多月来,因口干、舌痛来我科就诊.患者呈现慢性消耗病容,两眼凹陷,面颊及唇潮红,口腔粘膜干而粗糙,舌面有深裂纹,舌体明显缩小.口腔有酮味,查尿糖(+*)并有酮尿,以糖尿病酸中毒收入内科.入院后,检查空腹血糖375毫克%,CO2结合力12容积%.经治疗无效,死亡.

    作者:柯季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