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王洁;董福生;李荷香;顾洪涛
目的探讨口腔癌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程度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以JSB-1为Ⅰ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口腔癌患者的化疗前后共56例标本进行研究.结果在28例化疗前标本中,13例表达P-gp阳性,占46.4%,而化疗后有17例表达阳性,占60.7%,无统计意义.根据化疗效果分组,有效组11例中只有4例P-gp表达阳性,而无效组17例中则有10例表达P-gp阳性,前者占36.4%,后者占58.8%,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gp在口腔癌中的表达较高,且化疗后表达较化疗前高,提示了部分口腔癌患者化疗效果不佳可能与之有关.
作者:张杰;张建国;赵福运;章魁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的疗效调查,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感染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89年~1999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行钛板植入坚强内固定者14例,根据术前、术后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除1例未随诊外,其余13例均发生正常骨愈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4例,其中3例再次感染,1例下齿槽神经麻木.结论感染的颌骨骨折在清创的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随丽娜;孙勇刚;张益;郑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气流喷砂技术对牙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光波干涉显微镜观察24颗离体牙在使用气流喷砂后牙面粗糙度的变化,并研究磨光糊剂磨光对减轻其粗糙度的作用.结果气流喷砂和超声洁治一样都会使牙面糊糙度显著增加(P<0.01),进一步磨光可使牙面粗糙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临床上使用气流喷砂后,需进一步磨光来增加牙面光洁度.
作者:胡文杰;李玉敏;沙月琴;王鹭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组病例80例,其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15岁~75岁,平均26岁.溃疡的深度、面积、数目不等,但无腺周口疮病例,所有患者除采用本法治疗外,停用其他的治疗方法,并能按时复诊检查.
作者:陈旗;吴士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化疗同期放疗治疗头颈部中晚期鳞癌的疗效.方法 62例头颈部中晚期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同时放疗)和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组32例,每天用平阳霉素8mg加地塞米松5mg,静滴,1次/日,化疗后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2GY/次,照射总量60~70GY.平阳霉素总量160~200mg.对照组30例放疗方法,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放疗40GY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43.75%,30%和87.50%,73.33%(P<0.05).结论平阳霉素化疗同期放疗,有利于提高头颈部中晚期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灶全消减,减少残存,提高生存率,是治疗头颈部中晚期鳞癌有效方法.
作者:付新国;刘霜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碧兰麻(PRIMACAINE)是一种口腔专用麻醉剂,主要成份为阿替卡因/肾上腺素(1:100000).该药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小,我们用于口腔门诊治疗106例,效果较好.
作者:张金良;杨文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平直弓丝矫治技术排齐阶段使用弹性链状圈远中移动尖牙的效果及其对前牙、尖牙、后牙的影响.方法 15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正畸病例,使用日本TOMY公司生产的OPA-K平直弓丝矫治器进行矫治,排齐前后利用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磨牙近中倾斜但前移不明显且牙冠近中舌向旋转;双尖牙及磨牙区牙弓缩窄;尖牙远中倾斜移动,牙尖间宽度增大;上下切牙舌向倾斜移动,前牙覆牙合加深.结论平直弓丝矫治技术排齐阶段使用弹性链状圈远中移动尖牙配合弓丝末端回弯,可有效预防切牙唇倾, 加快排齐的速度.应采取必要的增强支抗及控制前牙覆牙合的措施,预防此期中出现的不利变化.
作者:王曦;李锦标;徐宝华;李洪发;田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常用义齿清洁剂对树脂基托颜色的影响.方法用四种常用的义齿清洁剂处理四种国内常用的基托树脂,用CS5电脑配色系统检测树脂颜色的变化.结果不同树脂的颜色受不同清洁剂的影响不同,洁美清洁剂对登士柏热凝和日进热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0.02%NaClO对日进自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0.0125%NaClO和0.02%NaClO对上海自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结论洁美清洁剂对登士柏热凝和日进热凝树脂的颜色改变较明显,NaClO对日进自凝树脂和上海自凝树脂的颜色改变较明显.
作者:邓旭亮;胡晓阳;黄汝丽;李国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寻求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更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6例替牙期Ⅱ1患者将Clark的Twinblock矫治器改良,去除口外弓、头帽,将磁力引入口内矫治器中,即磁力双牙合垫矫治器,作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疗效与Twinblock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winblock有同样的功能矫治效果,统计结果显示,磁力矫治器组B-CFH,|-NA角,|-SN角增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力双牙合垫矫治器能取得确切的功能矫治效果,更适合低角及上切牙角度正常的Angle Ⅱ1患者.
作者:左艳萍;王洁;丛斌;董福生;刘学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中,特别是牙槽骨严重萎缩吸收,松动牙的拔除,影响以后义齿修复.为了保存剩余牙,为修复体提供牙的支持和足够的骨组织支持,对病理性牙合因素引起的重症Ⅲ松动牙进行了牙合修整和治疗,观察牙齿在去除病理性的牙合因素后,牙的松动度是否可以改善.
作者:林侠;汪雪梅;赵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研究对47例口腔癌患者颈淋巴结超声检查进行前瞻性研究,并与触诊检查进行对比,初步评价超声检查在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胡晓文;孙宏晨;王淑艳;王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半面痉挛是以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抽搐为特征的疾病,初症状为眼睑跳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病灶形成,发展成为半面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者连带颈部,作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感应电流经皮电刺激[1]治疗半面痉挛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聂伟;王建东;叶宗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正常人泪液、颌下腺及腮腺分泌液各种成份之间的差异,探讨用自身唾液代替泪液的可行性、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常规生化检查方法测定30例正常人颌下腺分泌液、腮腺分泌液及泪液成份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唾液和泪液成份比较显示,泪液中各项成份,唾液中均可检出,虽然颌下腺分泌液、腮腺分泌液及泪液某些成份上存在差异.但除钠含量及渗透压的值差异较大外,其余各项值的均值偏离不大.正常人泪液中也含有很高浓度的淀粉酶.结论可以用自身颌下腺分泌的唾液代替泪液.
作者:朱正宏;俞光岩;李晓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2例口腔鳞癌标本、15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和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端粒酶在口腔鳞癌标本中阳性检出率71.8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且和鳞癌的病理分级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卫星;张朝霞;张秀清;刘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预成桩核系统是我科1991年开始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系共同开发的,该系统采用了桩钻配套系统即钻与桩的形态一致、直径相同,从而使桩与根管壁有良好的密合度,其柱型桩的结构大程度地保证了根管桩的固位力;同时该系统的预成桩上的核结构和形态为冠提供了良好的固位型.预成桩核的使用可减少就诊次数,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该预成桩核的应用为临床桩核病例的修复提供帮助.
作者:刘玉华;尹亚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从1920年Hermann将氢氧化钙引入根管治疗以来,人们对此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并扩展了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 CH)在口腔内科尤其是儿童牙科的应用,本文对此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晨曦;葛立宏;刘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Digora(Soredex,芬兰产)和DenOptix(Densply;美国产)数字化磷光体存储图像板系统特别是其对牙齿牙合面标准化人工窝洞的检测力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使用DXTIR Ⅱ型仿头模(Alderson Research Laboratory Inc.,USA),曝光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用1/2,1,2及3号不锈钢圆钻在前磨牙及磨牙牙合面制备病损.共采集96个图像.在标准阅片条件下由5名医师进行图像判读.医师不允许对数字图像进行调整.牙合翼片及根尖片以相同的序列进行判读.图像以随机方式给出,与曝光量及窝洞大小无关.要求观察者判定窝洞是否存在.为了解观察者之间及观察者不同时间判读的一致性,在一周后安排第二次读片.结果对曝光宽容度来说,Digora图像板系统要小于DenOptix系统.在较小的曝光条件下,两种系统均可获得可供诊断的图像.两种系统软件比较,Digora软件更便于使用.在牙合面人工窝洞的检测力方面,两种图像系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enOptix磷光体存储图像板系统与Digora系统均可用于诊断.
作者:T.K.L.Li;J.Wong;E.C.Y.MA;M.S.Islam;赵燕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自体髂骨髓质骨移植术修复唇腭裂鼻翼基底塌陷畸形,取得明显疗效.本文通过对12例牙槽嵴裂植骨术后的临床、X线片的分析,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鹏来;赵士芳;刘超;王来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采用德国生产的牙本质脱敏剂GLUMA治疗牙齿敏感症52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月;吴求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口腔正畸临床中错牙合畸形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40名18岁~25岁全牙列牙冠完全萌出(包括第三磨牙)的汉族青年,其中男60名,女80名.在牙牙合模型上测量所有牙冠的近远中径和后牙颊舌径.利用SAS计算机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冠大小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地区种族差异,而左右侧微小差异无统计学上显著性意义.结论口腔正畸临床中牙冠的预测方程应使用本民族的方程,而不要引用其它民族的方程.
作者:彭惠;卢海燕;王昕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