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平;齐滋华
目的 探讨非增强螺旋CT定位联合C型臂在复杂肾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前模拟术中体位行螺旋CT扫描定位(CT组),术中联合C臂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与同期38例复杂肾结石直接C臂定位者(C臂组)进行比较.结果 CT组与C臂组比较,平均穿刺次数[(1.27±0.56)次/侧vs (2.28±1.19)次/侧,P<0.01]、通道建立时间[(5.51±2.31 )min/侧vs (11.36±6.15) min/侧,P<0.01]、C臂使用次数[(2.53±0.77)次/侧vs (7.44±1.87)次/侧,P<0.01]及医生、患者术中X线暴露时间[(0.32±0.73) min/侧vs( 0.53±0.28) min/侧,P<0.05&(0.43±0.72 )min/侧vs (0.72±0.28) min/侧,P<0.01]均明显低于C臂组.结论 非增强螺旋CT定位联合C臂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复杂肾结石有助于提高经皮肾穿刺成功率,并减少术中C臂的应用、降低术中X线辐射量.
作者:蒋立城;徐忠华;张英晨;王学廷;丁吉阳;程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FTI)在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23例.治疗前应用西门子MEGNETOM Verio syngo MR B17机,先行常规MR扫描,然后运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TI扫描,选择20个非线性弥散方向,后T1WI对比增强扫描.在工作站分析病变的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及与病变周围组织的关系,运用NEURO 3D软件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感兴趣区定义肿瘤实质区为T2WI及DWI上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区域,正常肌肉区为周围正常肌肉信号无异常强化区域,分别测量良、恶性肿瘤实质及正常肌肉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相对各向异性(RA值)、体积比(VR值)及本征值(λ1).在融合模式下利用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FT)三维重组病变及周围肌肉纤维束成像以观察病变对周边肌肉纤维束的影响.结果 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各向异性参数值FA值、RA值及VR值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λ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除良、恶肿瘤区别,纤维组织成分为主肿瘤实质区与其他组织源性肿瘤实质区各向异性FA值、RA值及VR值比较,有更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三维纤维束成像显示,良性肿瘤对肿瘤周边肌纤维束的影响主要表现受压移位.恶性肿瘤对周边肌纤维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纤维束向肿瘤集结,纤维束稀疏,走行方向改变、紊乱、中断等.结论 DT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研究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功能MR成像技术,结合三维纤维束成像,能分析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边组织的三维关系,对肌骨系统下肢肿瘤的诊断分析思路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顾青平;齐滋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小分子RNA干扰沉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肺腺癌A549细胞Oct-4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转染干扰质粒组(干扰质粒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质粒组(空白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质粒干扰后A549细胞bFGF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Oct-4蛋白表达的变化;CCK-8比色分析法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质粒干扰后A549细胞中bFGFmRNA表达下降(P<0.01);Western Blot显示干扰组A549细胞Oct-4蛋白表达下降(P<0.01);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干扰质粒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明显(第2~4天P<0.05,第6~7天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显示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 靶向bFGF基因的小分子RNA可以抑制bFGF表达;bFGF基因被抑制后下调Oct-4表达,细胞凋亡增加,增殖能力下降.
作者:孟又胜;王秀问;王亚伟;田甜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离纯化肝癌血管内皮细胞,检测在肝癌血管内皮细胞中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的表达,以探讨PRL-3与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的关系.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CD31单抗标记的免疫磁珠分离并纯化血管内皮细胞.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PRL-3、基质金属酶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 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分选所获得的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的纯度在90%以上.PRL-3在肝癌血管内皮细胞mRNA水平(PRL-3 vs β-actin:11.50±2.95 vs 1.76±1.04,P<0.001)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PRL-3在肝癌血管生成和侵袭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
作者:赵文博;刘新;刘小倩;崔新;王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ETV6基因重排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plit-signal FISH技术检测32例初治及复发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ETV6基因重排情况,阳性样本行巢式RT-PCR证实融合基因形成.结果 FISH检测出1例ETV6易位样本,常规染色体检查为正常核型,RT-PCR证实形成ETV6-RUNX1融合基因.该患者为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复发后产生耐药,于确诊9个月后死亡.结论 FISH检测ETV6基因重排较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更敏感.成人ALL中ETV6-RUNX1表达率低,可能与ALL复发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作者:桑坦;丁卜同;常亚丽;陈昀;李志红;汪运山;韩淑毅;童书青;郭农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农村卫生机构控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利用结构化访谈提纲,调查了山东省三县卫生机构的相关控烟人员.结果 ①卫生机构内部吸烟现象普遍,社交需要和工作压力大是吸烟的主要原因;②控烟文件的制定实施和控烟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控烟效果,监督和考核机制的缺失使控烟活动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③领导吸烟、缺乏资金和控烟法律保证、控烟氛围不足是控烟的难点.结论 ①单位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头控烟并支持控烟工作;②利用多种途径加大控烟宣传力度,开展并鼓励农村卫生机构人员参加控烟教育和培训,建立以卫生机构为核心的控烟辐射网络,营造控烟的社会氛围.
作者:柳俊杰;王健;刘言训;贾崇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降解酶的关系,为进一步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3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实验组按照CDR分为轻、中、重度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其血清胰岛素降解酶(IDE)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IDE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中IDE水平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有相关性,而实验组中无相关性.实验组空腹血糖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P<0.05).轻、中、重度组患者之间血清ID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胰岛素降解酶水平的下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胰岛素降解酶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调节可能出现障碍.
作者:陈敏;单培彦;刘爱芬;麻琳;于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血浆sRAGE水平及其与各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1例2型糖尿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及48例正常对照者血浆sRAGE水平,测量腰围(WC)、臀围(WC)、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 BMI=体质量(kg)/身高(m2)]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FINS)/22.5]等相关指标,运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人群上述指标间的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观察组血浆sRAGE水平同SBP、DBP、WC、HC、BMI、TG、TC、HDL-C、LDL-C、HOMA-IR之间的关系,探索观察组人群特点.以BMI=25为切点,将观察组分为体质量指数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并对血浆sRAGE水平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BMI与sRAGE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G、FINS、HOMA-IR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sRAGE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sRAGE水平与BMI、WC、HC、WHR、FBG呈明显负相关(P<0.05);BMI是血浆sRAGE的独立相关因素(复相关系数R2=0.145).超重肥胖组的sRAGE水平明显低于体质量指数正常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血浆sRAGE水平较正常人群降低,BMI的升高是其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康乐;王静;王霞;张娜;任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人类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细胞株U251和由此分离的胶质瘤干细胞中HMGA1的差异性表达.方法 用MACS柱从U251中分离出表达表面标志物CD133的胶质瘤干细胞(glioblastoma stem cells,GSCs),并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用实时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探测到两类细胞的HMGA1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表达的不同.结果 从U251中分离出GSCs,U251中的GSCs约为0.32%.在GSCs中,HMGA1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分别为U251蛋白的(6.13±0.25)倍和(2.75±0.99)倍.结论 相比于U251,HMGA1在GSCs是过度表达的.HMGA1的过度表达可能与体内肿瘤干细胞的恶性扩增、侵袭和分化密切相关.HMGA1基因可望成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和治疗的靶向目标.
作者:郭华;范海涛;刘滨;贾践博;许尚臣;庞琦;栾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免疫方案制备肠道病毒71型(EV71)抗血清的免疫效果,选择佳免疫方案.方法 制备EV71,并对病毒进行滴定和灭活.将BALB/c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1、2组以灭活病毒免疫,3、4组以活病毒免疫,1、3组的免疫间隔时间为2周,2、4组为3周,第5组为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免疫,免疫间隔2周.免疫4次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抗体滴度.结果 4个实验组均产生阳性抗体(A/A0≥2.1),对照组抗体阴性(A/A0 <2.1),1~5组吸光度值依次为1.0817±0.289 7、1.029 6±0.3719、1.074 8±0.3749、1.4929 ±0.2159、0.1687±0.021 8.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23.4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检验结果,第4组与1、2、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组抗体滴度不完全相同,其中第4组即活病毒间隔3周免疫组抗体滴度高,所以活病毒间隔3周免疫方案可作为制得高滴度EV71抗血清的理想选择.
作者:王东旭;温红玲;董华;孙成玺;司鲁莹;袁晓晶;褚福禄;赵丽;王志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 GSPE)抑制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选取2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溶剂组(10只),其他大鼠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每周2次,8周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12只)和GSPE干预组(12只).GSPE干预组从第5周给予GSPE 150 mg/(kg·d)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和血清,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肝组织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HyP),化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其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TBIL、HA、LN、PC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GSH和SOD降低,MDA和Hyp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GSPE干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GSH和SOD升高,MDA和Hyp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SPE干预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PE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抑制胶原合成有关.
作者:杨燕;王晓花;范晓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35例初治食管癌患者的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的表达情况,按是否存在EGFR过表达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同时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同步放化疗效果,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EGFR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同步放化疗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7.7%(15/26)以及11.1% (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结论 EGFR可能有助于预测食管癌的同步放化疗敏感性.
作者:李强;杨哲;赵瑛;韩俊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浓度的变化与肾功能受损程度及可复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泌尿外科单侧肾积水患者30例,分为3组,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重度肾积水组各10例,另外取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中PCⅢ及PⅢNP的含量;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各积水组治疗前后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对血清中PCⅢ及PⅢNP含量与治疗前后GFR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①3组肾积水患者血清中PCⅢ及PⅢNP值整体上较对照组均升高,且随积水程度加重血清中PCⅢ及PⅢNP值逐渐升高,各积水组与对照组、以及各积水组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积水患者血清PCⅢ及PⅢNP浓度与术前患侧GFR呈负相关(r=-0.819,P<0.01);③轻度及中度积水组治疗后患侧GFR明显升高(P<0.05),重度积水组治疗后患侧GFR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 肾积水患者血清中PCⅢ及PⅢNP值随积水程度加重逐渐升高;肾积水血清中PCⅢ及PⅢNP值与患侧GFR呈负相关;推测在排除肾外脏器纤维化的前提下,血清PCⅢ及PⅢNP对评价肾积水肾功能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马敏;张亮;邵光峰;张磊;刘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德州市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子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德州市机关人员(20~60岁)医保查体资料进行分析,将被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20 ~ 30岁、31 ~40岁、41 ~50岁和51 ~60岁四组,分析其MS危险因子—中心性肥胖(男腰围≥90 cm,女腰围≥80cm)、高收缩压(≥130 mmHg)或高舒张压(≥85 mmHg)、高血糖(空腹血糖≥5.6 mmol/L)、高甘油三酯(≥1.7 mmol/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c男< 1.03 mmol/L,c女< 1.29 mmol/L)在不同年龄组的特点.结果 20~30岁组各个危险因子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中心性肥胖(50%)、高甘油三酯(3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37%)、高舒张压(33%)、高收缩压(22%)、高血糖(6%);31 ~40岁组各个危险因子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中心性肥胖(57%)、高舒张压(47%)、高甘油三酯(4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32%)、高收缩压(26%)、高血糖(14%);41 ~50岁组各个危险因子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中心性肥胖(71%)、高舒张压(67%)、高收缩压(66%)、高甘油三酯(5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31%)、高血糖(26%);51 ~60岁组各个危险因子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高舒张压(68%)、高收缩压(63%)、中心性肥胖(58%)、高甘油三酯(5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30%)、高血糖(27%).结论 中心性肥胖和高甘油三酯是德州市机关人员MS的首发和主要的危险因子,高血压和高血糖是MS的晚发临床表现.
作者:王敏;王磊;崔薇薇;赵家军;高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1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1)致小鼠面瘫的模型,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面瘫小鼠脾脏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4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小鼠用搔刮法接种病毒于左耳耳郭后,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分别于面瘫后不同时间点取脾脏,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实验组GR mRNA及蛋白于面瘫后24h达低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升高,于3d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又逐渐降低,7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实验组小鼠脾脏中可见GR阳性细胞.结论 GR在HSV-1致病毒性面瘫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增高,再恢复至对照水平的表达规律.提示小鼠病毒性面瘫后,脾脏中GR呈规律性的表达变化,可能在面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古林涛;王海波;李建峰;韩月臣;刘闻闻;毛彦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海马的平均弥散系数(ADC)及部分各向异性(FA)值的差异,评估海马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在MC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R-DTI对18例MCI患者(MCI组)和18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对照组(NC组)DTI参数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海马ADC和FA值的差别,并将MCI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与其海马ADC、FA各自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CI组与NC组比较:①双侧海马总ADC值及左侧海马ADC值明显增高(P<0.01),右侧海马ADC值略增高,差异不明显(P>0.05),左、右侧及双侧海马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MMSE、MoCA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增高(P<0.01);③MMSE评分与左侧及双侧海马总ADC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MMSE评分与FA值及右侧海马ADC值无相关性(P>0.05),MoCA和ADL评分与ADC、FA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强;康永军;王新怡;杨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性激素水平及骨密度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A、B2组,各30例,另有3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C组).A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B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联合7-甲基异炔诺酮片进行反加治疗,C组不做任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以及骨密度水平.结果 A、B2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A、B2组治疗4、12周后,FSH、LH、E2、P水平均较治疗前及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12周时,B组E2、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骨密度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结论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使FSH、LH、E2、P水平下降,联合反加疗法可减轻雌激素下降程度,减少骨质流失.
作者:成开花;张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鉴别十二指肠囊肿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20例十二指肠囊肿和14例脂肪瘤患者的内镜及EUS影像特征,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起源层次、表面形态、回声特征及治疗情况,比较两者影像特征.结果 十二指肠囊肿和脂肪瘤的病变大小具有明显区别[(8.2±3.4)mm vs (12.6±5.0)mm,P<0.05),EUS下的回声也有统计学差异(囊肿呈无或极低回声vs脂肪瘤呈高回声,P<0.05),而病变发生部位、起源层次、病变表面形态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对十二指肠囊肿和脂肪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因而为制定安全和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指导.
作者:陆晓恒;郝洪升;孙莉娟;李文捷;宋璇;卢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偶联葡萄糖的纳米金颗粒(Glu-GNPs)对人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噻唑蓝(MTT)法检测低浓度(≤20 nmol/L) Glu-GNPs联合放射对A549细胞存活的影响,克隆形成检测Glu-GNPs对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结果 低浓度Glu-GNPs对A54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联合X射线后具有抑制作用,在15 nmol/L范围内,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15 nmol/LGlu-GNPs对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由Dq、Do计算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93、1.10;Glu-GNPs、单纯放射均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7.64±1.43)%、(13.46±1.99)%,联合放射组凋亡率为(21.43±1.04)%,显著高于前两组(P<0.01);Glu-GNPs作用后,细胞周期发生变化,表现为S期减少,G2/M期增加(P<0.05).结论 Glu-GNP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阻滞细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李晓红;胡立宽;王翠红;杜元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组25例,MDS组48例[其中难治性贫血(MDS-RA) 2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26例],AML组12例和正常对照组8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及Treg细胞比例并对比分析,评价各组的细胞免疫状态.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Th1、Th17细胞及Th1/Th2升高,而Th2和Treg细胞比例减低(P <0.05);MDS组Th1、Th2细胞、Th1/Th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h17和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MDS-RA组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均升高(P<0.05),Th2细胞比例减低(P<0.05),而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RAEB组和AML组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减低(P<0.05),Th2和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 AA、MDS不同阶段与AML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不同,在AA和MDS早期阶段,免疫因素介导的凋亡过度是骨髓衰竭的主要原因;而在MDS晚期和AML阶段,异常克隆细胞的大量积聚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作者:尹冬梅;许洪志;张婧瑶;隋潇徽;崔彬;马春燕;甄长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