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郭晓雷;马吉祥;唐俊利;鹿子龙;张吉玉;张高辉;徐爱强
目的 通过小干扰RNA(siRNA)下调人肝癌HepG2细胞中SnoN基因的表达,探讨SnoN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设计并化学合成3条靶向SnoN的siRNA序列,采用阳离子脂质体瞬时转染的方法将干扰序列转染至HepG2细胞内,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的抑制效果并筛选出一条抑制效果好的干扰序列,然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noN基因表达下调后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变化.结果 3条siRNA均对SnoN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以siRNA-C抑制效果好.下调SnoN基因表达后,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 靶向SnoN的siRNA可有效抑制SnoN基因的表达,进而使HepG2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表明SnoN基因可能与肝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有关.
作者:王坤红;王文奇;相玉芬;王义国;刘长虹;李双玲;曹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局灶性脑梗死后VEGF、GLUT1和BAI1表达的影响,探讨IP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进行缺血预处理15 min,再灌注48 h后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塞(PMCAO)模型.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组织病理学改变,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VEGF、GLUT1及BAI1表达的变化.结果 IP显著减轻PMCAO后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和组织学损害,明显降低BAI1的表达,增加VEGF及GLUT1的表达,且BAI1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缺血预处理能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提供必需的能量,从而对其后PMCAO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韩巨;陈建新;朱梅佳;张新娟;焉传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PCl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Aβ25-35处理PC12细胞,建立细胞毁损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在显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形态的变化及突起生长情况.采用MTT检测技术观察PC12细胞的生长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瑞士-吉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损伤组加入A325-35,24 h后细胞形态不规整,突起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破裂,48h后见不到完整的突起结构;保护组加入白藜芦醇预孵育后明显延缓突起损伤,24h后仍能观察到比较完整的突起结构,48 h后远端发生轻微断裂.保护组细胞突起长度和D(λ)值明显大于损伤组(P<0.01),细胞凋亡数以及LDH活性明显低于损伤组(P<0.0l).结论 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晓雯;高青;董海曼;彭雷;岳庆伟;张静;暴丽华;李贵宝;孙晋浩;高英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中角膜上皮瓣的弃留对高度近视(≥-6.00 D)术后反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欲行Epi-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只眼,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一眼行保留上皮瓣的Epi-LASIK手术(留瓣组),另一眼行丢弃角膜上皮瓣的Epi-LASIK手术(弃瓣组),术后均配戴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观察术后第3、5天角膜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对术后1周,1、6个月裸眼视力及1、6个月角膜haze进行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第3、5天弃瓣组的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留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弃瓣组和留瓣组的角膜愈合时间分别为(2.96±0.51)d、(4.92±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弃瓣组裸眼视力优于留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6个月,两组角膜haz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i-LASIK手术丢弃角膜上皮瓣虽然能减轻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缩短上皮愈合时间,但同时增加了高度近视患者角膜haze的发生率,所以手术时应尽量保留角膜瓣.
作者:李招娜;吴欣怡;胡明;曹丽君;刘蕾;张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活性(TAFI:A)水平,并探讨其与不同类型慢性肝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4例临床肝病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TAFI:A,同时检测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并分析以上检测指标与不同类型慢性肝病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TAFI: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PAI-1水平显著增加(P<0.05);血浆t-PA水平亦显著增加(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除外).结论 慢性肝损伤患者血浆TAFI:A水平降低,导致纤溶活性增加,是提示慢性肝病患者呈出血倾向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胜江;徐成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治疗和预防在校初一学生网络成癌中的作用.方法 以济南市某中学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组439人完成干预,对照组400人未干预.采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D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干预前后评价.结果 研究组IADDS总分、SCL-90总分及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IADDS总分、SCL-90总分及因子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网络成瘾者IADDS 总分、SCL-90总分及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初一学生网路成瘾的治疗和预防有显著作用.
作者:李英存;刘炳伦;李仁军;王洪军;胡岱梅;王玮;王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转移能力人肝癌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以探索HMGB1在原发性肝癌生长和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高转移人肝癌细胞LM3、低转移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O2 HMGB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高转移人肝癌细胞LM3、低转移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O2 HMGB1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转移人肝癌细胞LM3、低转移人肝癌细胞HEPG2的HMGB1 mRNA和蛋白均较正常肝细胞LO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且,高转移人肝癌细胞LM3较低转移人肝癌细胞HEPG2 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HMGB1在高转移人肝癌细胞LM3中较在低转移人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中高表达,提示HMGB1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作者:王旭;程宝泉;梁旭阳;贾俊英;李倩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间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11例114个大脑中动脉瘤.分析术前分级、动脉瘤大小、部位、治疗结果.结果 手术夹闭88例患者90个动脉瘤,术后15 d ~48个月(平均12.7个月)造影随访,夹闭动脉瘤89个,瘤颈残留1个,未见复发.血管内介入治疗23例24个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7个,球囊辅助栓塞3个,单纯微弹簧圈栓塞12个,17个动脉瘤术后1~ 37个月(平均10.6个月)造影随访,5个(29.4%)复发;单纯支架治疗2个(未破裂夹层动脉瘤),术后3个月造影随访,1个动脉瘤消失,1个无变化.Glasgow预后评分5~4分中夹闭72例(81.8%),介入21例(91.3%).结论 窄颈(浆果样)大脑中动脉瘤,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均不易复发.复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夹闭不易复发,介入栓塞相对容易复发.大脑中动脉瘤合并血肿(血肿量>30mL),选择手术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瘤均能有效防止动脉瘤再出血.
作者:丁璇;王志刚;李新钢;王成伟;王益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HaCaT细胞珠分泌趋化因子CCL27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CGRP孵育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应用RT-PCR方法测定CCL27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上清液中趋化因子CCL27,Western blot测定CGRP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的作用.应用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及CGRP受体拮抗剂CGRP8 -37预处理,观察CGRP对上清液中趋化因子CCL27分泌的影响.结果 应用CGRP孵育后,HaCaT细胞的趋化因子CCL27的mRNA表达上升,上清液中分泌量增加.CGRP诱导p38 MAPK磷酸化,而SB203580及CGRP8-37可抑制这一作用,并部分抑制CGRP 诱导的上清液中趋化因子CCL27的分泌及其mRNA表达.结论 CGRP可引起HaCaT细胞分泌趋化因子CCL27,其作用机制部分依赖于p38 MAPK的磷酸化.
作者:张友灿;郭辉;任晓红;刘广果;邵洛琳;李春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Her-2( C-erB-2)与肺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并对肺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的时间及生存期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 96例肺腺癌患者入组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术后标本上述受体的表达.结果 ER、PR和C-erB-2的表达在骨转移及非骨转移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34、0.60、0.26),但骨转移组上述受体一旦表达,表达程度均较高,多为++或+++.T分期、N 分期越低,出现骨转移的时间及总生存期(OS)越长.ER和C-erB-2阳性和阴性表达组之间出现骨转移的时间及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C-erB-2与肺腺癌是否出现骨转移无相关性;ER、C-erB-2与肺腺癌出现骨转移的时间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海荣;于金明;李岩;梁婧;刘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起始段为升主动脉,在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由主动脉弓凸侧从右向左发出3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通常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第1段,穿第6~1颈椎横突孔上行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
作者:赵松;杨丽;齐小鹏;李振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保留上皮的角膜直接照射术后生物力学变化,并与传统去上皮法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对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60眼)随机分为两组,一眼为对照组,对侧眼行紫外交联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随机选一组去掉上皮后照射,另一组保留上皮照射,照射后立即取角膜中央区长条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经交联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角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去上皮组角膜试件的大应力明显高于保留上皮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弹性模量:E去上皮组>E保留上皮组 >E对照组(P <0.05).结论 紫外交联术后角膜大应力及生物力学强度显著增加,去上皮组增加幅度大于保留上皮组.
作者:于海群;张泳;陶祥臣;党慧;李志伟;王晓君;牟国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和度洛西汀,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应用躯体形式症状筛查量表(screening for somatoform symptoms-7,SOMS-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 items: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SOMS-7、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8周末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4.6%,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2.5%和29.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度洛西汀合并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化障碍较单用度洛西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的优点,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安璐璇;张天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面粉、玉米及其制品中3种伏马菌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腈-水(50∶50,V/V)溶液提取,经MultiSep 211净化柱富集净化后,用甲醇-甲酸(99∶1,V/V)溶液洗脱,洗脱液用UPLC-MS/MS进行测定.UPLC-MS/MS检测伏马菌素的条件为梯度洗脱,流动相为0.2%甲酸水和乙腈;质谱采集模式为电喷雾正高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UPLC-MS/MS检测方法对3种伏马菌素的检出限均为0.2μg/kg,低定量限为0.6 μg/kg.不同加标水平的3种伏马菌素平均回收率为69.44%-114.69%.用所建方法对2011年甘肃及天津生产的39份玉米及30份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以伏马菌素B1的检出率高,污染水平为严重.结论 UPLC-MS/MS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面粉、玉米及其制品中伏马菌素的检测.
作者:马皎洁;胡骁;邵兵;林肖惠;于红霞;李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高糖培养条件下,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下调Gremlin表达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s)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构建Gremlin基因特异性的短发夹双链RNA(shRNA)慢病毒GREMl-RNAi-LV,感染RMCs后,分为5.5 mmol/L葡萄糖组、30 mmoVL葡萄糖组、30 mmol/L葡萄糖+GREM1-RNAi-LV组及30 mmol/L葡萄糖+NC-GFP-LV(感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阴性对照慢病毒)组,分别处理48h,RT-FCR检测Greml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remlin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FN、Col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5.5 mmol/L葡萄糖组相比,30 mmol/L葡萄糖组Gremlin mRNA 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细胞外基质分泌FN、ColⅣ蛋白增加(P均<0.05),而RNA干扰能下调高糖诱导的Gremlin mRNA与蛋白高表达(P<0.05),降低细胞外基质FN、ColⅣ蛋白分泌(P<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可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Gremlin高表达,降低细胞外基质分泌,改善肾脏纤维化,可能是一个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新型的潜在靶点.
作者:宋玉文;韩文霞;高聆;于春晓;刘丹丹;赵家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大鼠C6胶质瘤模型放疗前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探讨其在早期监测肿瘤治疗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C6胶质瘤模型,分为照射组(n=10)和未照射组(n=12),建模后第9天给予照射组荷瘤鼠单次大剂量外照射(15 Gy/次/野).两组大鼠建模后均接受1H-MRS扫描,选择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乳酸(Lac)为检测肿瘤组织代谢的指标,同时行磁共振扫描(MRI)检测肿瘤体积的变化;连续观察建模后两组代谢物及体积变化,并对两组代谢指标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大鼠均成功种植肿瘤;未照射组随肿瘤体积增大,Cho、Lac浓度增加,NAA浓度减小,代谢物变化与体积变化呈显著相关性(Cho:r=0.958,P<0.001;Lac:r =0.989,P<0.001;NAA:r=-0.943,P<0.001);照射组放疗后1d,Cho由3.37 mmo/kg降至2.0 mmol/kg(P<0.01).放疗后3d,Lac由2.34 mmol/kg降至1.59 mmol/kg(P<0.01),NAA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P>0.05),放疗后3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增加31.4% (P <0.01),放疗后5d 体积开始减小,随后出现肿瘤生长抑制,各代谢指标继续下降且与体积变化呈相关趋势(Cho:r=0.696,P=0.304;Lac:r=0.911,P=0.089;NAA:r=-0.583,P=0.417),MRI检测的体积发生变化之前,1H-MRS检测的代谢物已经出现抑制性变化.结论 1H-MRS可无创性获得胶质瘤放疗前后代谢物NAA、Cho、Lac变化信息,较早监测早期治疗反应,敏感性优于MRI,是一种有效的判断近期疗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孙珊珊;刘宏;董文艳;姜政;王建波;谭炳煦;王庆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人体测量指标筛检糖尿病(DM)的价值及各测量指标佳切点,为山东省DM疾病筛查和健康教育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15 350名18 ~69岁山东省常住居民进行DM 筛查,其诊断采用WHO标准.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空腹血糖,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不同切点下筛检DM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教,以约登指数大的点为佳切点值,并对佳切割点及其邻近点值进行筛检的一致性分析.结果 本次共筛查出DM病例794例,患病率为4.59%.山东省居民人体测量指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此趋势在女性中尤为明显.男、女性各人体测量指标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腰臀比(WHR)筛检DM的AUC大,与体质量指数(BM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AUC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BMI、腰围和WHR筛检DM的佳切割点分别为25 kg/m2、91 cm和0.92,女性分别为25 kg/m2、83 cm和0.87,其筛检DM的约登指数大,且筛检的一致性好.结论 BMI、腰围和WHR对DM均具有较好的筛检价值,且一致性好,上述切割点可作为山东省居民筛检DM和确定DM高危人群的重要参数.
作者:陈希;郭晓雷;马吉祥;唐俊利;鹿子龙;张吉玉;张高辉;徐爱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清ghrelin与体成分、腹部脂肪分布、瘦素等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空腹瘦素、胰岛素、ghrelin和HOMA-IR,生物电阻抗仪测体成分,螺旋CT测腹部脂肪分布,与3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做ghrelin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清ghrelin较正常人低(P<0.01);其与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0.431,P<0.05),与腹部内脏脂肪体积呈负相关(r=-0.782,P<0.01),与全身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女性血清ghrelin水平较男性高(P=0.01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清ghrelin与腹部内脏脂肪体积呈负相关,提示ghrelin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有关.
作者:潘荣芳;高燕燕;杨青;孙瑞霞;曹彩霞;吕文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小鼠离体回肠和结肠平滑肌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磷脂酶C(PLC)/三磷酸肌醇(IP3)信号通路在BDNF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回肠、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平滑肌纵肌条,观察不同浓度BDNF(1×10-8、1×10-7mol/L)对小鼠离体肠道肌条收缩活性的影响,并分别观察TrkB抗体、新霉素及肝素3种TrkB-PLC/IP3信号通路阻滞剂孵育肌条后,BDNF对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 BDNF(1 ×10-8、1×10-7mol/L)对小鼠回肠和结肠平滑肌离体肌条的收缩具有明显的兴奋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肌体的收缩振幅增加(P<0.05).TrkB抗体、新霉素及肝素明显减弱BDNF(1×10-7mol/L)对肌条收缩的兴奋作用,其张力效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DNF可兴奋小鼠肠道平滑肌肌条的收缩活动,TrkB-PLC/IP3信号通路在BDNF影响肠动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飞雪;于岩波;王鹏;左秀丽;李延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与血小板活化指标-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CD40L(sCD40L)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前期组和2型糖尿病组(T2DM 组)患者各30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EP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静脉血清中sP-selectin、sCD40L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HOMA-IR).结果 糖尿病前期组和T2DM组的sP-selectin和sCD40L较NC组明显升高(P<0.05).sP-selectin的表达与FPG、TG、TC、LDL-C、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5),其中与TG和FPG的相关性更高(P<0.01);sCD40L与FPG、BMI、HbA1c呈正相关(P均<0.05),与TG、TC、HOMA-IR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及T2DM人群血清中sCD40L和sP-selectin水平已明显升高,提示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前期已启动.
作者:王静;康乐;钟晓倩;张娜;任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