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骨骨折动力加压内固定33例临床分析

刘宇;张益;吴江

关键词:加压固定, 下颌骨, 骨折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一组下颌骨骨折病例的回顾性研究,评价了加压固定的适应症和并发症.方法33例39处下颌骨骨折,采用动力加压接骨板,部分病例附加张力带,进行坚固内固定.术后进行3~12个月,平均4个月追踪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 术后颌间固定情况是单发骨折平均6.49天,多发骨折平均 9.90天.早期恢复了正常张口度,但4例术后出现(牙合)干扰.结论 加压内固定术是治疗下颌骨垂直断面骨折的有效方法.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总唾液酸和脂结合唾液酸测定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和脂结合唾液酸(LSA)含量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同步检测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TSA和LSA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和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血清TSA和L SA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P<0.01),而健康对照组与良性肿瘤组之间血清TSA和LSA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SA和LSA含量检测作为恶性肿瘤诊断的标志物,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安银东;杨聚才;王虹;黄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国成人正常(牙合)ODI、APDI值的测量

    目的通过测量国人正常的ODI和APDI值,为临床应用MEAW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成人正常牙合50名, 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获得ODI和APDI值,并与其他种族和青少年组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组的ODI和APDI值有着一定差别.结论在使用MEAW技术前必须建立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ODI和APDI值,以保证诊断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作者:袁虹;傅民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腮腺淋巴上皮癌1例

    患者, 女, 48岁. 3年前发现左耳垂下有蚕豆大肿物, 无痛 , 无肿, 渐进性生长. 近3个月肿物增大明显, 无自觉症状. 来我科以左腮腺肿瘤收入院. .

    作者:陈巨峰;彭国光;陈凤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不同洁治器械对钛种植体基台表面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洁治器械在种植体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用扫描电镜和干涉显微镜观察比较了使用碳纤维、塑料或不锈钢洁治器处理后钛种植体基台表面的变化.结果不锈钢洁治器在基台表面形成明显的划痕,而碳纤维和塑料洁治器则对基台表面无明显影响; 金属器械处理后的基台表面粗糙度明显大于非金属器械处理面及未处理的对照区(P< 0.01),而碳纤维和塑料洁治器处理面的粗糙度与对照区无明显差异.结论碳纤维洁治器头可能是种植体较理想的洁治工具.

    作者:李晓军;沙月琴;于春泾;齐宝玲;曹采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口腔粘膜红白色损害综合征的病症处理

    目的本文旨在对众多的红色与白色粘膜损害(取名为红白色损害综合征,Red and White Lesions Syndrome,RWS)的诊断与处置进行探讨.方法①临床上将红色、白色、红白间杂损害综合分析并按病症处理流程图进行分类;②对病人的一组RWS进行初步诊断与处置或治疗.结果按流程图处理,可以治疗80%的RWS病人,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RWS的病症处理,可以就地治愈大部分病例,适用于广大基层口腔科医师的应用.

    作者:郑际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颌骨牙源性透明细胞瘤1例

    患者,男,48岁,因上颌骨肿物复发,于1997年5月18日入院.1 993年1月在当地因上颌骨前部膨隆住院,诊断为上颌骨肿瘤,并行上颌骨(3+4)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造釉细胞瘤.术后1年在病变缺损区的右侧及鼻侧骨质膨隆,诊断为肿物复发,再次行上颌骨部分扩大切除术,术后仍诊断为造釉细胞瘤.术后2年 ,在颌骨缺损区上前方,左右两侧发现颌骨膨隆并向外突出,肿物质地硬,患者无任何症状 ,来我院治疗.

    作者:赵宝莲;李满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1例

    来源于头颈部以外的腮腺转移癌.据文献报道发生率是0.16 %~3.2%,肺、乳腺和胃肠系统是常见的原发部位.肾癌转移到腮腺罕见,下面报告1例双侧腮腺肾透明细胞癌转移.

    作者:薛洪驰;于金华;高岩;黄敏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HN-97金属烤瓷外源性着色剂调和液的研究

    目的确定HN-97金属烤瓷外源性着色剂的调和液.方法采用6种不同的调和液与着色剂调和,观察湿润与干燥时的色泽,并与烧结后的色泽比较.结果①着色剂应在湿润时比色;②调和液既可用蒸馏水也可用20%甘油水溶液,以后者为好.结论该着色剂可用蒸馏水或20%甘油水溶液调和,比色应在湿润时.

    作者:吕玉麟;范冲之;周进和;陈官辉;卢玉春;马晓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对抗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方法采用MTT法测试了14种抗癌药物对SACC-83、ACC-2 和ACC-M等3个体外培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强度.结果 3种细胞株对14种药物的敏感性大体相似而又有差别,在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中,对MT X、DNR、ADM、5-Fu、MMC的敏感性较强,在植物来源的抗癌药物中,对Taxol有明显的敏感性.结论药物敏感性测定对临床选用有效的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药物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毛立民;于世凤;孙开华;刘红岩;徐少锋;韩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相同颜色标号光敏树脂色度值偏差情况分析

    目的比较相同颜色标号的光敏树脂的色度学特性.方法以9个公司颜色标号为A2、A3、A3.5、B2、B3 、C2、C3的光敏树脂为实验对象,经测色后比较相同颜色标号的光敏树脂组内任意两种光敏树脂之间颜色3种属性的差异,并计算出同一组内任意两种之间的色差(△E* ab) 的平均值.结果不同公司颜色标号相同的光敏树脂的色度学指标有明显差异,色差超过肉眼可辨别的范围.结论相同颜色标号的光敏树脂的颜色极少重合,为获得更好的临床颜色效果,好同时预备多个公司的光敏树脂材料以备选色.

    作者:王兴焱;高承志;夏善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下颌生理运动的同步肌电研究

    目的 研究正常人在姿势位及各种下颌功能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AP)、后束(TP)、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大小.方法 采用JBD-I型八通道肌电仪及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60名正常人上述诸肌的肌电活动.结果 在下颌各种功能运动中,除侧方运动时双侧TA、TP与姿势位时的肌电活动大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肌均有明显大于姿势位时的肌电活动.TA在闭口运动中,TP在姿势位及后退、吞咽、同侧运动中,MM在咀嚼、大紧咬时,DA在张口运动中,表现为肌电活动较大或大.结论 下颌的任一运动各肌均有参与,其中有的起主导作用,有的则起调节作用,TA是重要的升颌肌,TP是维持姿势位稳定及吞咽、后退、侧方运动的主要肌肉,MM是产生(牙合)力的主要肌肉,DA是参与完成开口运动并协调稳定其它运动的重要肌肉.

    作者:焦国良;王永海;耿文彦;周曙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一种特殊的装盒填胶法

    胶连的可摘局部义齿都要经过装盒、填胶的过程,装盒时先装下盒,后装上盒,装下盒时切忌形成倒凹,否则当装好上盒后两盒分不开或把模型损坏. 有的牙列缺损模型,做好蜡型后,按一般装盒法无法消除倒凹,如:上颌前、后牙均有缺失,余留的前牙唇向倾斜较大,缺失的前牙唇侧必须放基托,选的牙面与牙槽嵴间隙不太大(无法由此间隙填胶),这种病例模型按普通装盒法必然在唇侧形成倒凹.若用石膏把唇面填满,又无法装胶.

    作者:郭长军;孙平;赵东霞;张卫清;王惠芳;焦建平;陈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牙髓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人体组织的老化主要受遗传控制.近年来老年医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提出了多种有关衰老的学说[1,2].牙髓与人体其它组织一样,随年龄增加也会发生老化(即增龄性变化).本文主要就增龄引起的牙髓结构与组成的退行性改变进行综述.

    作者:王旭;王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红外线药膜治疗仪应用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提高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疗效,研制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方法用红外线药膜颞颌关节治疗仪直接照射患部.结果临床应用650例观察有效率97.08%.结论红外线药膜颞颌关节治疗仪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夏战胜;张合喜;张光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补锌对骨折区和非骨折区骨锌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分析损伤后外源性锌剂在不同类型骨中的沉积规律.方法 选用24只新西兰兔,首先形成双侧颧骨骨折模型.术后1、2 、3 、4周分别测定骨折区(颧骨)和非骨折区(下颌骨和颅骨)骨锌的含量.结果 外源性锌剂在骨折区和非骨折区的沈积量均明显增加,但增加的时相不同;骨折区第 2周对锌的需要量大,非骨折区第2周骨锌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外源性锌剂进入机体后主要贮存在骨髂系统,骨折愈合需要锌的参与,骨折后2周内应注意对锌的补充.

    作者:杨莽;姚隆浩;王国民;徐兵;陈阳;杨文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紫外线照射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对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53基因功能正常的舌癌细胞株为靶细胞,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或相同剂量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后,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P53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紫外线照射可诱导P53基因过度表达.P53基因的过度表达在紫外线照射后可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结论外源性DNA损伤因子可诱导P53基因表达;P53基因过度表达可能是细胞对外源性DNA损伤因子造成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的一种功能性反应.

    作者:张泽兵;高文涛;欧阳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抗Ⅰ型菌毛单克隆抗体抗粘附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Ⅰ型菌毛粘附机理和抗Ⅰ型菌毛单克隆抗体抗粘附作用.方法应用提取的抗粘放菌Ⅰ型菌毛单克隆抗体,采用3H标记法,在体外测定细菌对SHA的粘附率及抗体的粘附抑制率.结果抗粘放菌Ⅰ型菌毛单抗抑制细菌对SHA的粘附达80%,与多克隆抗体无显著差异.结论Ⅰ型菌毛主要介导粘放菌对SHA的粘附,抗Ⅰ型菌毛抗体可以有效地阻抑细菌的粘附.

    作者:梁景平;刘正;朱敏;黄冬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多功能牙科粘结剂治疗牙齿敏感症的临床疗效及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 通过两种治疗牙齿敏感症的脱敏剂临床应用及扫描电镜研究为其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73颗患牙应用多功能牙科粘结剂及75%氧化钠糊剂分别进行脱敏治疗,做近期疗效观察比较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离体牙牙本质横、纵断面的结构变化、作用机理.结果 治疗组即刻有效率98.22% ,3个月有效率为95.98%,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多功能牙科粘结剂治疗牙齿敏感症优于氟化钠糊剂.

    作者:韩吉书;于炳昌;周晓晴;马晓晞;邓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银粉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牙体充填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银粉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在牙体充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2颗牙分别用银粉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充填,并进行两年随诊观察.结果银粉玻璃离子具有高抗压强度、较强粘结力和良好的边缘密合性(P<0.05),充填成功率为95.86%.结论临床效果优于银汞合金,可作为银汞合金的替代材料.

    作者:李瑛;李慧兰;白丽娜;马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成骨细胞的侵入

    目的明确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否侵入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并比较三个不同菌株在侵入能力上的差异.方法采用三个不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6571、8325-4和WA250),取半对数生长期细菌用于实验.成骨细胞培养自健康成人拔下颌阻生齿手术中之去骨块.侵入实验的细菌与细胞比例为30:1,侵入发生时间为2小时,细胞外细菌为庆大霉素杀灭.部分被感染的成骨细胞溶解后用于细菌培养,计算菌落数;部分送电镜观察.结果 6571 菌株对成骨细胞每孔的平均侵入菌落数为1976±269;8325-4为2856±493;WA250为5638±3 81.电镜观察显示,三株均有侵入成骨细胞现象,以WA250侵入多,其次分别为8325-4和6 571.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侵入成骨细胞内,其侵入能力与菌株本身特点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成骨细胞后能逃避庆大霉素的杀菌作用,这可能与临床上骨髓炎不易为抗生素治愈有关.

    作者:郭传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