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治疗骨性上颌后缩

王俊祥;袁东辉;王丽芬

关键词:改良式, 功能矫正器, 治疗, 骨性上颌后缩, 临床资料, 患者, 恒牙早期, 替牙期, 乳牙期, 前牙反, 功能性, 下颌, 设计, 切牙, 年龄
摘要:我们设计了一种改良式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治疗骨性上颌后缩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患者52例,乳牙期反5例 ,替牙期35例,恒牙早期12例;年龄5~13岁,为骨性或功能性前牙反,下颌可退至切牙刃关系.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替硝唑在根管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目前临床上多用0.9%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冲洗根管,然后封入不饱和甲醛甲酚或木馏油进行根管封药消毒,但对有些病例效果不很明显,原因可能与细菌耐药性增加和传统药物消毒作用不强有关.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根管消毒的有效药物,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孙海花;陈发明;周明;曲淑华;刘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多沙普仑用于小儿气管内全麻术后的催醒

    多沙普仑(Doxapcam)系非特异性呼吸兴奋药,近年来作为术后催醒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本组以30例整形、颌外小儿气管内全麻手术,术毕应用多沙普仑催醒,并对本组病例给药前后心率、血压和呼吸进行观察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邓文伟;王景霞;马永兴;雷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用口外前牵引及颏兜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1例

    患者,女,21岁,因前牙不齐来我科就诊,曾在13岁时因前牙反做过活动矫治,当时拔除(X).检查:(X)近中(牙合),(X)反(牙合),(X)对刃,(X)缺失,上颌中线左偏3mm,其它未见异常,患者自述17岁月经初潮,治疗当年仍有长高趋势,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生长发育潜力 ,经患者同意试用前方牵引进行矫治.矫治方法:①口内矫治器: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上、下牙排齐后,上颌用0.018×0.022英寸方丝,(X)之间作水平曲用作牵引钩,后打回弯连扎.②头帽:根据患者的头型制做合适的头帽.③选用成品口外前方牵引面弓并在其颏部用自凝塑胶粘结拉钩形成颏兜.④牵引:前方牵引从面弓处的牵引钩与口内远中水平曲牵引钩之间挂橡皮圈,牵引力由初的每侧500g逐渐增加至800g,牵引力方向向前下与平面夹角为35度,颏兜与头帽之间牵引力为每侧300 g,暑假期间每天坚持戴16小时以上.

    作者:王松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儿童患侧前牙发育研究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儿童(UCLP) 患侧尖牙发育特点.方法 53例8~12岁UCLP患儿,采用Brouwers方法,测量并比较术前曲面断层中健侧及患侧恒上尖牙长度,并观察恒上切牙缺失和畸形情况 .结果 UCLP患儿健、患侧恒上尖牙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 01);患侧侧切牙缺失35.8%,患侧上中、侧切牙畸形47.2%.结论患者患侧恒上尖牙发育明显迟缓,并伴有不同程度患侧侧切牙缺失,中、侧切牙畸形等.

    作者:张晔;马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暂时冠桥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形态信息传递作用

    目的解决前牙美容修复中形态信息在医患、医技之间传递困难的问题.方法为了美观需求对多个前牙同时修复的患者74例,318颗牙取研究模型作诊断蜡型,并在临床制作暂时冠桥,医患共同观察暂时冠桥的修复效果,达到对前牙形态美观的共识,并将戴用暂时冠桥时的模型提供给牙技师供复制形态.结果修复体的形态能使医患满意.结论通过暂时冠桥,牙形态信息能有效地在医患之间进行交流与传递.

    作者:杨德圣;周书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烟草特异性亚硝胺对地鼠颊囊粘膜及前胃的作用

    目的研究烟草特异性亚硝胺对地鼠颊囊粘膜的作用.方法以烟草特异性亚硝胺及尼古丁涂抹地鼠颊粘膜, 每周3次,共6个月.结果颊粘膜几乎100%产生改变,主要为上皮增生及过角化,并有上皮异常增生产生.结论烟草特异性亚硝胺对地鼠颊粘膜有较大危害,可引起粘膜癌前病变.

    作者:章魁华;岳岷;宋永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咀嚼黄芩口胶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

    目的探索中药减少菌斑的作用及寻找一个合适的用药方法.方法本文研究了120例牙龈炎、牙周炎患者咀嚼中药黄芩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咀嚼不含黄芩的口胶就可降低牙周指数,而在口胶中加入黄芩后再让患者咀嚼,其降低牙周指数的作用更为明显. 当口胶中黄芩的含量为0.3%时,效果佳.结论黄芩可作为口胶中的药物充分发挥其抗菌、消炎的作用.

    作者:刘宏伟;徐治鸿;俞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龈沟液及酶水平的变化与牙周病

    牙周炎是间歇进行造成牙周软硬组织破坏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牙周炎治疗除必要的局部处理和长期的健康维护外,关键在于预测和控制活动期.传统的临床及X线检查,只能反映牙周炎病变结果,而非活动期的客观指标.龈沟液(Gingival Cre vicular Fluid,GCF)检测可显示某一个体或某一部位免疫反应状况及局部炎症病变程度,并可依某些生化成分的改变预测和诊断活动期,是目前常用的牙周病检测研究方法.

    作者:张静萍;池学谦;张金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表面上发育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上的发育变化.方法采用日本临床常用的7种软衬材料.通过测定培养基pH值变化讨论了白色念珠菌的发育情况.结果虽然有一些材料固有成分对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会随长时间的使用而显著劣化.结论长期使用软衬材料必须做正确的义齿菌斑清除.

    作者:许力强;金辰;二川浩树;浜田泰三;白雪芹;高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型骨代用材料在即刻牙种植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人工种植牙的即刻种植选择适合的骨代用材料.方法选用HA喷涂钛芯种植体16颗,在狗的下颌牙拔除之后即刻植入,同时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处分别填塞四种不同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两种以TCP为主,两种以HA为主.另有两颗种植体周围未放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观察期为3个月和6个月.结果通过不脱钙骨块切片的光镜观察和透射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定量组织学分析,以TCP为主的复合材料优于以HA为主的复合材料. 结论该骨代用材料在生物体内能被吸收并诱发新骨形成,与种植体可产生良好的骨融合.

    作者:朱甄慧;杨连举;宋建中;王汝江;陈瑞阳;沈军;马建标;何卫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畸形中央尖预防性充填治疗的临床观察

    畸形中央尖早期发现、及时预防性充填对于防止牙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保存患牙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78颗畸形中央尖行预防性充填治疗,效果较好 ,现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男14例,女17例,年龄为9~19岁,平均16岁,下颌第一双尖牙33颗,下颌第二双尖牙40颗,上颌第一双尖牙2颗,上颌第二双尖牙3颗,均无自发痛史, 部分病例有冷热酸甜刺激痛.牙齿咬合面中央窝处或颊尖三角嵴上一额外小尖,形态以圆锥形较多.有的尖已磨损,磨损或折断后可见一圆形或椭圆形黑环,周围有深的釉质皱壁所形成的环.有23颗无明显磨损,55颗磨损至牙本质层.测定牙髓活力基本正常,均无叩痛,术前常规拍X线片.

    作者:林晓霞;韩亚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牙周炎的药物治疗进展与回顾

    牙周炎一般可分为成年人牙周炎(Adult periodontitis,AP)与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大量的研究证明,牙周炎的发生主要与G-厌氧菌属及螺旋体等有密切关系,前者如产黑色素普氏菌(以往称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龈卟啉菌(以往称牙龈类杆菌)、具核梭杆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及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等.上列微生物可产生内毒素、白细胞毒素及酶类等有害物质使牙周组织破坏吸收,产生炎症[1~3 ].本文拟就牙周炎的药物治疗进展与回顾作一综述.

    作者:张一民;李德懿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先天性唇腭裂伴膈缺陷及腹股沟疝1例

    近年来,随着对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研究及报道的逐渐增多,唇腭裂伴发的全身其他畸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唇腭裂治疗中心收治的1例唇腭裂伴有先天性腹股沟疝及膈缺陷,齿槽嵴植骨诱发膈疝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安金刚;马莲;孙勇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碧兰麻对牙髓麻醉效果的临床验证

    目的验证碧兰麻对牙髓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患者的33颗患牙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电测牙髓活力反应及治疗中检测牙髓麻醉效果,观察副作用.结果上颌牙齿及下颌前牙牙髓麻醉完全及良好率为100%;下颌后牙牙髓麻醉完全及良好率为35.7 %;对血压、心率无影响;未发生副作用.结论碧兰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腔科专用的局部麻醉剂,它可替代传统的传导麻醉.

    作者:张清;曹采方;孙晓平;高学军;王春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人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分析

    对于老年人牙体大面积缺损,应尽可能进行修复,现将我们临床工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老年患者85例,105颗患牙.年龄在60~85岁,男性58例,女性27例.缺损分布状况见附表,上颌68颗占64.7%,下颌37颗占35.3%.

    作者:李连春;边辉;张洁;丛洪全;崔燕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活性创口敷料在口腔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我科采用活性创口敷料在口腔出血、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128例,其中男83例,女45例,年龄2~86岁,平均年龄41.58岁.颌面外伤34例,各类疾病引起的口腔出血27例,拔牙后出血67例.

    作者:侯燕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9颗牙齿内吸收的临床分析

    牙齿内吸收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至今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本文收集了1991年~1999年28例患者的29颗发生内吸收的牙齿,并就其病因、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调查对象为1991年7月至1999年4月间的口腔门诊患者,通过拍摄X 线片确诊为牙齿内吸收者.其中男16例,女13例,共29颗牙齿,中切牙20颗,侧切牙3颗, 尖牙2颗,双尖牙2颗,下颌第一磨牙2颗,年龄在8~67岁.29颗牙齿中有外伤史的21颗,5 颗牙齿分别做过活髓切断术、直接盖髓术、深龋充填术,另外,在2颗牙中检查到未行充填术的深龋.

    作者:李榕卿;孙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98例牙髓炎根尖周炎中断治疗原因分析

    1996~1998年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在我科或外院尚未完成治疗,中断治疗后患牙再次疼痛而就诊的患者,采用查看门诊病历、询问患者或家长和检查患牙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结果:198例患者中,男性115例,女性83例;年龄3岁~67岁,20岁以下53例,21~40岁110例,41~60岁31例,60岁以上4例.职业状况和中断治疗的原因见表1.

    作者:赵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牙髓炎合并同侧上肢麻木1例

    患者,女,32岁,因左上后牙疼痛伴同侧上肢麻木3天于1996年2 月8日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于1995年9月和12月发生过两次同样症状,不治自愈, 且上肢麻木的严重程度和牙痛程度成正比,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及外伤

    作者:黄成林;张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改良式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治疗骨性上颌后缩

    我们设计了一种改良式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治疗骨性上颌后缩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患者52例,乳牙期反5例 ,替牙期35例,恒牙早期12例;年龄5~13岁,为骨性或功能性前牙反,下颌可退至切牙刃关系.

    作者:王俊祥;袁东辉;王丽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