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地域生态环境内HFRS宿主鼠类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特征研究

毕秀娟;邵琦;张颖倩;王志强;王洁贞;薛付忠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鼠科, 生态系统, 生物统计学
摘要: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鼠类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特征.方法 以Shannon-Weaner的群落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Petraitis生态位重叠指数定量描述疫区内HFRS宿主鼠类的种群结构及生态位特征.结果 ①不同试验疫区内宿主鼠类的群落存在一定差异,两试验疫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试验疫区小于第二试验疫区,但两试验疫区内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试验疫区内小家鼠和褐家鼠的空间、时间生态位宽度均很高,褐家鼠和小家鼠的空间、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大,其余鼠种在自然村内也具有较大的适应空间.结论 宿主动物的群落结构因地理生态环境的不同具有一定差异,自然村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二者在空间、时间生态位上均占据优势地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氯胺酮对严重烧伤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严重烧伤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对烧伤后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1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烧伤对照组(B组)(n=52)和烧伤氯胺酮组(BK组)(n=52)3组.其中B组和BK组分别于给药3、6、12、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脑组织,每组各时间点8只.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HSP70的表达.其余的大鼠分别在3、6、12、24h,2、4、8、10d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率.结果 BK组和B组的HSP70表达在3、6、12、24 h强于N组(P<0.05),12 h达高峰;BK组HSP70表达在3、6 h强于B组(P<0.05),BK组第10天的存活率也高于B组(P<0.05).结论 氯胺酮可增强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脑组织HSP70的表达,这是氯胺酮保护烧伤后脑组织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艳冰;董玲;张孟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双源CT检测窦房结动脉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双源CT检测窦房结动脉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利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成人207例,根据窦房结动脉显示的长度和清晰度进行评分和分级、评价双源CT对窦房结动脉的显示情况.对窦房结动脉的直径、开口与其起源的冠状动脉起点之间的距离(S-O间距)进行测量,观察窦房结动脉开口处冠状动脉壁钙化对窦房结动脉显示情况及管径的影响.结果 共显示239支窦房结动脉,其中右侧型、左侧型、双侧型分别占64.3%、20.3%、15.5%.左、右窦房结动脉显示良好率分别为77.0%和81.2%.正常窦房结动脉的平均直径约为(0.20±0.04)mm,当窦房结动脉开口处的冠状动脉壁出现钙化时其直径为(0.18±0.03)mm,具有统计学差异(t=2.558,P=0.011).同时,钙化也影响窦房结动脉长度、清晰度及总体情况的显示(P<0.05).结论 双源CT是显示窦房结动脉的良好方法,冠状动脉钙化可能影响窦房结动脉的血供.

    作者:于德新;魏华刚;王茜;王青;崔凤玉;马祥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脂联素基因5'端调控区-11391G/A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国人脂朕素基因SNP-11391G/A和-11371C/G位点变异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RFLP技术在258例(86例非糖尿病者和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大连地区汉族人检测APN基因SNP-11377C/G和-11391G/A变异情况,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11377C/G多态性与糖尿病发病无关,- 11391G/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χ2=7.662,P<0.005).结论 APN基因-11391A基因变异可能与变异携带者胰岛细胞代偿功能相关.

    作者:赵海燕;孙崴;张霞;张萍;苏本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与颅脑MRI诊断研究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是病毒性脑炎中常见的类型,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由于特异性抗病毒药-无环乌苷的应用,使该病的死亡率从70%降至20%[1],病原学诊断是确定HSE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尚不能普遍开展脑活检病毒分离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病毒培养等确诊方法.因此,核磁共振(MRI)作为无创伤的高科技检查手段目前已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对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齐鲁医院脑血管科26例HSE患者CSF细胞学(CSFC)及影像资料,探讨其早期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梁继业;王翠兰;邓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miRNA let-7a2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目的 构建人miRNA let-7a2真核表达质粒,检测其在肺癌细胞A549中的表达.方法 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总RNA为模板,将RT-PCR扩增let-7a2的前体(pre-let7a2)序列,克隆至pSilencer4.1-CMV neo表达载体中,构建pSilencer4.1-let7a2重组质粒,转染A549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pre-let7a2的表达;构建let-7a2靶序列-报道基因融合质粒pMIR-Report-let7a2T,与pSilencer4.1-let7a2质粒共转染A549细胞,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以检测成熟let7a2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采用MTT比色法检测pSilencer4.1-let7a2转染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构建的人let-7a2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4.1-let7a2和let7a2靶序列-报道基因融合质粒pMIR-Report-let7a2T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pSilencer4.1-let7a2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RT-PCR检测pre-let7a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MTT比色法显示let-7a2对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Silencer4.1-let7a2质粒和pMIR-Report-let7a2T质粒典转染A549细胞后,通过报告基因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纽降低,显示let-7a2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可有效表达let-7a2并转变为成熟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let-7a2.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let-7a2真核表达质粒,并在肺腺癌细胞A549中有效表达.

    作者:关恒云;张菊;张鹏举;陈蔚文;刘闻闻;于春晓;胡晓燕;姜安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剂量内毒素预处理保护内毒素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及其机理探讨

    目的 研究低剂量内毒素(LPS)预处理对LPS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LPS通过腹腔注射小鼠;丁基亚磺酰亚胺(BSO)处理耗尽小鼠肝脏谷胱苷肽(GSH)含量;血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因表达测定采用RT-PCR.结果 ①低剂量LPS预处理降低高剂量LPS诱导的小鼠肝功能损伤;②低剂量LPS刺激肝脏GSH含量升高;LPS预处理组GSH水平显著高于高剂量LPS处理组;③BSO预处理后,LPS预处理组与高剂量LPS组的血浆ALT和AST水平没有差别;④LPS处理导致转硫途径关键酶--胱硫醚β合酶活性以及GSH合成途径关键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表达升高.结论 低剂量LPS通过上调肝组织中GSH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加GSH的含量,减轻高剂量LPS诱导的肝脏损伤.

    作者:耿嘉蔚;周薇;范红;黄尤光;邹成钢;李树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化淤理肺方对肺纤维化大鼠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淤理肺方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和对MMP-2/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肺纤维化Wistar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成4组:中药组、激素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所有大鼠第7、14、28天各处死7只.经HE染色评价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法检测MMP-2与TIMP-1的表达.结果 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评价:模型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重,且胶原纤维沉积较多;中药组可见炎性细胞较少,肺泡结构基本正常,肺泡炎与肺纤维化较轻;激素组肺泡炎及纤维化与中药组相似.②MMP-2蛋白的表达:中药组第7、14、28天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减轻,于第14天达到高峰,此后降低,表达水平与激素组相似.③TIMP-1蛋白表达:中药组在这3个时段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但均较模型组低.且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化淤理肺方能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可能是通过调节MMP-2、TIMP-1途径起作用.

    作者:王琴;刘世青;李长生;鹿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山东汉族人群IL-12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B(IL-12B)基因1188A/C位点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法对324例COPD患者和389例健康人IL-12B基因1188A/C位点多态性进行分型,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2B基因1188A/C多态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333 3、0.4784和0.188 3,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357 3、0.475 6和0.167 1,A和C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5725和0.427 5,在对照组分别为0.595 1和0.4049,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P值分别为0.689,0.3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2B基因1188A/C位点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群COPD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尹迎秋;王爱华;孔令敏;张民;马道新;于钦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对二者发病机制、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和CD45/SSC设门,对MDS组23例、从组14例、正常对照组9例的骨髓原始细胞各免疫标志的表达率进行检测.结果 MD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DR、髓系早期抗原CD13、CD33、单核系抗原CD14、T淋巴细胞抗原CD7的表达率增高,髓系成熟抗原CD15、B淋巴系抗原CD19、CD20的表达率降低,D1值增高(P<0.05);RAEB组与RA组相比CD34、HLA-DR、CD13、CD33、CD14、CD7的表达率增高,CD15、CD3、CD19、CM20的表达率减低,DI值增高(P<0.05).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CD34、CD13、CD33、CD15的表达率降低,CD3、CD7、CD25、CD22的表达率增高(P<0.05).MIYS组与从组相比其CD34、HLA-DR、CD13、CD33、CD14的表达率增高,CD3、CD5、CD7、CD15、CD19、CD20、CD22、CD25的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MDS和AA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揭示二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作者:赵广玲;许洪志;黄敏;李元堂;武焕玲;李建峰;马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益肾助孕颗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肾助孕颗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肾助孕颗粒治疗组30例.克罗米芬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变化,同时B超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生长发育、测定血清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催乳激素(PRL)、睾酮(T)水平.培杲治疗组受孕率56.7%,对照组33.3%,两组卵泡及内膜均显著增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LH、E2、P含量升高,PRL含量降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助孕颗粒促进卵泡发育内膜增厚,调节内分泌.提高妊娠率,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常福丽;李淑玲;李育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趋化因子CXCL10与肿瘤细胞RNA修饰树突状细胞抗前列腺癌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RNA和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共同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小鼠RM-1前列腺癌细胞RNA加载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CXCL10基因导入DC,制备前列腺癌瘤苗;体内外实验检测该瘤苗诱导的抗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作用.结果 转染CXCL10基因的DC上清对淋巴细胞有较强的趋化作用;DC瘤苗所诱导的特异性效应细胞(CTL)对RM-1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经DC瘤苗治疗的荷瘤小鼠模型瘤体生长减慢,存活期延长;该瘤苗还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结论 构建的前列腺癌DC瘤苗能够有效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功能.

    作者:李博;赵庆利;伦晓勤;魏学斌;李顺;李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乙醇脱氢酶1B基因变异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早发冠心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醇脱氢酶(ADH)1B基因变异(ADH1B*1/2)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TG)交互作用对早发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新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5岁及55岁以前和女性65岁及65岁以前患冠心病为早发冠心痛,男性55岁以后和女性65岁以后患冠心病为迟发冠心病.以167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以235例迟发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TG>2.26 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ADH1B*1/2基因变异;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及估计比值比(OR).用相加模型分析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间交互作用.结果 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之间对早发冠心痛具有正交互作用,协同效应指数(S)为1.72;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1.78;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为33.77%.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性别、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及舒张压后,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之间对早发冠心病仍具有正交互作用.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S为2.96;RERI为3.01;AP为54.29%.结论 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在早发冠心病的患病中存在明显的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使早发冠心病患病危险性增加约3倍;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同时存在时,在早发冠心病患病危险性中约54%是由两者交互作用所导致.

    作者:王莉莉;刘兆兰;房盛夏;贾崇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HBV活动性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与慢性HBV活动性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96例慢性HBV感染并有炎症活动者,其中慢性乙肝组(40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组(30例),慢性重型肝炎组(26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以β-acdn作为内参.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其中慢性重型肝炎组表达水平低,活动性肝硬化组次之.结论 慢性HBV感染并有炎症活动者均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表达不足,病情越重表达水平越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低表达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晓菊;汪明明;徐皖苏;赵胜梅;崔速南;李晓迎;刘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地域生态环境内HFRS宿主鼠类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鼠类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特征.方法 以Shannon-Weaner的群落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Petraitis生态位重叠指数定量描述疫区内HFRS宿主鼠类的种群结构及生态位特征.结果 ①不同试验疫区内宿主鼠类的群落存在一定差异,两试验疫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试验疫区小于第二试验疫区,但两试验疫区内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试验疫区内小家鼠和褐家鼠的空间、时间生态位宽度均很高,褐家鼠和小家鼠的空间、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大,其余鼠种在自然村内也具有较大的适应空间.结论 宿主动物的群落结构因地理生态环境的不同具有一定差异,自然村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二者在空间、时间生态位上均占据优势地位.

    作者:毕秀娟;邵琦;张颖倩;王志强;王洁贞;薛付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的表达及血脂分析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载脂蛋白E(Apo E)基因表达状况及其与高血压、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RT-PCR方法,分析120例标本外周血单核细胞Apo E基因表达,并测定其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100(apo8100)和脂蛋白α[Lp(α)]含量.结果 Apo E基因可以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高危和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po E基因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下调(P<0.05),随着危险度的增高,下调更明显.Apo E基因表达水平与LDL-C呈负相关(r=-0.979,P<0.05),与TC、TG、apoB100、apoA1、Lpc(α)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危和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po E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并与血脂代谢异常相关联,提示ApoE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作者:李建忠;赵军;郭广庆;陈琪;刘金霞;张艳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荧光巨细胞病毒的构建及活性检测

    目的 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巨细胞病毒Towne株,检测其活性,研究其在抗巨细胞病毒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PHM673质粒扩增纯化,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入原代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获得重组病毒GFP-HCMV,采用空斑法纯化重组病毒,采用PCR法鉴定,获得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巨细胞病毒.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进行干预,检测重组病毒荧光表达强度与药物浓度的关系.结果 成功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巨细胞病毒,荧光病毒的活性与原始病毒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繁殖并没有受到影响.重组病毒的荧光表达强度与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抑制病毒的效价有关.结论 该荧光病毒可以作为研究病毒致病机制和抗病毒药物筛选的新型工具.

    作者:彭莹;张晓梅;雷雪明;程轶喆;孙允东;刘娟;于晗;齐眉;王晓燕;周亚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巨细胞病毒对兔平滑肌细胞LOX-1表达的影响

    目的 了解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兔平滑肌细胞(SMC)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探讨HCMV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HCMV AD169株感染的兔SMC中LOX-1的表达.结果 HCMV感染兔SMC后,LOX-1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HCMV可引起免SMC中LOX-1的表达上调,这可能是HCMV参与AS的机制之一.

    作者:雷雪明;李树英;董波;彭莹;唐伟;齐眉;刘娟;孙允东;于晗;周亚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对睡眠呼吸障碍儿童行为异常的治疗意义

    目的 探讨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对睡眠呼吸障碍儿童行为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32导多导睡眠仪及Polysmith睡眠分析软件对65例睡眠打鼾儿童进行整夜睡眠监测,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组、单纯打鼾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评定儿童行为问题,比较36例OSAHS组与29例单纯打鼾组行手术治疗前后异常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 OSAHS组及单纯打鼾组存在行为问题的比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前后Conners行为简明症状问卷得分OSAHS组由14.2±3.8下降到6.7±3.1(P<0.05);单纯打鼾组由9.4±4.1下降到5.1±2.8(P<0.05);OSAHS组存在行为异常者术前19例(52.3%)术后6例(16.7%),χ2=4.347 8,P<0.05;单纯打鼾组存在行为异常者术前14例(48.3%)术后4例(13.8%),χ2=5.2632,P<0.05.结论 OSAHS及单纯打鼾组儿童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出现.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对睡眠呼吸障碍儿童行为异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付丽;王岩;李延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早期子宫颈癌中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早期子宫颈癌(Ⅰ a-Ⅱ a)和12例正常子宫颈存档组织蜡块中LYVE-1标记的L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①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管腔扩大,形态不规则,肿瘤组织内部淋巴管管腔小,多呈闭塞状态.肿瘤组织内部淋巴管密度(ILVD)明显高于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密度(PLVD)(P<0.01).ILVD和PLVD与正常子宫颈组织LVD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②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者ILVD和PLVD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无淋巴管浸润者相比,有淋巴管浸润者ILVD和PLVD均明显增加(P<0.05,P<0.01).组织学分级G2、G3与G1相比,ILVD和PLVD均明显增高(P<0.05),而G2、G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ILVD和PLVD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相比明显增加,并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等临床病理因素相关,肿瘤淋巴管生成可能在早期子宫颈癌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于浩;张琳琳;张师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汉参对小鼠通便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东单县地产罗汉参对小鼠的通便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小肠运动实验组和排便实验组,每一大组再随机平均分成5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基础饲料和含5%、10%、15%罗汉参的饲料喂养15 d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采用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的方法探讨罗汉参对便秘模型小鼠的通便作用.排便实验组的空白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再饲养3 d后,采用排便实验的方法探讨罗汉参对正常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 小肠运动实验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增高(P<0.01,P<0.05).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实验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P<0.01),低、中剂量组的5 h排便粒数增加(P<0.05).正常小鼠的排便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低剂量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P<0.05),其余各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汉参时便秘模型小鼠具有通便作用,时正常小鼠无通便作用.

    作者:刘彬;徐贵发;韩文婷;赵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