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保门诊幼儿46例血红蛋白、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陈雯;周云华;丁雪弘

关键词:儿保门诊, 幼儿, 血色素, 微量元素, 检测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儿保门诊幼儿血红蛋白(Hb)、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46例幼儿,使用血球仪对46例儿保门诊幼儿的血红蛋白进行测定,使用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幼儿的血液中的微量元素Cd、Cu、Mg、Ca、Fe、Pb、Zn等进行测定.结果 幼儿的Hb浓度为(123±6)g/L,23.91%的幼儿贫血,轻度贫血9例,中度贫血2例;46例幼儿中,微量元素Cd、Cu均正常,其他微量元素均存在异常,其中,高Pb的幼儿占4.35%,缺Mg、缺Ca、缺Fe、缺Zn的幼儿分别占2.17%、4.34%、6.52%、10.87%.结论部分幼儿存在一定的贫血症状和微量元素异常情况,需要加强重视和关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体质辨识指导合理使用中成药之探讨

    近年来,关于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及不良反应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为中成药未能按照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使用.本文通过论述中成药应用现状、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以及中医体质辨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加用中医体质辨识来指导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客观性,从而减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夏海瑛;钟红卫;徐厚平;陈远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处方点评对医院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指出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以助于处方点评稳步发展.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门诊处方,对终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包括评价指标、用药问题等.结果 医院实施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后,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从42.8%上升到48.9%,注射剂处方数所占比例从18.3%下降到13.1%,抗菌药物处方数所占比例从19.3%下降到13.9%.处方用药问题排名前三分别是诊断不全或不规范,用法用量不适宜及重复用药.结论 开展处方点评能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周丹如;黄家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儿保门诊幼儿46例血红蛋白、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儿保门诊幼儿血红蛋白(Hb)、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46例幼儿,使用血球仪对46例儿保门诊幼儿的血红蛋白进行测定,使用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幼儿的血液中的微量元素Cd、Cu、Mg、Ca、Fe、Pb、Zn等进行测定.结果 幼儿的Hb浓度为(123±6)g/L,23.91%的幼儿贫血,轻度贫血9例,中度贫血2例;46例幼儿中,微量元素Cd、Cu均正常,其他微量元素均存在异常,其中,高Pb的幼儿占4.35%,缺Mg、缺Ca、缺Fe、缺Zn的幼儿分别占2.17%、4.34%、6.52%、10.87%.结论部分幼儿存在一定的贫血症状和微量元素异常情况,需要加强重视和关注.

    作者:陈雯;周云华;丁雪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丙戊酸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丙戊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5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单独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为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1,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患者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

    作者:王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TC、LDL均降低(P<0.05),HDL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检验科行贫血鉴别检查的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250例(观察组A),地中海贫血250例(观察组B),将同期健康体检者250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血液检验,比较3组的红血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RBC/MCV、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结果 观察组A、B的Hb、MCV、MC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RBC、Hb、RBC/MCV、MCH明显低于观察组B,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的RDW明显高于观察组B、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分别为70.00%、96.00%、82.00%,观察组B的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分别为67.00%、95.00%、76.00%.血液检验在两种贫血类型的鉴别中灵敏度较高.结论 血液检验中MCV、MCH、RBC/MCV、RDW等指标对贫血鉴别诊断能够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沈群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期后路清除病灶、异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腰骶椎结核患者20例,均采用一期经后路清除结核病灶、异体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用时90~220 min,中位数160 min;出血量300~800 ml,中位数400 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均控制良好,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椎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无需二期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宋晋刚;崔易坤;尹振宇;黄海峰;羊刚毅;赵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F组和SB组各60例.BF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治疗方法,SB组采用注射布托啡诺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术后PCA的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6、12、24、36 h后,BF组患者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和12~36 h内,2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内,BF组的PCA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患者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减少阴道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温剑华;李建平;蔡青;刘鸿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酸蚀黏结剂预处理对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酸蚀粘结剂预处理对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1例共75颗牙)和对照组(51例共75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磷酸酸蚀法对牙面处理后用窝沟封闭剂对窝沟进行PFS;观察组用磷酸酸蚀后先用自酸蚀粘结剂预处理,再用窝沟封闭剂行PFS.对比2组治疗后的脱落率、操作时间及龋病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6个月后窝沟封闭剂部分脱落及完全脱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脱落率及总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一颗牙及全部牙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窝沟封闭6个月后观察组龋病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1/75)(P>0.05).而窝沟封闭12个月后观察组龋病发生率为2.67%(2/75)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9/75)(P<0.05).结论 窝沟封闭前涂布自酸蚀粘结剂预处理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不仅能有效降低窝沟封闭剂脱落率,而且可达到减少龋病发生率、预防龋病发生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白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奥美拉唑防治顽固性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手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奥美拉唑防治顽固性呕吐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剖宫产手术中胎儿娩出后发生恶心﹑呕吐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A组在胎儿娩出后产妇呕吐后给予奥美拉唑40 mg,效果不好时加奥美拉唑40 mg继续推注.B组在胎儿娩出后产妇感觉腹部不适时即刻给予奥美拉唑40 mg进行预注,效果不好时加奥美拉唑40 mg继续推注.观察2组产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麻醉平面变化,并记录2组加用奥美拉唑的例数及停止呕吐时间.结果 2组在胎儿娩出前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B组血压、心率在胎儿娩出后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在呕吐时及呕吐停止时的血压、心率均高于胎儿娩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测得3个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均为100%,麻醉平面均为T6~S5.A组加用奥美拉唑的患者28例(70.0%),B组为6例(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呕吐停止时间为(21.0±6.9)min,长于B组的(7.0±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预注奥美拉唑防治顽固性呕吐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彩蓉;王红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多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情况,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涉县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5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受伤2周内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受伤2周后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患者(P<0.05);多疗程高压氧治疗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单疗程高压氧治疗患者(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早期、多疗程治疗可能影响高压氧治疗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爱国;宁国芳;段玉娟;王烨龙;李波林;刘亚鹏;牛申凯;杨利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症状性痛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予以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以别嘌呤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达标率67.65%(46/68)明显高于对照组45.59%(3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2,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农桂敏;黄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抗凝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药物疗效差异除了与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有关外,个体遗传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受体和其他药物靶标的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和毒性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华法林通过干扰凝血因子合成影响血栓的形成,在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该类药物存在临床应用的弊端,尤其是华法林抵抗的出现,给临床用药带来的困难.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药物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导致华法林疗效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基因多态性. 本文就药物基因组学在华法林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程永梅;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耳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行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架,对照组采用自体肋软骨支架,测定患者术后0、6、12、24 h负压引流强度及引流量,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再造耳形态良好,患者均对治疗满意,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负压引流强度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5).结论 皮肤扩肤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可获得满意效果,采用新材料和大容积引流装置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严小蓉;郝劲伟;孙文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钾血症的病因和治疗进展

    钾离子是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的阳离子,在保持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正常活动代谢,保持正常渗透压与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病症,必须积极纠正治疗,否则可危及生命,本文就低钾血症的病因及治疗进行阐述.1 概 述在临床,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3.5 mmol/L,可分为三类,轻度低钾:3.0~3.5 mmol/L;中度低钾:2.5~3.0 mmol/L;重度低钾:<2.5 mmol/L. 如果血中白细胞>50 ×109/L,则血标本中大量的钾离子可被大量白细胞摄取,这样测得的血钾浓度偏低,此为假性低钾;杜绝在输钾管道采血,预防假性高血钾症,尽可能减少影响血钾检查结果的干扰因素[1].

    作者:吴文芳;杜兰云;董结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枸橼酸铋钾颗粒220 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巴派特1.0 g治疗.比较2组治疗2周后Hp根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胜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比较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检测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普通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研究组及对照组3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指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研究组及对照组3组各指标数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有助于评估病情发展及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参照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邦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皮肤黏合剂在骨科微创小切口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恩布酯)复合黏合剂在骨科微创小切口手术领域中对皮肤切口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用近年我科实施小切口手术的患者80例,148处切口,根据手术切口的处理方法分为粘合组42例和缝合组38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闭合伤口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7 d内换药次数.结果 148处手术皮肤切口中Ⅰ期愈合144处,有2处切口因止血不充分,切口内渗血而导致皮肤裂开;1处因患者患有严重糖尿病控制不佳而至皮肤切口感染,经彻底清创缝合后皮肤愈合;1处因皮肤缺损,切口皮肤张力过大而造成皮肤裂开.术后随访半年后,所有患者皮肤愈合良好,呈细小线性瘢痕.粘合组术中闭合切口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缝合组,VAS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7 d内换药次数少于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复合黏合剂(恩布酯)在黏合皮肤切口后炎性反应轻,愈合快,无需换药,术后瘢痕细小,在充分清创止血减张后的切口可替代常规缝合线,效果良好.

    作者:刘国辉;康强军;郝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粉碎性根骨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的患者选用可塑型钛质钢板进行跟骨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固定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和住院治疗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被广泛推广和运用.

    作者: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清热祛瘀方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清热祛瘀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致炎抑炎因子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金刚藤组(0.63 g·kg-1)及清热祛瘀方高、中、低剂量组(21.0,10.5,5.3 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通过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法复制盆腔炎大鼠模型;在清热祛瘀方的干预下观察复方中药对模型大鼠子宫肿胀度、血液流变学、血清IL-10与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清热祛瘀方可明显缓减子宫组织病理变化而减轻子宫水肿,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降低血清TNF-α含量水平,提高IL-10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新斌;薛淑萍;马睿玲;刘峰林;颜春鲁;吴国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