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春
目的 分析雌二醇、孕酮对先兆流产发生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先兆流产者2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兆流产组),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171例和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63例.同时选取64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患者血液中雌二醇,孕酮浓度.结果 先兆流产组孕酮显著低于对照组,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雌二醇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和孕酮诊断是否先兆流产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面积分别为0.861和0.884,cut-off值分别为360.55 mg/L、17.15 mg/L,此时灵敏度分别为79.7%,84.4%;特异性分别为77.4%、79.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94.9%;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5、4.2;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0.2.先兆流产患者雌二醇和孕酮诊断其结局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93和0.736,cut-off值分别为285.45 mg/L,13.25 mg/L,此时灵敏度分别为84.1%、69.8%;特异性分别为67.3%、67.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85.3%;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7、2.2;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0.9.结论 雌二醇和孕酮在先兆流产发生及结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孕酮测定值预测妊娠期女性出现先兆流产的效果优于雌二醇;雌二醇在先兆流产患者中评价是否能够继续妊娠的效果优于孕酮.
作者:戴泽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药物疗效差异除了与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有关外,个体遗传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受体和其他药物靶标的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和毒性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华法林通过干扰凝血因子合成影响血栓的形成,在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该类药物存在临床应用的弊端,尤其是华法林抵抗的出现,给临床用药带来的困难.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药物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导致华法林疗效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基因多态性. 本文就药物基因组学在华法林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程永梅;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用基础药物青霉素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 总结应用静脉滴注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类药物的方法治疗下肢丹毒28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经济耗费少,近期随访无复发.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结论 用基础药物青霉素治疗下肢丹毒仍是基层医疗机构临床上经济有效的手段.
作者:张月高;黄凯;梁玉红;刘文艳;马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表柔比星化疗方案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2例,随机分为A组(126例)与B组(126例).A组给予大剂量表柔比星,B组给予小剂量表柔比星,比较2组患者近期症状缓解情况、生存率、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经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后A组病情总缓解率高于B组,且A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骨骼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质量评分为Ⅰ、Ⅱ、Ⅲ、Ⅳ级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表柔比星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近期缓解率,但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大,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应用大剂量表柔比星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严密控制不良反应为前提.
作者:邓文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分为4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UA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心功能分级越高,血UA水平越高,LVEF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UA水平降低,LV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UA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93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78,P<0.05).治疗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血UA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心源性死亡的患者血UA水平高于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UA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血UA水平高,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临床预后差.
作者:邓荣花;韩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门急诊用药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相应对策,为门急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门急诊用药处方600份,分析用药现状及原因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结果500份处方中,用药过程出现问题的不合理处方30例,占总处方数的5%,包括药房发药错误、输液器、注射器质量问题、医师处方错误、注意事项交代不清、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等方面.结论门急诊用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安全隐患,门急诊应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翟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1%(P<0.05).结论 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松臻;龚金龙;吴婷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浆脂蛋白异常能引起很多心血管类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他汀类及烟酸类药物均可调解血浆脂蛋白代谢,从而降低血脂,治疗心血管类疾病. 关于两者联合用药对血浆脂蛋白的作用,笔者在此将有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脂蛋白(a)[lp(a)]由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是一种与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有相同性质的糖蛋白. 实验表明[1] ,脂蛋白(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脂蛋白( a)对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2] ,阿昔莫司联合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明显,本文旨在探索阿昔莫司联合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为临床用药做出指导.
作者:马洪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析医院2014-2016年度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823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中共427例(51.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为尿酸增高(36.9%),其次为肝功能异常(16.0%)、消化道反应(10.4%);不良反应出现均在用药后一段时间内,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的平均时间短(3.1±1.7)d.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219例(52.3%)患者因不良反应改变用药方案或停药处理,72例(16.9%)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继续进行原方案治疗,136例(31.9%)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未进行处置,不良反应未对治疗造成影响.结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仇迅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8例,根据动静脉内瘘是否出现血栓分为血栓组25例和畅通组3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女性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收缩压、舒张压、超滤量、促红素使用量、每月血肿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若血压过低、过度超滤或是穿刺不当等均易引起血栓形成,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也加大了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史青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尼莫地平,不仅能减少皮疹、头痛、头晕等并发症,还能预防复发.
作者:黄金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检验标本溶血对骨折患者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医院住院骨折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的血液标本共计100份,将溶血后的检验标本设为观察组,将未溶血的检验标本设为对照组,进行17项生化指标检验,对比分析检验标本溶血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检验结果分析表明,观察组中17项检验指标在标本溶血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尤以ALP、TP、TbiL、DbiL、GRE及GLU等存在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骨折患者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影响,要对住院患者血液采集流程进行严格监管,努力提高检测质量,以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回艳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药师工作职责为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 近年来,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查房和会诊实践中,通过与医师探讨、查阅资料和文献,为临床医师诊治疾病提供药学建议. 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病例讨论,探讨对AECOPD患者药学监护点.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兰;钟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F组和SB组各60例.BF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治疗方法,SB组采用注射布托啡诺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术后PCA的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6、12、24、36 h后,BF组患者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和12~36 h内,2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内,BF组的PCA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患者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减少阴道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温剑华;李建平;蔡青;刘鸿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查阅档案和现场调查结合,调查分析14组672人次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情况及未按时服药的原因.结果 影响血液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因素中,服药时间和年龄影响较大,性别和护理等级可以忽略不计,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可分为忘记、故意不服、身体不适、药物遗失和其他原因等五类.结论 提出确立需要重点关注的时间段和对象人群、建立回访提醒制度、加强宣教和劝慰、提供必要的辅助措施或改变用药方式、改进药物存放方式和改进发药流程等六种改进建议.
作者:徐凯燕;周妮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坐浴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中药组在常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坐浴进行治疗.比较2组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 中药组患者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坐浴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预后.
作者:伍建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研究组的ADL、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体有效率较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崔素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雷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雷诺病患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给予硝苯地平和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经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肢端皮色苍白、麻木、疼痛消失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肢端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肢端皮色苍白、麻木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及肢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肢端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雷诺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情况,加速各项症状消退,减轻疼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彭紫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酸蚀粘结剂预处理对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1例共75颗牙)和对照组(51例共75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磷酸酸蚀法对牙面处理后用窝沟封闭剂对窝沟进行PFS;观察组用磷酸酸蚀后先用自酸蚀粘结剂预处理,再用窝沟封闭剂行PFS.对比2组治疗后的脱落率、操作时间及龋病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6个月后窝沟封闭剂部分脱落及完全脱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脱落率及总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一颗牙及全部牙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窝沟封闭6个月后观察组龋病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1/75)(P>0.05).而窝沟封闭12个月后观察组龋病发生率为2.67%(2/75)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9/75)(P<0.05).结论 窝沟封闭前涂布自酸蚀粘结剂预处理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不仅能有效降低窝沟封闭剂脱落率,而且可达到减少龋病发生率、预防龋病发生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白雨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