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杨恒霁

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症, 小儿, 人免疫球蛋白,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防城港市上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总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IgM)]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IgG、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辽宁省荣军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奥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各39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奥美拉唑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艾司奥美拉唑组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时间、幽门螺杆菌(Hp)根除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艾司奥美拉唑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及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司奥美拉唑组患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及疼痛评分低于奥美拉唑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艾司奥美拉唑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Hp根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奥美拉唑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根除Hp,加速溃疡愈合,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典型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不典型肺结核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78例,均严格按照《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进行科学诊断,探讨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误诊的原因.结果 7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明显,经实验室检查后,至少有一项结果符合临床诊断的依据和标准,确诊率为59%,其中复发的19例患者中,携带HIV 1例.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而被误诊32例,占41%,误诊原因如下: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被误诊为急慢性呼吸道感染16例(50%),其中经X线、CT阳性并结合胸腔积液性质确诊9例,反复痰液涂片阳性确诊5例,3次支纤镜刷检、病检确诊2例.以咳嗽、胸痛、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被误诊为肺炎7例(21.9%),其中6例患者行抗炎治疗10 d后,未取得明显效果,并结合反复痰液涂片阳性、X线检查、CT诊断后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痰、发热,被误诊为肺脓肿2例(6.2%),抗炎治疗2周未取得明显效果,进行痰液涂片阴性,并结合CT、X线、胸腔积液性质检查确诊.以胸痛、干咳、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被误诊为肺癌3例(9.5%),经胸穿活检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咳痰、持续性咳嗽,而误诊为支气管扩张2例(6.2%),在连续不间断性的使用抗菌性药物进行干预治疗10 d后,仍未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重复进行痰液涂片培养阳性,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被误诊为纵隔疾病2例(6.2%),经穿刺活检后确诊.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缺乏典型性,发病形式复杂多样,且实验室检查中指标阳性率相对较低,因此,作为医生,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既要对肺结核的临床症状表现做到了然于胸,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既往病史、胸部X线、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穿、病理活检等辅助性手段所提供的诊断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分析,尽量将误诊和漏诊率降至低.

    作者:韦振耿;王金屏;吕良深;何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阆中市人民医院2016年2-12月收治的恶性腹腔积液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热疗组与热疗组,各40例.非热疗组采用腹腔灌注化疗,热疗组在非热疗组基础上联合热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腹腔积液量、卡氏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热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非热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腹腔积液量、卡氏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热疗组腹腔积液量少于非热疗组,卡氏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非热疗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可有效减少腹腔积液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通量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高通量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且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肖杰峰;刘兴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山奈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山奈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山奈酚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山奈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 对照组细胞轮廓较清晰,核膜完整,细胞形态多为多边形.药物组的细胞形态明显变得不规则,出现颗粒状、团块状细胞碎片,细胞数目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少.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用3.125、6.25、12.5、25、50、100μmol/L浓度的山奈酚处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72 h,抑制率分别为5.325%、12.148%、16.974%、34.345%、61.764%、77.716%,3.125 μmol/L山奈酚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25、50 μmol/L山奈酚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48、60、72、84 h,抑制率分别为2.262%、33.678%、38.326%、44.322%和12.023%、42.787%、61.221%、68.457%.其中,25 μmol/L山奈酚48 h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μmol/L山奈酚60、72、84 h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μmol/L山奈酚48 h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μ,mol/L山奈酚抑制率60、72、84 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实验山奈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作者:周瑶;唐毅;杜标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2016年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卫生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指标[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复常时间及用药总时间.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2hPG、FPG、HbA1c及HDL-C、LDL-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患者2 hPG、FPG、HbA1c及LDL-C、TC、TG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相关指标复常时间及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指标,促进疾病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作者:唐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吉安市吉安县梅塘卫生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1、3、6个月踝关节改善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还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疾病恢复,且安全性高.

    作者:彭顺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另选取吉安市遂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疑似睾丸扭转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比较两组受试者睾丸体积、纵切面睾丸上径与前后比值(L/S),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睾丸扭转发生时间、程度的失睾率.结果 研究组中手术病理诊断睾丸扭转57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两组受试者睾丸体积、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病时间<24h失睾率低于>24h (P <0.05).<180°失睾率低于180° ~360°(P<0.05),扭转程度180°~360°与>360°失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诊断和治疗睾丸扭转可降低失睾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能够清晰反映其结构和血流情况,以为患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廖满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术式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定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都平安医院2008-2016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随访至少18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Cobb角、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ADL评分、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定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短期、长期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康复速率及医疗费用更占优势.

    作者:杨凌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45 ~55岁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8月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安亭镇社区、外冈镇社区、华亭镇社区、真新镇社区、嘉定镇社区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70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职业、文化程度、月经情况、其他疾病、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生活环境及收入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中,将存在轻度症状者102例(60.00%)设为轻度组,中重度症状者68例(40.00%)设为中重度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其他疾病、夫妻关系、子女关系、收入满意度是影响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越小、具有固定职业、对经济收入满意、融洽的家庭关系、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较轻.

    作者:葛玲玉;张喆;陈润;黄美英;林娟;杨金禄;俞建锋;汤伟;陆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2型糖尿病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案管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减少和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医疗费用.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患者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唐超燕;蓝海云;傅婵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于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 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且安全性好.

    作者:谭玉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54例为A组,另选取本院同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4例为B组,冠心病患者54例为C组,健康体检者54例为D组,检测比较4组受试者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及其他指标(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输入枝长度及输出枝长度).结果 A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高于B、C、D组(P<0.05);B、C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高于D组(P<0.05).B、C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高于B、C、D组,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短于B、C、D组(P<0.05);B、C组患者襻畸形率、白微栓率高于D组,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短于D组(P<0.05).B、C组患者襻畸形率、白微栓率及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相对较差,应针对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鲍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对策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对策.方法 收集2015-2016年于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常规使用的9种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与医院常见病原菌耐药率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833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218株,占38.63%,革兰阴性杆菌5113株,占61.37%.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则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多数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与医院常见病原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 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并有效控制抗菌药物DDDs能够有效降低细菌耐药率.

    作者:石峰;朱圣煌;吴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综述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化护理干预、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健康指导护理干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情绪心理护理干预、协同护理干预、预防性护理干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曹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小儿围术期中的应用进展

    右美托咪定为高效、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可唤醒性镇静药物,其临床应用较广泛,应用于小儿等特殊人群也能够保证安全性.近年来,关于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小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就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多模式镇痛在小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小儿围术期麻醉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曾小琴;蓝雨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5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宜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不良反应为研究组(n=15),以未发生不良反应为对照组(n=15).观察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表现,发生类型、时间,分析不良反应发生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日用药频次和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并分析其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主要累计消化系统、皮肤附件损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研究组患者中>65岁占比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P<0.05).发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频次及联合用药情况相关(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多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联合用药呈正相关,与用药频次呈负相关.

    作者:周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铜仁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主要包括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HR)、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相比,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效果较好,能更有效缩短麻醉恢复时间,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例直肠癌患者药源性皮疹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通过全程参与1例直肠癌患者的化疗过程,探讨药源性皮疹发生的原因及药师建议.方法 通过与临床医生讨论患者病情、查房、文献检索等方式,探究导致该患者发生药源性皮疹的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案.结果 充分考虑患者的用药情况,考虑西妥昔单抗可能是患者发生粉刺样皮疹的主因,通过对患者皮疹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肿瘤患者化疗的全程监护,体现了其在发生药源性不良反应后应起到的药学建议及药学监护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秋玲;陈婕;杨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西省高安市八景卫生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肠道功能尽快恢复,且安全性高,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谢维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