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期我院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包文斌

关键词:精神科, 超说明书用药, 分析
摘要:目的 为规范医院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6月的5000张精神科门诊处方,对比药品新修订版说明书和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5000张精神科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632张(12.64%);其常见的形式为超适应证用药.结论 由于药品说明书更新的相对滞后,精神科临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较常见,有一定的合理性,药学人员应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使超说明书用药行为逐步规范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溃疡患者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溃疡患者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2组患者用药4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消化积分、胃排空时间及水负荷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P<0.05).治疗后2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短于治疗前,水负荷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溃疡患者消化不良较单独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消化不良症状.

    作者:连朝煤;庄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P-R间期、QTc、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心率、P-R间期、QTc、LVEF、6 min步行距离及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QTc、LVEF、6 min步行距离、FS均显著升高(P<0.05),心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心率、LVEF、6 min步行距离、FS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P-R间期、Q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倩;李慧伟;何建平;钟春元;谢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替吉奥联合通隔散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2例

    例1,患者男,6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胸痛5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食管癌,收住我院消化内科. 查体:消瘦体型,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无湿啰音,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双肾无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血常规示 RBC 3.2 ×102/L,Hb 94 g/L,WBC 4.87 ×109/L,PLT 150 ×1012/L,电解质 Na+135 mmol/L, K+4.3 mmol/L, Cl-102 mmol/L, Ca2+2.4 mmol/L. 2016年4月22日,经鼻电子胃镜(5.9 mm)见食管中段黏膜增生,环周浸润,呈结节样改变,表面溃烂,有少量污苔,食管明显狭窄,取活检组织4块,病理报告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胸腹部CT检查显示纵膈淋巴结肿大,食管中下段黏膜增生,管腔狭窄,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中医症候:面色无华,纳呆,吞咽哽咽,胸痛,疲乏,四肢无力. 脉沉无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舌底瘀斑,痰湿重,属脾气亏虚. 2016年4月25日,在经鼻胃镜直视下,经口置入导丝至十二指肠腔内,退出经鼻胃镜保留导丝,沿导丝由小口径至大口径送入食管支架推送器,直视下推送至狭窄段食管上方2 cm处,同时保证支架长度覆盖病变,超过病变下缘2 cm,缓慢释放合金支架,完成置入.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仅出现轻微胸痛,对症治疗后胸痛缓解. 给予替吉奥胶囊(维康达,山东新时代制药公司生产)40 mg口服,每天2次,连续服用2周,停用1周,同时给予中药通膈散(组分:水蛭20 g,土元、守宫各30 g,全蝎、蜈蚣各40 g,僵蚕、蜂房各60 g,川贝、牡蛎、赤石、玄参各50 g)研末冲服,每天10 g,每天3次. 患者长期服用替吉奥、通膈散治疗后多次复查胃镜,食管通畅,可自主进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病情稳定,随访患者仍健在.

    作者:杨渊;裴霞霞;杨明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高血压患者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处方9972份,通过对这些处方进行分析、比对、总结,进行统一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9972份抗高血压药物处方中共出现抗高血压药物品种32个;高血压药物单独使用的处方共计6268份,占62.9%;二联用药1943份,占19.5%;三联用药881份,占8.8%;四联用药681份,占6.8%;五联用药199份,占2.0%.结论 该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用药方案稳定,使用的药物不仅不良反应小,且经济实惠、药效显著,处方符合长期用药原则.

    作者:田秋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70例.参照组患者予吉西他滨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参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1.43%高于参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7,P=0.009,P<0.01).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18日-2017年1月9日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肖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我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一类切口手术2484例,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484例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10例(20.53%);术前0.5~1 h给药499例(97.84%),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为98.82%,无指征用药率为2.16%,24 h停药率为83.53%,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率为3.9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多为头孢唑林(50.47%)和头孢呋辛(43.29%).结论 医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整体较合理,但仍存在少数不合理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促进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赖志荣;周丹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喜炎平注射液在肿瘤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肿瘤科的适用范围.方法 分析该院2016年1-12月46例肿瘤患者在呼吸系统感染、癌性发热及骨髓抑制方面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效果.结果 在呼吸系统感染方面,尤其是合并病毒性感染及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喜炎平注射液有较好的效果;喜炎平对骨髓抑制也有较好效果,但对癌性发热效果不明显.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于肿瘤患者仍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药量、阿曲库铵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并观察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及阿曲库铵的总用药量均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较为稳定.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停药后清醒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颅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小儿不同类型的颅骨骨折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颅骨骨折患者50例,探究不同类型颅骨骨折的治疗方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 在小儿手术完成之后,对50例患者进行随机两年的访问工作,在访问的过程中2例患者由于严重的颅内感染死亡,4例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出现轻度偏瘫现象,5例患者出现癫痫,其余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完全恢复.结论 出现颅骨骨折的小儿患者在实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贤赵中;张喜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祛斑丸联合窄谱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祛斑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将白癜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祛斑丸联合局部窄谱UVB照射治疗,中药组采用祛斑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窄谱UVB照射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7.5%高于中药组的85.0%和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斑丸联合窄谱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新爱;雷金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致咯血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致咯血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BAE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致咯血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技术成功率、即刻止血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100%(13/13),即时咯血控制成功率为92%(12/13),临床控制成功率为77%(10/13),所有病例均可见肿瘤病灶异常染色,平均栓塞责任血管1.2支/例,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内咯血控制成功率为77%(10/13).结论 对于肺部恶性肿瘤致咯血,BAE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罗龙海;谢科;王永利;王征宇;陈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药师在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介入干预对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推进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临床药师介入干预后收治的患者60例为干预组,另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干预前收治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干预组处方不合理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成本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较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介入干预患者的临床用药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提高用药依从性,节约用药成本.

    作者:郭小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妊娠期检查女性820例,其中糖耐量异常组患者38例,糖尿病组患者90例,正常组患者692例,对比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糖尿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89%,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68%,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5%,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新生儿窒息8例,窒息率为8.89%,糖耐量异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10.53%,正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0.42%,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筛查试验能有效诊断妊娠期孕妇糖筛查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准确检测妊娠期女性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实践意义较高.

    作者:池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中双组分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仪器为Agilent1100,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1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庚烷磺酸钠缓冲溶液-乙腈(62:3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9 nm.结果 氯霉素、己烯雌酚线性范围分别为0.2028~1.6224 mg/ml(r=0.9998)和0.2050~1.6440μg/ml(r=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RSD=1.242%)和98.0%(RSD=0.856%).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黄家敏;陈康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017年3-5月我院门诊退药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退药现状,制定管理制度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7年3-5月门诊退药记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获取97例次退药记录,儿科退药较多;退药主要因素为医护因素,包括过度医嘱、医嘱调整,主要原因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中成药及抗感染药物较多,且主要以口服用药为主.结论 退药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多部门、多角度共同管理,降低退药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许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肠手术后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肠手术后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后的患者38例,以2016年7月30日为时间节点,节点之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节点之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14 d后胃管引流出的胃液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胃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胃液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胃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恢复时间、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用于胃肠手术后可有效减少胃液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腾;林云;张国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结论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文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肠癌梗阻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20例,其中梗阻部位位于直肠7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4例.其中经胸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11例存在肝、肺、腹腔或盆腔等部位转移.经胃镜引导下行肠道自膨型支架置入术,分析并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20例大肠癌患者中,肠道支架置入术成功20例(100%);梗阻症状缓解时间(15.64±3.20)h,术后初次排气时间(76.85±2.84)h,术后禁食时间(3.96±2.86)d;随访3个月,2例死亡,原因肿瘤晚期全身多脏器衰竭;1例肠道穿孔,转外科手术.结论 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良好,可有效提高终末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