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四海
目的 分析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双楠医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7例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患者以肝脾破裂、小肠破裂及肾脏损伤为主,同时合并肺部感染14例,消化道出血10例;经系统性治疗后,无死亡病例,治愈31例,致残6例.结论 在为以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应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治疗方法,可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志义;何永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佛山市某医院门诊的痤疮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为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在佛山市某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随机抽取2016年门诊痤疮中药饮片处方1000张,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格式》对中药饮片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137张,占13.7%.脚注不明处方有36张,占3.6%;超剂量使用处方有49张,占4.9%;用药天数不当的处方有52张,占5.2%.单张处方中以剂量为7剂的处方占比高,药味数为11~15味使用频率高,占86.3%.结论重视医院痤疮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应加强临床医师与药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定严格且切实的中药饮片处方管理方案,从而促进中药饮片的规范管理和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合格率.
作者:陈杨杨;曾荣香;叶泉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冶市中医医院2016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心血管疾病患者160例,糖尿病患者均予以降糖药物治疗,主要降糖药物有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格列美腺等,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变化情况.心血管疾病患者予以双氢氯噻嗪、氯沙坦、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等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经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药物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于治疗前(P<0.05).服用格列美腺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后,心血管疾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P<0.05).经氨氯地平治疗后,心血管疾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经氯沙坦治疗后,心血管疾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对糖代谢均会产生较大影响,临床用药需谨慎合理,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胡丽平;贺细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常规麻醉诱导药物,B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时(T1)、切皮时(T2)、拔除喉罩时(T3)及离开PACU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及T4时间点心率、MAP和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MAP和BIS低于A组(P<0.05),A组患者在T2、T3的心率、MAP高于T1,BIS低于T1(P<0.05),B组患者T2、T3时间点BIS低于T1(P<0.05).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降低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患者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供良好的镇静作用,缩短患者拔管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苗民;饶丽华;刘伟;陈斌;韩继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5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取石手术治疗,综合治疗组患者采用LC联合ER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综合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采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其可更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疾病恢复时间,且安全性好.
作者:张建平;詹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饶市上饶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克林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乳杆菌属、致病菌检出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杆菌属、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杆菌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致病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徐梅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ARD).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0例服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阿奇霉素组650例和罗红霉素组3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物ARD,包括ARD发生率及发生ARD患者的年龄、性别、ARD类型、停药情况等.结果 罗红霉素组患者ARD发生率为3.43%,其中性别比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ARD发生率越高(P<0.05).阿奇霉素组患者ARD发生率为3.54%,女性患者ARD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ARD患者中,16~50岁ARD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12例罗红霉素ARD和23例阿奇霉素ARD主要分布在胃肠系统、皮肤及附件、泌尿系统、免疫系统、肝胆、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出凝血障碍等.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停药率为8.33%,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停药率为21.74%.ARD发病原因主要与患者自身体质、药物剂量使用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错误配伍有关.结论 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均有不同程度ARD,但其程度一般较轻,临床应加强用药安全监测,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潘雯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病情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未不明确.临床主要采用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较广泛.本文就LN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刘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CT检查、MRI检查和CT联合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式在判断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结果 CT联合MRI检查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91.30%(42/46).单独采用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69.56%(32/46).单独采用MRI扫描检查准确率为76.08%(35/46).CT联合MRI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P<0.05).结论 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CT联合MRI检查的方式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潘慧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的优势,并且同时包含了切割、止血、消融、冲洗与吸引等功能,操作方便,不仅可有效节省手术时间,还可减少患者痛苦,治疗效果较好.2000年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初主要用在骨科关节镜手术中,随后逐渐应用于耳鼻喉科领域,包括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鼻部手术,咽喉部手术等,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本文就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温丽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溶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高县人民医院2016年1—6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溶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拉贝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24 h蛋白尿定量、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DBP、SBP、24 h蛋白尿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DBP、SBP、24 h蛋白尿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剖宫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溶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高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黄欣;王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黄石市爱康医院ICU 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积极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复苏时间、液体输注量及平均动脉压),复苏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呼吸窘迫、全身炎症、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液体输注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复苏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呼吸窘迫、全身炎症、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复苏质量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程毅;叶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叶县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伟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风急性期患者会出现猝然昏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状,中风包括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出血中风多以重镇降逆,息风降火,醒神开窍等为治疗原则,镇肝熄风汤、安宫牛黄丸、涤痰汤等为主要治疗药物.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为治疗原则,补阳还五汤为主要治疗药物.本文出于对中医药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作者:揭裕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 选取金堂县土桥中心卫生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均于术前接受CT检查诊断,分析其对患者疾病检出率、病变位置、出血量及病死率.结果 80例患者中,术前CT检查检出78例,检出率为97.50%,漏诊率为2.50%,病变部位:基底核区22例,脑叶19例,小脑18例,丘脑15例,脑干4例.出血量>50 ml者病死率高于出血量15~30 ml、31~50ml(P<0.05).结论 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提示患者病变位置,并对出血量加以分析,可进一步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
作者:钟四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颈源性头痛是骨伤科常见病,发生率较高,其主要是由颈部软组织与颈椎受损,导致以颈枕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既往临床多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该疾病,但临床疗效不理想.近年来,中医临床对颈源性头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就中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罗正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性评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FOLFOX方案)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CNKI、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专用软件STATA 12.0系统性评价FOLFOX与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 共有10个研究4931例患者纳入疗效的系统评价,FOLOFX方案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XE-LOX方案,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90,1.03),P=0.275〕,但XELOX方案治疗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优于FOLOFX方案,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97,1.12),P=0.235;RR=1.04,95%CI(0.96,1.12),P=0.363)〕.结论 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FOLFOX方案与XELOX方案疗效相似,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更获益的方案.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九江市彭泽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他克莫司组与环磷酰胺组,各40例.他克莫司组给予他克莫司治疗,环磷酰胺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性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FSH)、睾酮(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他克莫司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克莫司组清蛋白、T水平高于环磷酰胺组,24 h尿蛋白定量、FSH水平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他克莫司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可更好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对性激素的影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邹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饶市上饶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和全血还原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更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较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及安全.
作者:曹水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FRAX)联合骨密度测量对风湿性疾病继发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疾病患者245例,收集其骨折危险因素相关临床资料,比较FRAX、FRAX结合骨密度计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按照本组患者使用激素疗程不同予以分组,激素疗程在1年及以上的105例为甲组,激素疗程不足1年的140例患者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单纯应用FRAX、FRAX结合骨密度计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根据患者未来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分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超过20%者为高危组15例,在10% ~20%范围内者为中危组45例,不足10%者为低危组185例.因高危组患者数量较少,将高危组和中危组合并,分成中高危组60例和低危组185例.分析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FRAX结合骨密度计算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髋部骨折发生率均高于单纯应用FRAX(P<0.01).甲组患者应用FRAX结合骨密度计算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高于单纯应用FRAX(P<0.01);乙组患者使用RAX结合骨密度计算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与单纯应用FRAX计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中高危组(P<0.01).结论 FRAX联合骨密度测量可提高评估风湿性疾病继发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准确性.
作者:唐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