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狼疮性肾炎免疫抑制剂治疗新进展

刘周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抑制剂, 治疗, 综述
摘要: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病情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未不明确.临床主要采用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较广泛.本文就LN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排气通腑汤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排气通腑汤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州市中医院妇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本科自拟方排气通腑汤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排气通腑汤联合艾灸足三里可有效减少腹腔镜术后腹胀情况发生,缓解腹胀程度,明显缩短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廖燕凤;练菲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穴位按摩及针灸治疗骨折长期卧床致便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及针灸治疗骨折长期卧床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绵阳市三台县中医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骨折长期卧床致便秘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首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舒适度、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及针灸治疗骨折长期卧床致便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和改善患者临床便秘症状,患者耐受性高.

    作者:秦辉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曲周县中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巴氏指数(BI)评分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I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院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含链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含链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复治肺结核患者136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试验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含链霉素治疗,试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及不良反应(肾损伤、神经症状、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含链霉素比较,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更安全有效.

    作者:查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饶市上饶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克林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乳杆菌属、致病菌检出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杆菌属、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杆菌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致病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徐梅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硫酸镁溶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硫酸镁溶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高县人民医院2016年1—6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溶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拉贝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24 h蛋白尿定量、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DBP、SBP、24 h蛋白尿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DBP、SBP、24 h蛋白尿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剖宫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溶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高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黄欣;王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物联合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曲张静脉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联合内镜可有效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甘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CT检查、MRI检查和CT联合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式在判断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结果 CT联合MRI检查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91.30%(42/46).单独采用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69.56%(32/46).单独采用MRI扫描检查准确率为76.08%(35/46).CT联合MRI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P<0.05).结论 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CT联合MRI检查的方式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潘慧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表现

    目的 观察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表现,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竹溪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50例,分别进行CT和MR的扫描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腹膜腔神经外胚层肿瘤23例,腹膜后间隙位置肿瘤7例,左肾上腺肿瘤6例,右肾上腺肿瘤6例,胰腺肿瘤8例.CT检测确诊24例,符合率为48.0%,MR检测确诊31例,符合率为62.0%.两种检测手段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9,P=0.159).结论 虽然CT及MR对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检测准确性不高,但其能够表示瘤体结构与空间的关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陈磊;刘贤权;胡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钟祥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口服组、外用组、联合组,每组34例.口服组予以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外用组予以达克宁栓配合阴道冲洗,联合组予以伊曲康唑胶囊联合达克宁栓配合阴道冲洗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疼痛、白带增多、涂片真菌阳性)发生率,治疗效果及出院后1、3、6个月复发率及总复发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白带增多、涂片真菌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疼痛、白带增多、涂片真菌阳性发生率低于口服组、外用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口服组的79.41%和外用组的83.35%(P<0.05).联合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复发率及总复发率低于口服组与外用组(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而立;董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常规血脂检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常规血脂检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射洪县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53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结果 两组患者Apo-A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TC、LDL-C及Apo-B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血脂指标检测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射频消融术在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在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与射频消融组,各44例.TACE组予以TACE治疗,射频消融组在TACE组基础上结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中晚期肝癌病灶治疗效果,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射频消融组患者AFP水平低于TACE组(P<0.05).射频消融组中晚期肝癌病灶灭活率为97.73%,高于TACE组的79.55%(P<0.05).两组患者发热、恶心呕吐及胸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在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丁成明;谭业儒;贺更生;韩东;文武;邱俊;李佳霖;贺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脓毒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病死率超过25%,而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关于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多依赖于心脏超声、心肌标志物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本文就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覃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叶县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伟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于河南省军区郑州第二干休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血压变化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绪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君萍;周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患者70例,分析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症状,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给药方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及受累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结果 70例患者中男41例(58.57%),女29例(41.43%);年龄分布:≤20岁3例(4.29%),21~30岁22例(31.43%),31~60岁40例(51.74%),>60岁5例(7.14%).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29%,口服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25/70);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长于31~60岁、>60岁,恢复时间短于31~60岁、>60岁,31~60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长于>60岁,恢复时间短于>60岁(P<0.05).患者不良反应累及9个系统,其中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37.14%;其次为消化系统(27.14%);第三为神经系统(12.86%).结论 临床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时,需严格控制及了解药物禁忌证及适应证,从而选择佳的给药途径,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饶市上饶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和全血还原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更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较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及安全.

    作者:曹水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改良子宫压缩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子宫压缩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资中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后出血7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填纱处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子宫压缩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总出血量、止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子宫压缩缝合术可迅速控制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且止血效果好,安全性好.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的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双楠医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7例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患者以肝脾破裂、小肠破裂及肾脏损伤为主,同时合并肺部感染14例,消化道出血10例;经系统性治疗后,无死亡病例,治愈31例,致残6例.结论 在为以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应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治疗方法,可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志义;何永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宣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痰菌转阴率及病灶缩小率、临床疗效、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病灶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