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降心率药物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张文颖;谢立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 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降心率药物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2015年5月—2017年6月使用伊伐布雷定患者31例,分析其临床适应证、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情况,心力衰竭患者经伊伐布雷定治疗7 d后心率、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心力衰竭26例,伊伐布雷定治疗后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5例心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伊伐布雷定早期治疗后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因β受体阻滞剂已使用至靶剂量或大耐受剂量而加用伊伐布雷定患者24例(77.42%),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患者7例(22.58%).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心率、NT-ProBNP、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治疗前(P<0.05).31例患者中,伊伐布雷定引起不良反应4例(12.9%).结论 伊伐布雷定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率、NT-proBNP水平,且对血压影响较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可明显降低患者心率,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药安全性较高.另外,伊伐布雷定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启动伊伐布雷定治疗时机可能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黄石市爱康医院ICU 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积极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复苏时间、液体输注量及平均动脉压),复苏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呼吸窘迫、全身炎症、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液体输注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复苏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呼吸窘迫、全身炎症、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复苏质量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程毅;叶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住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无创通气间隙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pH值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口干、咽痛、排痰困难、雾化治疗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pH值、SpO2、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PaO2、SpO2、FEV1高于对照组,PaCO2、p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C0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保证氧气持续供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耐受性好.

    作者:彭晓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九江市彭泽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他克莫司组与环磷酰胺组,各40例.他克莫司组给予他克莫司治疗,环磷酰胺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性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FSH)、睾酮(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他克莫司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克莫司组清蛋白、T水平高于环磷酰胺组,24 h尿蛋白定量、FSH水平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他克莫司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可更好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对性激素的影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邹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4例.单一用药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单一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表(QOL)评分.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ALB、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ALT、AST低于单一用药组,ALB、TBiL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HBV-DNA转阴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QOL评分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HBV-DNA,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佳;宫航宇;崔祖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干预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生理功能、健康状况、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结果 高压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压氧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组患者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健康状况、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压氧组患者生理功能、健康状况、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加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缩短疗程.

    作者:徐丽群;魏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 选取金堂县土桥中心卫生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均于术前接受CT检查诊断,分析其对患者疾病检出率、病变位置、出血量及病死率.结果 80例患者中,术前CT检查检出78例,检出率为97.50%,漏诊率为2.50%,病变部位:基底核区22例,脑叶19例,小脑18例,丘脑15例,脑干4例.出血量>50 ml者病死率高于出血量15~30 ml、31~50ml(P<0.05).结论 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提示患者病变位置,并对出血量加以分析,可进一步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

    作者:钟四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上饶市上饶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90例,依照患者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2、12、24、72 h止血成功率,并发症与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12、24、72 h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胀痛、腹泻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出血症状,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避免再出血.

    作者:杨君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目的 颈源性头痛是骨伤科常见病,发生率较高,其主要是由颈部软组织与颈椎受损,导致以颈枕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既往临床多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该疾病,但临床疗效不理想.近年来,中医临床对颈源性头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就中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罗正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曲周县中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巴氏指数(BI)评分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I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院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CT检查、MRI检查和CT联合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式在判断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结果 CT联合MRI检查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91.30%(42/46).单独采用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69.56%(32/46).单独采用MRI扫描检查准确率为76.08%(35/46).CT联合MRI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P<0.05).结论 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CT联合MRI检查的方式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潘慧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叶县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伟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某医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相关数据,统计本院2014—2016年药品年销售总金额、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并计算麻醉药品销售额所占比例,对各类麻醉药品实际使用量进行排序、统计.结果 2014—2016年麻醉药品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相对稳定,分别为0.43%、0.43%、0.42%.本院近3年麻醉性镇痛药品的构成变化不明显,注射剂始终排在首位.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瑞芬太尼注射剂金额构成占比较大,其次为羟考酮缓释片20 mg规格,吗啡缓释片3年销售金额构成比保持了大幅持续增长.舒芬太尼的用药频度(DDDs)始终居于首位,其次是瑞芬太尼.吗啡缓释片的用量增长明显,磷酸可待因用量逐年增长,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趋于逐年下降.结论 某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状况基本符合《麻醉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仍需加强对三阶梯治疗和疼痛规范化处理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周华;谭喜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率、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其可更有效稳定心率,且更具安全性.

    作者: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复方地西泮片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复方地西泮片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重庆市丰都县精神病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焦虑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地西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评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复方地西泮片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良好,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小兰;田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佛山某院2016年门诊痤疮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目的 通过对佛山市某医院门诊的痤疮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为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在佛山市某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随机抽取2016年门诊痤疮中药饮片处方1000张,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格式》对中药饮片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137张,占13.7%.脚注不明处方有36张,占3.6%;超剂量使用处方有49张,占4.9%;用药天数不当的处方有52张,占5.2%.单张处方中以剂量为7剂的处方占比高,药味数为11~15味使用频率高,占86.3%.结论重视医院痤疮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应加强临床医师与药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定严格且切实的中药饮片处方管理方案,从而促进中药饮片的规范管理和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合格率.

    作者:陈杨杨;曾荣香;叶泉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的寿命逐渐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因此备受关注.目前,老年患者用药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药动学和药效学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特点、老年人用药的药效学特点、药动学特点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加强老年群体用药原则及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分析,供医药工作者参考.

    作者:杨堆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表现

    目的 观察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表现,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竹溪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50例,分别进行CT和MR的扫描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腹膜腔神经外胚层肿瘤23例,腹膜后间隙位置肿瘤7例,左肾上腺肿瘤6例,右肾上腺肿瘤6例,胰腺肿瘤8例.CT检测确诊24例,符合率为48.0%,MR检测确诊31例,符合率为62.0%.两种检测手段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9,P=0.159).结论 虽然CT及MR对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检测准确性不高,但其能够表示瘤体结构与空间的关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陈磊;刘贤权;胡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的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双楠医院2013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7例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患者以肝脾破裂、小肠破裂及肾脏损伤为主,同时合并肺部感染14例,消化道出血10例;经系统性治疗后,无死亡病例,治愈31例,致残6例.结论 在为以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应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治疗方法,可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志义;何永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狼疮性肾炎免疫抑制剂治疗新进展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病情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未不明确.临床主要采用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较广泛.本文就LN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刘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恶性肿瘤伴疼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恶性肿瘤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南旺旺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伴疼痛患者88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恶性肿瘤伴疼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且安全性好.

    作者:邓清明;李登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