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陈郁;周自爱

关键词:冠心病, 丹红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心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数(NST)变化情况、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 (P<0.05);治疗后,2组NST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NST较同时期对照组低(P均<0.01);2组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老年全髋置换术围手期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5例.3组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鲑鱼降钙素辅助治疗,B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C组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和塞来昔布治疗.观察比较3组术后24h、48 h的镇痛效果,术后患肢主动行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45°时间,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后24h疼痛VAS评分为(3.17±0.31)分、术后48 h VAS评分为(2.68±0.26)分,均低于A组、B组(P<0.01);C组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为(1.83±0.74)d、主动外展45°时间为(2.93±1.15)d,均早于A组、B组(P<0.01);用药期间,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用药相比,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应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围术期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绍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DCM患者168例,根据有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心源性死亡的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有事件组(46例)和无事件组(122例).采用ROC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对DCM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时间(24±7.9)个月,与无事件组相比,有事件组RDW水平明显升高[(15.77±1.23)% vs (13.23±1.02)%,P<0.01].ROC曲线分析,RDW水平对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截点值为14.6%时,敏感性为89.5%,特异度为74.6%.以截点值将患者分为RDW高值组和RDW低值组,COX分析显示,RDW≥14.6%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R=1.43,95% CI:1.22~2.53,P=0.024).Kalp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DW较高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低于RDW水平较低的患者(Log-rank P=0.002).结论 RDW与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RDW≥14.6%可作为DCM患者出院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作者:杜荣生;游大勇;李兵;唐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较2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手术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更少(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值得肯定,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美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复合组,每组46例.全麻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情况、麻醉维持用药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复合组HR、MAP以及CVP在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T2)、拔管时(I3)中较为稳定,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全麻组(P<0.05);复合组芬太尼、维库溴铵及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全麻组,苏醒时间短于全麻组(P<0.01);复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全麻组的23.91% (P <0.05).结论 对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要硬膜外阻滞效果更佳,血流动力更平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班荣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2种营养支持方式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31例,肠外营养组30例.比较2组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前检测得到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术后(P<0.05或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平均体质量术后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早期肠外营养组术后CD4 +/CD8+、IgM、IgG指标高于肠外营养组(P<0.01);而CD4+与CD8+的表达水平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早期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P<0.05或P<0.01).结论相较于肠外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营养状况更佳,免疫功能较强,不良反应少,顺应性好,且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可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贾军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地西泮在内镜操作中的镇静作用及护理配合

    目的 观察内镜操作中地西泮的镇静作用及护理配合.方法 将92例行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46例.A组静脉注射地西泮,B组采取常规操作、未给药,比较2组检查成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检查成功率为100.0%,高于B组的89.1% (P<0.05);检查前后,A组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咽喉不适、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为0、6.5%、10.9%,低于B组的13.0%、21.7%、28.3%(P均<0.05).结论 地西泮镇静作用良好,用于内镜操作,并加强护理配合,可确保内镜操作顺利完成.

    作者:陈金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近年来医患纠纷问题逐年增多,这就加大了医疗风险,因此,大多数基层医院逐渐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并把药学服务概念引入其中,以提升药师专业知识,不断调整、改进临床治疗方法,同时予以药物相关的意见及建议,从而避免伴发各种用药问题.在基层医院大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且药学服务工作的重点很难准确把握,比如:基层医院如何科学、严谨分析、监督临床药物应用情况,及予以患者更加专业的用药咨询.这就使得基层医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面还有很多的难点,为此,本文重点对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作者:常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急性乳腺炎患者行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发酵小麦粉酵母饼外敷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丽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因脑卒中导致吞咽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吞咽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经过饮水试验检测,观察组吞咽能力恢复良好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的52.50% (P <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吞咽障碍也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琴瑛;林芳芳;林晓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SBP、D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 (P <0.05).结论 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仅有效率高,同时可控制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明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其前臂自体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素高水平、磷钙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患者出现骨痛、骨折、皮肤瘙痒以及钙化等情况,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而临床针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策略,现对我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未生育妇女127例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对术后妊娠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未生育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及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未生育妇女127例,比较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随访术后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短,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妊娠率为76.34%,高于经腹手术组的61.76% (P <0.05).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剔除肌瘤个数及盆腔粘连程度对术后妊娠有影响.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妊娠率高,年龄、子宫肌瘤个数、盆腔粘连程度是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

    作者:邓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 (P <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 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妇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华瑞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针灸理疗联合加味二仙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理疗联合加味二仙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加味二仙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针灸理疗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5.44±4.36)分,高于对照组的(78.21±3.21)分(P<0.01).结论 针灸理疗联合加味二仙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正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近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比较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护理后,2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护理强调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饮食、肢体等各方面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偏瘫的好转以及心态的调节,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楠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健康护理在肺气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护理在肺气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气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护理,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相关指标(PaCO2、PaO2、FEV1)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1.4%(P<0.01);治疗后,观察组PaO2、FEV1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护理配合药物治疗能提升肺气肿治疗效果,整体优势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笑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在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在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总体健康(GH)]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青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实施规范化生活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董娅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单纯物理治疗及联合迈之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联合迈之灵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物理治疗,观察组行物理治疗+迈之灵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治疗后,2组JO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JOA各指标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在物理治疗基础上,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迈之灵联合治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喜龙;杨朝旭;李文毅;郑淑慧;高尚聚;董志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部送检的痰培养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02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株.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抑菌,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抑菌,根据每天每100床患者对2组不同药物用药的频率及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变化,比较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2组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对照组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3年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平均耐药率为63.4%,高于观察组的42.1%;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均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性,且采用复合制剂比采用单方制剂更能有效改善耐药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论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抗菌药物使用量越大,则细菌的耐药性也就越强.

    作者:林翔彪;黄浩南;刘辉;谢思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治疗睾丸不全扭转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治疗睾丸不全扭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睾丸扭转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自愿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分析2组阴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且比较睾丸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二维图像.结果 在36例健康自愿者中双侧睾丸血流信号均匀对称分布30例(83.33%),在下极实质内约2/3的睾丸可见到RI的高阻力动脉血流信号(0.74±0.06),睾丸穿隔、包膜、向心动脉的RI测值分别为(0.68 +0.06)、(0.66±0.08)、(0.55 ±0.09);在36例睾丸扭转患者中26例完全扭转,有10例为不全扭转,其中6例患者睾丸体积增大,剩下4例患者中1例睾丸血供无明显改变、内实质回声正常.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Vmin、Vmax均较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睾丸内出现大片状低回声后,患者存在睾丸不全扭转,需直接切除睾丸,尽管还有血流信号显示却不宜松解精索;帮助扭转后判断睾丸血流灌注状态,可对睾丸动脉血流频谱形态改变进行充分了解.

    作者:卢杉;甄世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