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李天宇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更具使用价值.
作者:徐红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精准感染控制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开展血液透析事件监测,采用精准感染控制的方式实施干预.分析160例患者经精准感染控制管理前2016年8-10月和管理后2016年11月-2017年1月、2017年2-4月、2017年5-7月行血液透析出现事件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例次率及其他具体问题发生例次率.结果 不同时间段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且2017年5-7月明显低于2016年8-10月(P<0.05).结论 经精准感染控制后,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士感染管理意识明显提高,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美钦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我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心外科4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病例702份,有695例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9.00%(695/702),用药时机均在术前0.5~1 h,抗菌药物品种大多选择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唑林钠,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197.35±29.67)元.结论 我院心外科4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在全院的专项整治活动后,基本合理,为规范医师合理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及药师合理用药点评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陈锦华;许璐;余雄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AFP、AFP-L3总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GP73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对AFP-L3进行分离,比较AFP、AFP-L3、GP73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肝癌组患者AFP含量、AFP-L3百分含量、GP73含量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AFP、AFP-L3及GP73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下,GP7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联合检测下,平行试验敏感度较高,系列试验特异度较高.结论 AFP、AFP-L3、GP73均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其中GP73应用价值优于AFP和AFP-L3,利用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更加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游蓥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医院接诊的初产妇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法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法联合分娩减痛法分娩.对比2组会阴裂伤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分娩结局、焦虑、分娩控制感.结果 观察组会阴裂伤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2 h出血量、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和分娩控制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对初产妇自然分娩有积极影响,产妇会阴裂伤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较低,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冯怀;张丽丽;刘昕;刘洁婷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非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0,P<0.05).结论 阿奇霉素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药学监护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朱霖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7月1日-2017年11月31日收治的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孕妇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2.50%,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可降低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大限度保障了母婴的安全.
作者:杨聪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26例,术毕时单纯安置胸腔引流管202例(胸腔引流组),同时安置纵隔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224例(纵隔引流组),比较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术后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感染症状,减少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吻合口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治疗吻合口瘘较好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陈焕文;张长喜;肖凌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 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氨溴索、聚维酮碘及不同浓度联合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小抑膜浓度(SMIC).结果 在黏附期、早期生物膜期、成熟生物膜期(培养24、72、148 h)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分别为256、256和128 pg/ml,SMIC80分别为512、512和512 pg/ml;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512和512 pg/ml;氨溴索+聚维酮碘0.5 g/L时SMIC50分别为128、128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128、256和512 pg/ml;氨溴索+聚维酮碘3 g/L时SMIC50分别为64、64和128 pg/ml,SMIC80分别为128、128和128 pg/ml;对照组生理盐水+聚维酮碘0.5 g/L时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512和512 pg/ml;生理盐水+聚维酮碘3 g/L时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256和512 pg/ml.结论 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菌效果具有协同作用,且随着聚维酮碘浓度的增加二者协同抑菌作用明显.
作者:郑海雅;李金美;吕雷立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9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3d、7d时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优于氨茶碱,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斌;黄青;吴素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跟踪监测细菌培养在开放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因手术而发生感染的机率,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的患者458例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中、手术后第2天伤口清创后,用无菌棉拭子由浅入深擦取伤口分泌物,立即送检.结果 458例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中,手术前1天、手术中、手术后第2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40%(11/458)、7.86%(36/458)、4.59%(21/458).术后感染的细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 术后患者感染率较术前明显增高,需要监测因手术而感染的细菌种类,要重视院内感染的监控,术中重视对患者手术伤口的清洗,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同时要严格手术室护理管理.
作者:宋倩;袁英泽;何素瑞;耿琳;王俊召;马慧娟;蔡桐;张令博;樊倩男;王小玉;杨柳青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现代医学技术下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和肿瘤放疗的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现代医学技术下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与地位.结果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学物理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医疗行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并占据重要的地位.结论为了促进我国肿瘤放疗技术的发展与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从企业、单位到个人一起努力,培养出具备一定临床医学知识与经验的医学物理师.
作者:林淑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 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 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作者:钟璐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2%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治疗前2组24 h尿蛋白、24 h尿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24 h尿蛋白、24 h尿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华;陈宇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患者,男,80岁. 因心累、气促1 年,复发3 d,加重半天,伴阵发性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伴夜间高枕卧位、双下肢水肿,伴胸闷,伴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就诊. 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渐差,小便减少,大便干结. 10 年前,患者院外体检时发现高血压,高血压200 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 ,血压控制在150~160 mmHg,平素偶有头晕、头痛,无视物旋转、偏瘫、抽搐、意识障碍. 查体:T 36. 5 ℃,P 94 次/min,R 26 次/min,血压194/86 mmHg,急性重病容,呼吸急促,高枕卧位,神清神差,咽部充血,颈静脉充盈,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叩呈过清音,双下肺呼吸音低,肺底闻及细湿鸣,中上肺闻及哮鸣. 心界扩大,心率94 次/min,律不齐,A2
作者:王一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责任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试验组采用责任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SDS评分.结果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无痛分娩产妇中开展责任助产护理干预效果好,有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赵勤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强迫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片剂,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Y-BO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Y-BOC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燕;佟靓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应用超声、钼靶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7年6月医院确诊为乳腺癌164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超声、钼靶及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44例,均为浸润性癌.进一步使用κ系数检验验证三种评估方法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一般(κ=0.551),钼靶及二者联合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弱(κ=0.273,κ=0.392).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高于钼靶及二者联合(P<0.05),三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判定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钼靶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钼靶诊断结果不宜作为临床术前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惟一参考标准,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验证.
作者:林菊丽;林伟杰;朱瞻琳;陈永浙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用镜检、眼观、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长径2.6~12.0 cm,呈现灰白色;术后随访1~3年复发率为33.3%,包括2例左膝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2例左踝部患者术后2年复发;在镜检下,肿瘤由皮样细胞、梭形细胞组成,7例为上皮样细胞,胞质呈现明显的嗜酸性.5例为梭形细胞,胞质透明.眼观肿瘤多呈现结节状,8例边界清楚,无包膜,4例呈现浸润性生长,长径2.6~12.0 cm,切面为灰白色;10例坏死病例质地细腻,2例质地中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形纹蛋白阳性率为100.0%(12/12),黑色素瘤抗原阳性率为83.3%(10/12),这两种染色中,多数为瘤细胞阳性.鉴别诊断中需要的其他标记,如结蛋白、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等,均为阴性.结论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多发于中青年的软组织肿瘤,易转移、复发,在病理检查时,应与其他软组织肉瘤鉴别.
作者:李龙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SAHS)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OSAHS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 min),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水平,行相关性分析,将观察组中度、重度组患者50例分为治疗亚组34例和对照亚组16例,治疗亚组需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照亚组患者16例,未接受针nCPAP治疗.结果 血清ADMA水平随OSAHS病情加重而升高,以重度OSAHS组高;血清NO水平随OSAHS病情加重而降低,以重度OSAHS组低.血清ADMA水平与tSaO2<90%呈正相关,与SaO2 mean、SaO2 min呈负相关;血清NO水平与tSaO2<90%呈负相关,与SaO2 mean、SaO2 min呈正相关.随访2个月,无失访患者,治疗前治疗亚组及对照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水平、NO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亚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亚组PSG参数及血清ADMA、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清ADMA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下降,有效nCPAP治疗可使ADMA水平下降,升高NO水平.
作者:田雨;李杨;黄成;李翎;贺洪军;沈小钦;陈艳;杨文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