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肥胖低通气综合征1例

王玉梅;李宇宁

关键词: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儿童, 发病机制, 治疗
摘要: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HS)是由肥胖,尤其是病态肥胖为基础的呼吸系统并发症,表现为清醒及睡眠期间的肺泡低能气不足,主要涉及呼吸力学受损、通气驱动和睡眠呼吸紊乱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治疗延误与病死率和发病率有关. 本文系统回顾OHS的新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并附上1 例儿童OHS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57例,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近期缓解率为70.1%(40/57),疾病控制率为93.0%(53/57).中位随访时间41.3个月.中位总生存3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43/57)、40.3%(23/57)和26.3%(15/57).不良反应主要以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为主,其中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为100.0%;全组并未出现4度以上的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慧玉;柯宝霞;林玲;叶燕岚;朱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诊治的肠梗阻患者120例,以对照试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X线腹部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采取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进行诊断.比较2组患者的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及图像清晰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梗阻诊断符合率、肠梗阻位置诊断准确率、肠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图像清晰度及诊断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诊断肠梗阻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二者联合应用促进了对肠梗阻、位置、原因及性质等的正确诊断,有效避免了误诊和漏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剑国;韩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用镜检、眼观、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长径2.6~12.0 cm,呈现灰白色;术后随访1~3年复发率为33.3%,包括2例左膝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2例左踝部患者术后2年复发;在镜检下,肿瘤由皮样细胞、梭形细胞组成,7例为上皮样细胞,胞质呈现明显的嗜酸性.5例为梭形细胞,胞质透明.眼观肿瘤多呈现结节状,8例边界清楚,无包膜,4例呈现浸润性生长,长径2.6~12.0 cm,切面为灰白色;10例坏死病例质地细腻,2例质地中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形纹蛋白阳性率为100.0%(12/12),黑色素瘤抗原阳性率为83.3%(10/12),这两种染色中,多数为瘤细胞阳性.鉴别诊断中需要的其他标记,如结蛋白、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等,均为阴性.结论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多发于中青年的软组织肿瘤,易转移、复发,在病理检查时,应与其他软组织肉瘤鉴别.

    作者:李龙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

    目的 分析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 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氨溴索、聚维酮碘及不同浓度联合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小抑膜浓度(SMIC).结果 在黏附期、早期生物膜期、成熟生物膜期(培养24、72、148 h)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分别为256、256和128 pg/ml,SMIC80分别为512、512和512 pg/ml;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512和512 pg/ml;氨溴索+聚维酮碘0.5 g/L时SMIC50分别为128、128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128、256和512 pg/ml;氨溴索+聚维酮碘3 g/L时SMIC50分别为64、64和128 pg/ml,SMIC80分别为128、128和128 pg/ml;对照组生理盐水+聚维酮碘0.5 g/L时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512和512 pg/ml;生理盐水+聚维酮碘3 g/L时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256和512 pg/ml.结论 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菌效果具有协同作用,且随着聚维酮碘浓度的增加二者协同抑菌作用明显.

    作者:郑海雅;李金美;吕雷立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康复新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GF、H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GF、H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玉凤;崔勇;施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食管癌手术中纵隔引流管的应用

    目的 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26例,术毕时单纯安置胸腔引流管202例(胸腔引流组),同时安置纵隔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224例(纵隔引流组),比较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术后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感染症状,减少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吻合口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治疗吻合口瘘较好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陈焕文;张长喜;肖凌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捷诺达)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78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用药方案均为捷诺达1片口服,每天2次,既往其他治疗不变.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C肽、餐后2 h血糖(2 hPG)和C肽的水平,并观察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血常规、血压等,同时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3、6、12个月后,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空腹C肽、餐后2 hC肽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12个月SBP、DBP、ALT、AST、GGT、Scr、BUN、M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出现轻度低血糖反应7例,轻度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3例,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无严重低血压事件及急性胰腺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捷诺达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理想疗效和安全性,且整体效果远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健;胡欣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ACVD合并SAP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SAP的ACVD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ACVD患者性别、年龄、吞咽障碍、ACVD性质、侵入性操作、糖尿病、卧床时间、脱水剂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吞咽障碍、脑出血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侵入性操作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比例及脱水剂应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ACVD合并SAP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措施减少或避免SAP的发生.

    作者:薛海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系统(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以对照试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试验组患者采取PFNA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DHS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治疗情况、术后髋关节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促使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更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江弥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CBM、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Hp感染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2篇,包含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2799例.Mata分析结果显示:(1)试验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PPI三联疗法)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和消化性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均高于三联疗法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三联疗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含铋四联疗法)Hp根除率高于四联疗法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四联疗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性溃疡愈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或四联疗法均能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倩;王晨;周罗晶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我院心外科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心外科4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病例702份,有695例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9.00%(695/702),用药时机均在术前0.5~1 h,抗菌药物品种大多选择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唑林钠,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197.35±29.67)元.结论 我院心外科4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在全院的专项整治活动后,基本合理,为规范医师合理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及药师合理用药点评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陈锦华;许璐;余雄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2%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治疗前2组24 h尿蛋白、24 h尿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24 h尿蛋白、24 h尿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华;陈宇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AFP、AFP-L3总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GP73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对AFP-L3进行分离,比较AFP、AFP-L3、GP73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肝癌组患者AFP含量、AFP-L3百分含量、GP73含量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AFP、AFP-L3及GP73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下,GP7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联合检测下,平行试验敏感度较高,系列试验特异度较高.结论 AFP、AFP-L3、GP73均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其中GP73应用价值优于AFP和AFP-L3,利用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更加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游蓥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强迫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片剂,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Y-BO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Y-BOC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燕;佟靓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鼓膜穿刺联合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鼓膜穿刺联合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医院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4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穿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鼓室冲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随访9个月~3年,平均(10.45±2.67)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对照组出现短时间一过性耳内堵塞感4例,观察组出现短时间耳内堵塞感3例,出现眩晕、恶心感2例,均自行恢复.结论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更具使用价值.

    作者:徐红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2017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和临床药学点评系统,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1月-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5608张,回顾性分析处方点评内容,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抽取抗菌药物处方5608张,其中不合理处方277张占4.94%,不合理类型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及疗程不适宜、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当.经过每个季度的处方点评,每个季度的点评结果在药迅公示,前3个季度主要是公示及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在第四季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 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动态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针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干预,从而促进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范智萍;余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血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后2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血栓效果较好,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展航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比较

    目的 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 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 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作者:钟璐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兰索拉唑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危重合并AGML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昏迷评分(GCS)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和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高于对照组的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8,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合并AGML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正;宋振飞;宋西进;宋妍 刊期: 2018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