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刘胜连

关键词: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术中应用, 过敏性休克, 抢救配合
摘要:目的 总结术中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配合.方法 医院收治1例50岁女性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按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U+灭菌注射用水2ml,10 min后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等急救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过敏症状逐渐消失,手术继续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快速有效进行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对医学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与环境下,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以及医疗服务市场化发展成为必然,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是推动医院长期良好运营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将结合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现状,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应用对策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吴石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肾性贫血血透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旋卡尼汀治疗,观察2组肾性贫血血透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肾性贫血血透患者行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细胞比容,以此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维持性HD患者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维持性HD发生尿毒症脑病患者20例,均使用HD+ HP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甲状旁腺激素(iPTH)指标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意识状态恢复正常,抽搐及四肢体抖动均有所好转,饮食睡眠恢复正常.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HD +HP联合疗法可清除尿毒症脑病的相关毒素,能有效治疗尿毒症脑病.

    作者:武雪媛;徐静;张明;熊婷;蒋慧云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积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 (P <0.05);治疗后,2组相关症状(眩晕、颈项不适、视觉障碍、上肢麻木疼痛、单侧肢体麻木)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均<0.01);治疗后,2组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均<0.01).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同时降低IL-6水平,较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冉传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与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效果以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三踝骨折患者采用经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相对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更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曹小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医院西药房的1 000份医药处方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差错,分析差错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后随机抽取管理后2016年10月-2018年2月的1 000份医药处方做随机对照组分析.结果 管理前,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21例,发生率为2.1%,管理后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5例,发生率0.5%(P<0.05);造成药品发放的差错的原因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医护人员因素和环境等其他因素.结论 造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比较多样化,在实际的药品发放工作中,应当加强核查和监督管理,着力提升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以减少药品发放差错.

    作者:韩国禄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及疼痛缓解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及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肛门排气、排尿、下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肛门排气、排尿、下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并缓解疼痛,减轻产妇应激反应,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居淑庆;李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单纯予曼月乐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服用助阳化瘀消癓汤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痛经、月经量)、复发率,调查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基本情况均治疗前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高于对照组的81.25% (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8.75% (P<0.01).结论 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肯定,患者基本情况改善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照组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建;郑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2% (P <0.01);观察组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其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加快,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广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长链非编码RNA P25201在糖尿病高渗状态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P25201在糖尿病高渗状态(HH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HHS组(46例)和正常对照组(46例),检测和比较2组间高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心肌标志物以及血清P25201表达水平等指标,并分析P25201与HHS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人血清P25201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HHS组患者血清P2520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相关分析发现血清P25201的表达与高血糖(r =0.725,95% CI 0.683~0.845,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r=0.775,95% CI 0.647~0.848,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血清胰岛素水平(r=-0.863,95% CI 0.747~0.902,P<0.01)及C肽(r=-0.792,95% CI 0.658~0.804,P<0.01)呈负相关关系.ROC曲线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P25201作为预测HHS的生物标记物的特异性,结果提示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0.744~0.926,P<0.01).结论 血清P25201在HH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可作为HHS早期筛查的血清标记物.

    作者:罗小琴;邓晓莉;肖前伟;吕莉;张瑜;叶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牛至与贯叶金丝桃的性状与理化鉴别法

    目的 分析牛至和贯叶金丝桃原植物及饮片的鉴别特征,找出能快速有效区别这两个品种的鉴别手段.方法 比较牛至和贯叶金丝桃在原植物性状、饮片特征、有效成分等存在的区别点,进行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结果 牛至和贯叶金丝桃虽然颇为相似容易混淆,但通过抓住它们的区别点仍可快速鉴别出.结论 掌握有效的性状和理化鉴别法有助于快速鉴别易混淆中药.

    作者:郑东;黄智锋;苏志坚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特点,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且夏秋季节的发生率较高[1].该病主要因手足口部位出现黏膜疱疹以及溃疡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伴随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可出现生命危险.该病首次于20世纪50年代末被报道,并由于其症状被命名为手足口病[2].该病在我国各个地区均有发生,并呈周期性流行.利巴韦林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3].因此,本文主要对利巴韦林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作者:李隆桂;李巧玲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2.73% (P <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向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药学服务和临床实践,回顾分析医院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规范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结论 加强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工作态度,对监测和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有重大意义.

    作者:朱小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辅治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辅治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长持续时间、治疗疗效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长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好(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 (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8.0%(P<0.01).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事件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慧;蒋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血液检测新模式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液检测新模式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5 000份,使用1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检测方法检测抗-HIV,抗—丙型肝炎和HBsAg;两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对抗-TP进行检测.其中4 940例抗-TP阴性和ALT正常的献血者标本实施NAT筛检.分析比较NAT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5 000份血液样本当中,共检测出HBsAg阳性12份(0.24%);其中样本合并抗-TP未实施NAT检测1份,抗-HCV阳性2份(0.04%);抗-HIV阳性3份(0.06%);NAT阳性16份(0.32%).结论 采用血液检测新模式,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与NAT检测技术能够相互补充,显著提升血液安全性.

    作者:曾德成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银杏达莫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护理经验

    目的 探究银杏达莫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予银杏达莫+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数值(全血低切变、全血高切变、血沉)、NI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梗死行银杏达莫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通过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喘息性肺炎典型处方分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药物药理和文献报道的药物治疗实效3个维度分析处方的合理性与不足,分析医师的用药逻辑,揭示药师审理处方的重点与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1 临床资料息儿,女,23个月,临床诊断:喘息性(哮喘)肺炎.临床处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 mg口服,每天1次,连用30d;盐酸西替利嗪糖浆2.5ml口服,每天1次,连用30d;富马酸酮替芬片1mg口服,每天1次,连用30 d;妥洛特罗贴剂0.5mg贴背,每天1次,连用7d;头孢地尼分散片50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3d;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4.5ml口服,每天4次,连用3 d.

    作者:陆彩虹;刘昕;王宏虹;江蓓;肖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好转时间,观察治疗后有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 (P<0.05);观察组大便性状好转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d后,2组均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廖燕萍;林炜;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