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琴;邓晓莉;肖前伟;吕莉;张瑜;叶海燕
目的 观察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柴芩清胆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3%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的20.3% (P <0.01).结论 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喜明;朱景元;王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行为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2%(P<0.05);治疗后,2组行为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行为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菁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敷料更换中产生的疼痛对慢性伤口愈合过程中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医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观察组使用促渗剂水溶性氮酮、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湿敷.比较2组清创时血压、疼痛评分、脉率,清创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 2组清创时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清创时收缩压、疼痛评分及脉率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压、疼痛评分及脉率均更低(P <0.05或P<0.01);观察组清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促渗剂水溶性氮酮、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敷料更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伤口疼痛,缩短清创期,进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作者:张萍;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对医学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与环境下,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以及医疗服务市场化发展成为必然,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是推动医院长期良好运营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将结合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现状,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应用对策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吴石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不同微创术式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组(LC+ LCBDE组)30例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ERCP/EST+ LC组)41例.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胰腺炎、炎性反应及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LC+ LCBDE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ERCP/EST+ LC组(P<0.01);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 +LCBDE组患者术后无并发胰腺炎几率低于ERCP/EST+ LC组(P<0.01);LC+ LCBDE组术后炎性反应发生控制率为50.0%,高于ERCP/EST+ LC组的4.88% (P <0.01);2组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肝损伤风险未增加,且更为经济,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宾;聂锦山;顾强;徐小慧;汪意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 ~12月医院NSICU住院治疗的1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医院NSICU住院治疗的15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比较2组N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部位,比较2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环境清洁卫生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 观察组N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11.8% (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及环境清洁卫生的执行率分别为88.0%、94.7%、88.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2.6%、74.3%、63.7%.结论 NSICU患者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及环境清洁卫生执行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望林;王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 447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25株,阳性检出率为5.1%.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82株占3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株占13.8%、肺炎克雷伯菌17株占7.6%、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4.4%.葡萄球菌中,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菌株;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廖蕴惠;赵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P25201在糖尿病高渗状态(HH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HHS组(46例)和正常对照组(46例),检测和比较2组间高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心肌标志物以及血清P25201表达水平等指标,并分析P25201与HHS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人血清P25201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HHS组患者血清P2520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相关分析发现血清P25201的表达与高血糖(r =0.725,95% CI 0.683~0.845,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r=0.775,95% CI 0.647~0.848,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血清胰岛素水平(r=-0.863,95% CI 0.747~0.902,P<0.01)及C肽(r=-0.792,95% CI 0.658~0.804,P<0.01)呈负相关关系.ROC曲线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P25201作为预测HHS的生物标记物的特异性,结果提示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0.744~0.926,P<0.01).结论 血清P25201在HH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可作为HHS早期筛查的血清标记物.
作者:罗小琴;邓晓莉;肖前伟;吕莉;张瑜;叶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妇产科临床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医院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产妇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妇的手术指征和手术具体情况.结果 45例产妇中25例胎盘因素、13例出现宫缩乏力、4例出现子宫破裂、3例凝血功能障碍,可见胎盘原因和宫缩乏力是妇产科临床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重要原因.结论 急症子宫切除术一方面能够提升分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方面能确保新生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嘉锌;袁亚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积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 (P <0.05);治疗后,2组相关症状(眩晕、颈项不适、视觉障碍、上肢麻木疼痛、单侧肢体麻木)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均<0.01);治疗后,2组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均<0.01).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同时降低IL-6水平,较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冉传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比较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及早发现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面部脂肪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50例.2组均于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预防恶心呕吐,D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P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手术开始时给予丙泊酚诱导剂量直致患者入睡,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观察2组麻醉期间的疼痛反应、有无肢体运动障碍、术中清醒程度、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中呼吸循环的抑制情况.结果 2组均能满足脂肪移植术手术的麻醉要求,D组术中唤醒睁眼时间、指令运动时间均短于P组(P<0.01);2组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经秩和检验发现D组苏醒评级高于P组(P<0.01或P<0.05);P组患者自我感觉好于D组,无疼痛,但术中偶有疼痛表情和不自主肢动;D组患者术中诉轻微疼痛,偶有中度疼痛,2组疼痛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D组高于P组(P<0.01);D组呼吸抑制较P组轻(P<0.05),呼之能应,能自行改善呼吸抑制;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可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效果优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此麻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术中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配合.方法 医院收治1例50岁女性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按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U+灭菌注射用水2ml,10 min后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等急救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过敏症状逐渐消失,手术继续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快速有效进行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胜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改良输卵管结扎术用于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观察组采用经腹改良输卵管结扎术,观察并记录2组瘢痕反应程度与结扎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重度腹壁各层瘢痕反应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40.0% (P<0.05);观察组结扎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 (P <0.05).结论 改良输卵管结扎术用于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名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在机体内部,人体每天都会有大量的DNA损伤,这些损伤会对基因组复制以及转录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的DNA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其化学结构或者是编码特性出现异常,造成了DNA的损伤.这种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机体正常情况下是具备修复这类损伤能力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损伤恢复机制,主要是将损伤问题直接转移,确保DNA碱基配对依旧符合标准;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切除或者分离修复,切除损坏的DNA片段,及时进行DNA片段合成,从而有效替代损坏的DNA,一般这种修复利用的是酶系统,能共同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维护遗传信息稳定性的同时,保证遗传物质得以保护和留存.
作者:林美凤;吴丽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好转时间,观察治疗后有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 (P<0.05);观察组大便性状好转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d后,2组均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廖燕萍;林炜;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急诊治疗用于呼吸衰竭合并重症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合并重症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指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aO2和PaCO2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HR和RR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为5%;对照组患者死亡5例,病死率为12.5%.结论 急诊治疗在呼吸衰竭合并重症哮喘中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其血气水平,缓解呼吸困难状况,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伦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术后汤联合口香糖咀嚼对剖宫产术后预防肠胀气的应用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组(术后汤组)、B组(术后汤+口香糖咀嚼组)和C组(术后汤+排气操组),每组40例.比较3组产妇观察比较各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无需他人协助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h进食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天数,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3组术后恢复上,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在术后进食量、排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及疼痛评分方面,B组及C组虽优于A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汤联合咀嚼口香糖或联合排气操在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上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等优点,有利于产妇产褥期恢复,可作为剖宫产术后恢复的辅助护理手段之一.
作者:陈晓云;李琼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单药组应用尿激酶治疗,联合组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观察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单药组的73.9% (P <0.05);治疗后,2组LVESD数值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或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低于单药组的23.9% (P <0.05).结论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进良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AR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比较2组血清白介素IL-4、IL-6及IL-10水平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70.27%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结论 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更为有效地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且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氟哌啶醇与可乐定缓释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对2种给药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治疗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可乐定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YG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5).结论 可乐定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燕;杨华;林炜 刊期: 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