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血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廖蕴惠;赵军

关键词:血培养, 耐药性,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 447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25株,阳性检出率为5.1%.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82株占3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株占13.8%、肺炎克雷伯菌17株占7.6%、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4.4%.葡萄球菌中,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菌株;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予胆舒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3.77%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低于对照组的24.59% (P <0.05).结论 采用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华柱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2组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治疗后,2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儿肺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卫志莲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479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40例和对照组239例.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9.54%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该法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肖知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凝血酶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结论 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达到快速止血效果,并且保证患者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在机体内部,人体每天都会有大量的DNA损伤,这些损伤会对基因组复制以及转录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的DNA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其化学结构或者是编码特性出现异常,造成了DNA的损伤.这种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机体正常情况下是具备修复这类损伤能力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损伤恢复机制,主要是将损伤问题直接转移,确保DNA碱基配对依旧符合标准;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切除或者分离修复,切除损坏的DNA片段,及时进行DNA片段合成,从而有效替代损坏的DNA,一般这种修复利用的是酶系统,能共同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维护遗传信息稳定性的同时,保证遗传物质得以保护和留存.

    作者:林美凤;吴丽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门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支气管炎门诊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就诊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治疗,比较2组咳嗽、咯痰、咽喉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咳嗽、咯痰、咽喉肿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头痛发热、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门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克林霉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铁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碳酸氢钠联合果胶酶治疗胃石症9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果胶酶治疗胃石症9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胃石症患者应用PPI类抑酸剂、胃动力药治疗,并给予5%碳酸氢钠和果胶酶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者中3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35例,5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41例,7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17例,14 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3例.1个月复查胃镜所有患者胃溃疡及胃黏膜糜烂面愈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结论 应用碳酸氢钠联合果胶酶治疗胃石症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且花费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漫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AR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比较2组血清白介素IL-4、IL-6及IL-10水平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70.27%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结论 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更为有效地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且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敷料更换所引起的伤口疼痛对慢性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敷料更换中产生的疼痛对慢性伤口愈合过程中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医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观察组使用促渗剂水溶性氮酮、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湿敷.比较2组清创时血压、疼痛评分、脉率,清创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 2组清创时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清创时收缩压、疼痛评分及脉率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压、疼痛评分及脉率均更低(P <0.05或P<0.01);观察组清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促渗剂水溶性氮酮、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敷料更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伤口疼痛,缩短清创期,进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作者:张萍;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好转时间,观察治疗后有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 (P<0.05);观察组大便性状好转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d后,2组均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廖燕萍;林炜;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妇产科临床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妇产科临床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医院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产妇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妇的手术指征和手术具体情况.结果 45例产妇中25例胎盘因素、13例出现宫缩乏力、4例出现子宫破裂、3例凝血功能障碍,可见胎盘原因和宫缩乏力是妇产科临床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重要原因.结论 急症子宫切除术一方面能够提升分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方面能确保新生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嘉锌;袁亚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柴芩清胆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3%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的20.3% (P <0.01).结论 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喜明;朱景元;王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产科产前筛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164例产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纳入研究,按照产妇及新生儿是否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用,对照组单用乙肝疫苗,比较2组新生儿HBsAg阳性、抗-HBs阳性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6个月、12个月HBs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抗-HBs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12个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优于单用乙肝疫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抗生素联合人工雌激素),观察组给予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恢复到(5.78±0.58) mm,大于对照组的(4.66±0.43) mm(P <0.01);观察组月经恢复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 (P <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多巴丝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日常活动、精神行为、运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运动障碍.

    作者:阴晓念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相关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处理,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普外三科收治并行LC患者1 100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中转开腹后手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其并发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结果 1 100例患者中,中转开腹49例(4.45%),其中胆囊三角处理困难27例(55.10%)、术中出血5例(10.20%)、胆囊与周围脏器严重粘连8例(16.33%)、胆道损伤2例(4.08%)、胆囊炎症严重4例(8.16%)、腹腔严重粘连2例(4.08%)、怀疑胆囊癌1例(2.04%).结论 医院应实行腹腔镜手术准入制度,实施系统、科学和严谨的岗前培训并重视实际手术操作的循序渐进是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关键.

    作者: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热依木;拜合提牙尔·依马木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术后汤联合口香糖咀嚼或排气操在剖宫产术后预防肠胀气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术后汤联合口香糖咀嚼对剖宫产术后预防肠胀气的应用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组(术后汤组)、B组(术后汤+口香糖咀嚼组)和C组(术后汤+排气操组),每组40例.比较3组产妇观察比较各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无需他人协助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h进食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天数,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3组术后恢复上,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在术后进食量、排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及疼痛评分方面,B组及C组虽优于A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汤联合咀嚼口香糖或联合排气操在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上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等优点,有利于产妇产褥期恢复,可作为剖宫产术后恢复的辅助护理手段之一.

    作者:陈晓云;李琼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包括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OA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预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颅内压升高与脑梗死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GO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48 h内出现脑梗死症状1例(3.03%);对照组患者48 h内出现脑梗死症状7例(21.21%)(P<0.05);术后2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预防脑梗死发生,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楚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医院西药房的1 000份医药处方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差错,分析差错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后随机抽取管理后2016年10月-2018年2月的1 000份医药处方做随机对照组分析.结果 管理前,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21例,发生率为2.1%,管理后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5例,发生率0.5%(P<0.05);造成药品发放的差错的原因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医护人员因素和环境等其他因素.结论 造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比较多样化,在实际的药品发放工作中,应当加强核查和监督管理,着力提升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以减少药品发放差错.

    作者:韩国禄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