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林美凤;吴丽贤

关键词:DNA, 损伤修复, 肿瘤
摘要:在机体内部,人体每天都会有大量的DNA损伤,这些损伤会对基因组复制以及转录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的DNA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其化学结构或者是编码特性出现异常,造成了DNA的损伤.这种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机体正常情况下是具备修复这类损伤能力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损伤恢复机制,主要是将损伤问题直接转移,确保DNA碱基配对依旧符合标准;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切除或者分离修复,切除损坏的DNA片段,及时进行DNA片段合成,从而有效替代损坏的DNA,一般这种修复利用的是酶系统,能共同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维护遗传信息稳定性的同时,保证遗传物质得以保护和留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197例患者CLIA阳性且TRUST阴性的复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梅毒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为阳性而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为阴性的复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的使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197例CLIA为阳性而TRUST为阴性的标本,同时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查,并且对TPPA阴性患者进行6~18个月随访.结果 TPPA复查阴性69例,64例随访为转阴,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弱阳性组<阳性组(P<0.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弱阳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0.29%、0.05%和0.02%.ELISA复查71例为阴性,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阳性组(P<0.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1.13%和0.02%.结论 CLIA检测梅毒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尤其对于低S/CO值以及10以下儿童应予重视.

    作者:戴淑惠;洪国粦;练明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仅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予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指地距、胸廓扩展范围及枕墙距情况,Schober试验指数及关节疼痛、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胸廓扩展范围、指地距、枕墙距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chober试验指数、关节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34.8%(P<0.05).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临床中给予其行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各种症状以及体征,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快速提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莫美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医院西药房的1 000份医药处方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差错,分析差错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后随机抽取管理后2016年10月-2018年2月的1 000份医药处方做随机对照组分析.结果 管理前,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21例,发生率为2.1%,管理后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5例,发生率0.5%(P<0.05);造成药品发放的差错的原因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医护人员因素和环境等其他因素.结论 造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比较多样化,在实际的药品发放工作中,应当加强核查和监督管理,着力提升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以减少药品发放差错.

    作者:韩国禄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维持性HD患者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维持性HD发生尿毒症脑病患者20例,均使用HD+ HP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甲状旁腺激素(iPTH)指标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意识状态恢复正常,抽搐及四肢体抖动均有所好转,饮食睡眠恢复正常.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HD +HP联合疗法可清除尿毒症脑病的相关毒素,能有效治疗尿毒症脑病.

    作者:武雪媛;徐静;张明;熊婷;蒋慧云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好转时间,观察治疗后有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 (P<0.05);观察组大便性状好转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d后,2组均无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廖燕萍;林炜;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 ~12月医院NSICU住院治疗的1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医院NSICU住院治疗的15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比较2组N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部位,比较2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环境清洁卫生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 观察组N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11.8% (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及环境清洁卫生的执行率分别为88.0%、94.7%、88.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2.6%、74.3%、63.7%.结论 NSICU患者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及环境清洁卫生执行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望林;王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rh-BNP联合机械通气治疗ICU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rh-BNP(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rh-BN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24h尿量、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28 d存活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66.00% (P <0.01);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平均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体感觉、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与生活质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8 d,观察组存活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5).结论 rh-BNP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汉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医院血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 447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25株,阳性检出率为5.1%.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82株占3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株占13.8%、肺炎克雷伯菌17株占7.6%、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4.4%.葡萄球菌中,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菌株;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廖蕴惠;赵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及疼痛缓解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及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肛门排气、排尿、下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肛门排气、排尿、下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并缓解疼痛,减轻产妇应激反应,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居淑庆;李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术中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目的 总结术中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配合.方法 医院收治1例50岁女性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按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U+灭菌注射用水2ml,10 min后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等急救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过敏症状逐渐消失,手术继续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快速有效进行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胜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预防慢血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预防慢血流及无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366例,其中术后出现慢血流患者83例和无复流患者46例,予冠状动脉内一次注入硝酸甘油、硝普钠以及替罗非班,分别观察3次给药后的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血流分级,并做好相应记录.结果 使用替罗非班、硝酸甘油、硝普钠后靶血管慢血流达到TIMI分级3级的有效率分别为89.39% (59/66)、10.84% (9/83)、21.79% (17/78),使用替罗非班的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P<0.05);使用替罗非班、硝酸甘油、硝普钠后靶血管无复流达到TIMI分级3级的有效率分别为84.78% (39/46)、5.17% (3/58)、16.33% (8/49),使用替罗非班的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有效缓解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出现的慢血流以及无复流现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多巴丝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日常活动、精神行为、运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运动障碍.

    作者:阴晓念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喘息性肺炎典型处方分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药物药理和文献报道的药物治疗实效3个维度分析处方的合理性与不足,分析医师的用药逻辑,揭示药师审理处方的重点与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1 临床资料息儿,女,23个月,临床诊断:喘息性(哮喘)肺炎.临床处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 mg口服,每天1次,连用30d;盐酸西替利嗪糖浆2.5ml口服,每天1次,连用30d;富马酸酮替芬片1mg口服,每天1次,连用30 d;妥洛特罗贴剂0.5mg贴背,每天1次,连用7d;头孢地尼分散片50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3d;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4.5ml口服,每天4次,连用3 d.

    作者:陆彩虹;刘昕;王宏虹;江蓓;肖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2组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治疗后,2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儿肺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卫志莲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2% (P <0.01);观察组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其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加快,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广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观察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6.7% (P <0.05).结论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敬文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肾性贫血血透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旋卡尼汀治疗,观察2组肾性贫血血透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肾性贫血血透患者行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细胞比容,以此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不同药物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氟哌啶醇与可乐定缓释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对2种给药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治疗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可乐定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YG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5).结论 可乐定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燕;杨华;林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经腹彩色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置胎盘病例84例,入选病例均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4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23例(27.4%),经腹彩色多普勒正确诊断为21例(25.0%),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准确率91.3% (21/23),漏诊率8.7%(2/23).结论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安全无创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玉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及早发现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面部脂肪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50例.2组均于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预防恶心呕吐,D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P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手术开始时给予丙泊酚诱导剂量直致患者入睡,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观察2组麻醉期间的疼痛反应、有无肢体运动障碍、术中清醒程度、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中呼吸循环的抑制情况.结果 2组均能满足脂肪移植术手术的麻醉要求,D组术中唤醒睁眼时间、指令运动时间均短于P组(P<0.01);2组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经秩和检验发现D组苏醒评级高于P组(P<0.01或P<0.05);P组患者自我感觉好于D组,无疼痛,但术中偶有疼痛表情和不自主肢动;D组患者术中诉轻微疼痛,偶有中度疼痛,2组疼痛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D组高于P组(P<0.01);D组呼吸抑制较P组轻(P<0.05),呼之能应,能自行改善呼吸抑制;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可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效果优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此麻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