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文
目的 总结术中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配合.方法 医院收治1例50岁女性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按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U+灭菌注射用水2ml,10 min后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等急救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过敏症状逐渐消失,手术继续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快速有效进行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胜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药学服务和临床实践,回顾分析医院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规范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结论 加强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工作态度,对监测和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有重大意义.
作者:朱小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氟哌啶醇与可乐定缓释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对2种给药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治疗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可乐定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YG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5).结论 可乐定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燕;杨华;林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药对行玻璃体切割术高血压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案.方法 选取拟行玻璃体切割术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MF组和M组,每组40例.MF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M组给予咪达唑仑.分别记录比较2组入室后即刻(T1)、手术开始后(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收缩压(SP)和舒张压(DP)、血氧饱和度、心率数值,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MF组血管活性药物阳性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2组组内血压比较(T1、T2、T3、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间T2、T3、T4各时段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7%以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心率均维持在55~90次/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 该治疗方案下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行玻璃体切割术的高血压患者,较单独应用咪达唑仑可更好降低患者术中血压,并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同时对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影响不大,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李庆辉;徐小康;丁良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术后汤联合口香糖咀嚼对剖宫产术后预防肠胀气的应用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组(术后汤组)、B组(术后汤+口香糖咀嚼组)和C组(术后汤+排气操组),每组40例.比较3组产妇观察比较各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无需他人协助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h进食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天数,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3组术后恢复上,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在术后进食量、排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及疼痛评分方面,B组及C组虽优于A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汤联合咀嚼口香糖或联合排气操在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上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等优点,有利于产妇产褥期恢复,可作为剖宫产术后恢复的辅助护理手段之一.
作者:陈晓云;李琼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患者,男,22岁,主因患慢性鼻炎于2018年3月20日购买鼻炎宁颗粒(广西何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5021065),首次口服15 g,服药后5min,患者自觉口干、舌燥,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大汗淋漓、寒战,伴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遂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体温36.8℃,心率9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8/80mmHg,血氧饱和度85%.头面部皮肤充血、水肿,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且有风团样皮疹,压之褪色,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经询问该患者有甲壳类动物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服用鼻炎宁颗粒时未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考虑为鼻炎宁过敏.嘱患者停药,并予治疗处理:(1)持续氧气吸入(4 L/min)、心电监测.(2)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3)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 mg肌内注射.(4)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缓解气促症状.经治疗后患者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查血糖:7.38 mmol/L、血常规:白细胞15.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4%.血常规异常考虑为应激反应所致,2018年3月24日复查血常规未见异常,生命体征平稳,遂办理出院.
作者:李奕霖;张漪施;王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积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 (P <0.05);治疗后,2组相关症状(眩晕、颈项不适、视觉障碍、上肢麻木疼痛、单侧肢体麻木)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均<0.01);治疗后,2组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均<0.01).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牵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同时降低IL-6水平,较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冉传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肾性贫血血透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旋卡尼汀治疗,观察2组肾性贫血血透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肾性贫血血透患者行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细胞比容,以此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比较结直肠癌化疗CapeOx方案中进口卡培他滨与国产卡培他滨的用药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8例,均采用CapeOx化疗方案治疗,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将其分为A、B组,每组39例.A组应用进口卡培他滨治疗,B组则选用国产卡培他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41.18%,高于B组的18.18% (P <0.05);2组均未发生Ⅳ级毒性反应,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2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卡培他滨的治疗费用为(895.20±6.58)元,高于B组的(381.09±6.27)元(P<0.01).结论 在结直肠癌CapeOx化疗方案中使用进口卡培他滨的临床疗效优于国产卡培他滨,但国产卡培他滨的治疗费用远低于进口卡培他滨,且两者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及其个人意愿合理选择药物.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经皮刮拭缓解中风后偏瘫患者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经皮刮拭疗法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结论 经皮刮拭肩部阳经配合基础的康复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肩痛,增加患者治疗积极性,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处理,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普外三科收治并行LC患者1 100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中转开腹后手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其并发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结果 1 100例患者中,中转开腹49例(4.45%),其中胆囊三角处理困难27例(55.10%)、术中出血5例(10.20%)、胆囊与周围脏器严重粘连8例(16.33%)、胆道损伤2例(4.08%)、胆囊炎症严重4例(8.16%)、腹腔严重粘连2例(4.08%)、怀疑胆囊癌1例(2.04%).结论 医院应实行腹腔镜手术准入制度,实施系统、科学和严谨的岗前培训并重视实际手术操作的循序渐进是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关键.
作者: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热依木;拜合提牙尔·依马木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医院西药房的1 000份医药处方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差错,分析差错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后随机抽取管理后2016年10月-2018年2月的1 000份医药处方做随机对照组分析.结果 管理前,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21例,发生率为2.1%,管理后共发现药品发放差错5例,发生率0.5%(P<0.05);造成药品发放的差错的原因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医护人员因素和环境等其他因素.结论 造成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比较多样化,在实际的药品发放工作中,应当加强核查和监督管理,着力提升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以减少药品发放差错.
作者:韩国禄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他莫昔芬、甲基睾丸素联合小金丸治疗育龄期女性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他莫昔芬、甲基睾丸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金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2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他莫昔芬、甲基睾丸素联合小金丸治疗育龄期女性乳腺小叶增生疗效可靠且安全,可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结合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杜立茵;周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产科产前筛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164例产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纳入研究,按照产妇及新生儿是否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用,对照组单用乙肝疫苗,比较2组新生儿HBsAg阳性、抗-HBs阳性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6个月、12个月HBs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抗-HBs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12个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优于单用乙肝疫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比较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及早发现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面部脂肪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50例.2组均于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预防恶心呕吐,D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P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手术开始时给予丙泊酚诱导剂量直致患者入睡,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观察2组麻醉期间的疼痛反应、有无肢体运动障碍、术中清醒程度、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中呼吸循环的抑制情况.结果 2组均能满足脂肪移植术手术的麻醉要求,D组术中唤醒睁眼时间、指令运动时间均短于P组(P<0.01);2组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经秩和检验发现D组苏醒评级高于P组(P<0.01或P<0.05);P组患者自我感觉好于D组,无疼痛,但术中偶有疼痛表情和不自主肢动;D组患者术中诉轻微疼痛,偶有中度疼痛,2组疼痛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D组高于P组(P<0.01);D组呼吸抑制较P组轻(P<0.05),呼之能应,能自行改善呼吸抑制;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可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效果优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此麻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P25201在糖尿病高渗状态(HH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HHS组(46例)和正常对照组(46例),检测和比较2组间高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心肌标志物以及血清P25201表达水平等指标,并分析P25201与HHS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人血清P25201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HHS组患者血清P2520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相关分析发现血清P25201的表达与高血糖(r =0.725,95% CI 0.683~0.845,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r=0.775,95% CI 0.647~0.848,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血清胰岛素水平(r=-0.863,95% CI 0.747~0.902,P<0.01)及C肽(r=-0.792,95% CI 0.658~0.804,P<0.01)呈负相关关系.ROC曲线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P25201作为预测HHS的生物标记物的特异性,结果提示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0.744~0.926,P<0.01).结论 血清P25201在HH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可作为HHS早期筛查的血清标记物.
作者:罗小琴;邓晓莉;肖前伟;吕莉;张瑜;叶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沿腹腔镜穿刺通道浸润麻醉降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于术中胆囊切除后,抽取0.5%罗哌卡因50 ml,彩色超声引导下,沿腹腔镜通道周围多点注射.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哌替啶使用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h时间点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h内哌替啶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罗哌卡因沿腹腔镜穿刺通道浸润麻醉,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滨;祝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 ~12月于门诊药房工作的1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前为干预前(2017年1~6月),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为干预后(2017年7~12月).观察干预前后工作效率以及调剂差错发生率情况,并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药事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人均每日调剂量较干预前提高,且单张处方调剂时间、患者平均候药时间较干预前降低(P<0.01);干预后总差错发生率0.60%,低于干预前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药事服务总满意率为98.80%,较干预前的90.80%显著增高(P<0.01).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价值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莹;翟文勇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B型超声及CT诊断腹部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CT全腹扫描,观察组采用B型超声诊断,以术中损伤评估为金标准,比较2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 (P <0.05);观察组空腔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0.00%,低于对照组的94.00% (P<0.05).结论 B型超声用于腹部损伤的诊断,操作简单、快捷方便且费用低、准确率高,尤其是在实质性脏器受损的诊断上,具有更大优势,但是在诊断空腔脏器受损的准确率明显低于CT诊断,因此,临床上应灵活应用诊断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龚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在机体内部,人体每天都会有大量的DNA损伤,这些损伤会对基因组复制以及转录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的DNA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其化学结构或者是编码特性出现异常,造成了DNA的损伤.这种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机体正常情况下是具备修复这类损伤能力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损伤恢复机制,主要是将损伤问题直接转移,确保DNA碱基配对依旧符合标准;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切除或者分离修复,切除损坏的DNA片段,及时进行DNA片段合成,从而有效替代损坏的DNA,一般这种修复利用的是酶系统,能共同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维护遗传信息稳定性的同时,保证遗传物质得以保护和留存.
作者:林美凤;吴丽贤 刊期: 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