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郭登方;张扬平;胡章林;陈春;余振兴;王瑞华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胃肠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外科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40例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楔形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半年的复发和转移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曲伏前列腺素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曲伏前列腺素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34眼)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观察组(32眼)予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眼压、血浆中内皮素-1、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与睫状后动脉(PCA)血流参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眼压和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CRA和PCA的舒张期末期流速(EVD)、收缩期峰速(PSV)及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伏前列腺素可以明显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其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玲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龙掌口含液防治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使用龙掌口含液配合治疗牙龈炎的效果,分析防治并发于正畸治疗中的牙龈炎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矫治后并发有牙龈炎的正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口腔牙周清洁术配合龙掌口含液含漱治疗,对照组采用口腔牙周清洁术配合生理盐水含漱治疗.于治疗后2个月,观察比较2组牙龈疼痛程度和红肿程度、治疗牙龈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牙龈区疼痛0级、Ⅰ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牙龈无肿胀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1).结论 使用龙掌口含液对固定正畸矫治中并发的牙龈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防治牙龈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彭彩刚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凝血酶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结论 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达到快速止血效果,并且保证患者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D2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D2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90例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下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指标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总时间、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总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淋巴结清扫总数,远、近切缘和肿瘤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D2根治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获得和传统根治术相似的根治效果,但创伤更轻,并发症更少,术后康复更快,更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邱仙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碳酸氢钠联合果胶酶治疗胃石症9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果胶酶治疗胃石症9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胃石症患者应用PPI类抑酸剂、胃动力药治疗,并给予5%碳酸氢钠和果胶酶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者中3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35例,5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41例,7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17例,14 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3例.1个月复查胃镜所有患者胃溃疡及胃黏膜糜烂面愈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结论 应用碳酸氢钠联合果胶酶治疗胃石症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且花费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漫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 (P <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而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发生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柴芩清胆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3%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的20.3% (P <0.01).结论 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喜明;朱景元;王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6.0% (P <0.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对其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新慧;孙海林;曹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改良输卵管结扎术用于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输卵管结扎术用于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观察组采用经腹改良输卵管结扎术,观察并记录2组瘢痕反应程度与结扎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重度腹壁各层瘢痕反应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40.0% (P<0.05);观察组结扎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 (P <0.05).结论 改良输卵管结扎术用于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名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难点及对策

    近年来,经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广泛推动与参与,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但其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事业的顺利发展.开展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于提高基层医院药品安全质量管理,提高科学用药、合理用药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符合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出发点.鉴于此,笔者简要分析当前基层医院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方面的难点,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推动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有序进展.

    作者:郭文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197例患者CLIA阳性且TRUST阴性的复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梅毒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为阳性而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为阴性的复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的使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197例CLIA为阳性而TRUST为阴性的标本,同时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查,并且对TPPA阴性患者进行6~18个月随访.结果 TPPA复查阴性69例,64例随访为转阴,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弱阳性组<阳性组(P<0.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弱阳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0.29%、0.05%和0.02%.ELISA复查71例为阴性,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阳性组(P<0.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1.13%和0.02%.结论 CLIA检测梅毒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尤其对于低S/CO值以及10以下儿童应予重视.

    作者:戴淑惠;洪国粦;练明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喘息性肺炎典型处方分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药物药理和文献报道的药物治疗实效3个维度分析处方的合理性与不足,分析医师的用药逻辑,揭示药师审理处方的重点与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1 临床资料息儿,女,23个月,临床诊断:喘息性(哮喘)肺炎.临床处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 mg口服,每天1次,连用30d;盐酸西替利嗪糖浆2.5ml口服,每天1次,连用30d;富马酸酮替芬片1mg口服,每天1次,连用30 d;妥洛特罗贴剂0.5mg贴背,每天1次,连用7d;头孢地尼分散片50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3d;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4.5ml口服,每天4次,连用3 d.

    作者:陆彩虹;刘昕;王宏虹;江蓓;肖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在机体内部,人体每天都会有大量的DNA损伤,这些损伤会对基因组复制以及转录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的DNA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其化学结构或者是编码特性出现异常,造成了DNA的损伤.这种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机体正常情况下是具备修复这类损伤能力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损伤恢复机制,主要是将损伤问题直接转移,确保DNA碱基配对依旧符合标准;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切除或者分离修复,切除损坏的DNA片段,及时进行DNA片段合成,从而有效替代损坏的DNA,一般这种修复利用的是酶系统,能共同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维护遗传信息稳定性的同时,保证遗传物质得以保护和留存.

    作者:林美凤;吴丽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血液检测新模式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液检测新模式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5 000份,使用1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检测方法检测抗-HIV,抗—丙型肝炎和HBsAg;两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对抗-TP进行检测.其中4 940例抗-TP阴性和ALT正常的献血者标本实施NAT筛检.分析比较NAT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5 000份血液样本当中,共检测出HBsAg阳性12份(0.24%);其中样本合并抗-TP未实施NAT检测1份,抗-HCV阳性2份(0.04%);抗-HIV阳性3份(0.06%);NAT阳性16份(0.32%).结论 采用血液检测新模式,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与NAT检测技术能够相互补充,显著提升血液安全性.

    作者:曾德成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AR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比较2组血清白介素IL-4、IL-6及IL-10水平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70.27%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结论 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更为有效地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且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目的 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心内科护理干预,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以及心理状态予以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对照组单纯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1).结论 采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作者:刘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预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颅内压升高与脑梗死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GO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48 h内出现脑梗死症状1例(3.03%);对照组患者48 h内出现脑梗死症状7例(21.21%)(P<0.05);术后2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预防脑梗死发生,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楚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2% (P <0.01);观察组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其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加快,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广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诊治的急性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25例.2组均采用抑制呕吐、纠正脱水和止痛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未消失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72.0% (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 (P <0.05).结论 急性肠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临床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复方黄芩片治疗胃火上炎型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芩片治疗胃火上炎型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火上炎型牙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复方黄芩片治疗,治疗2周后测量与比较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并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黄芩片治疗胃火上炎型牙周炎疾病疗效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牙周袋深度及牙龈指数,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利;曹长红;杨九菊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