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药物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

罗燕;杨华;林炜

关键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氟哌啶醇, 可乐定片, YGTSS评分
摘要:目的 观察氟哌啶醇与可乐定缓释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对2种给药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治疗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可乐定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YG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5).结论 可乐定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预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颅内压升高与脑梗死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GO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48 h内出现脑梗死症状1例(3.03%);对照组患者48 h内出现脑梗死症状7例(21.21%)(P<0.05);术后2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控制性减压术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预防脑梗死发生,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楚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分析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肩关节镜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2组术中均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前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注入0.2%罗哌卡因20ml.记录2组入室时、切皮时、术中30 min、术中60min、手术结束及拔管后15 min的血压、心率以及术中麻醉药物的总用量,记录拔管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在切皮时和拔管后15 min更稳定,术中舒芬太尼、七氟烷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毕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肩关节镜手术,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拔管时间早,并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男;陈佩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197例患者CLIA阳性且TRUST阴性的复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梅毒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为阳性而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为阴性的复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的使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197例CLIA为阳性而TRUST为阴性的标本,同时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查,并且对TPPA阴性患者进行6~18个月随访.结果 TPPA复查阴性69例,64例随访为转阴,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弱阳性组<阳性组(P<0.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弱阳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0.29%、0.05%和0.02%.ELISA复查71例为阴性,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阳性组(P<0.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1.13%和0.02%.结论 CLIA检测梅毒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尤其对于低S/CO值以及10以下儿童应予重视.

    作者:戴淑惠;洪国粦;练明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敷料更换所引起的伤口疼痛对慢性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敷料更换中产生的疼痛对慢性伤口愈合过程中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医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观察组使用促渗剂水溶性氮酮、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湿敷.比较2组清创时血压、疼痛评分、脉率,清创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 2组清创时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清创时收缩压、疼痛评分及脉率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压、疼痛评分及脉率均更低(P <0.05或P<0.01);观察组清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促渗剂水溶性氮酮、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敷料更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伤口疼痛,缩短清创期,进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作者:张萍;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行为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2%(P<0.05);治疗后,2组行为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行为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菁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ICU接受救治的64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产妇救治是否联合产科救治技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比较2组危重孕产妇人住ICU时间、治愈后出院及基本好转后转科几率、院内病死率、子宫切除率等预后情况,分析2组危重孕产妇病因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出院或者基本好转后转科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危重孕产妇病因皆以产科因素为主,观察组产科因素占比81.25%,对照组产科因素占比75.00% (P >0.05).结论 产科联合ICU技术对危重孕产妇实施抢救,能够改善危重孕产妇临床预后,提高孕产妇存活率和存活质量,因此该救治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少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LVESD与LVED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锦;游哲斌;魏硕;何玲玲;郭大林;周密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牛至与贯叶金丝桃的性状与理化鉴别法

    目的 分析牛至和贯叶金丝桃原植物及饮片的鉴别特征,找出能快速有效区别这两个品种的鉴别手段.方法 比较牛至和贯叶金丝桃在原植物性状、饮片特征、有效成分等存在的区别点,进行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结果 牛至和贯叶金丝桃虽然颇为相似容易混淆,但通过抓住它们的区别点仍可快速鉴别出.结论 掌握有效的性状和理化鉴别法有助于快速鉴别易混淆中药.

    作者:郑东;黄智锋;苏志坚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目的 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心内科护理干预,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以及心理状态予以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对照组单纯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1).结论 采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作者:刘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AR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比较2组血清白介素IL-4、IL-6及IL-10水平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70.27%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结论 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更为有效地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且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鼻炎宁颗粒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2岁,主因患慢性鼻炎于2018年3月20日购买鼻炎宁颗粒(广西何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5021065),首次口服15 g,服药后5min,患者自觉口干、舌燥,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大汗淋漓、寒战,伴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遂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体温36.8℃,心率9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8/80mmHg,血氧饱和度85%.头面部皮肤充血、水肿,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且有风团样皮疹,压之褪色,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经询问该患者有甲壳类动物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服用鼻炎宁颗粒时未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考虑为鼻炎宁过敏.嘱患者停药,并予治疗处理:(1)持续氧气吸入(4 L/min)、心电监测.(2)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3)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 mg肌内注射.(4)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缓解气促症状.经治疗后患者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查血糖:7.38 mmol/L、血常规:白细胞15.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4%.血常规异常考虑为应激反应所致,2018年3月24日复查血常规未见异常,生命体征平稳,遂办理出院.

    作者:李奕霖;张漪施;王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罗哌卡因沿穿刺通道周围浸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沿腹腔镜穿刺通道浸润麻醉降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于术中胆囊切除后,抽取0.5%罗哌卡因50 ml,彩色超声引导下,沿腹腔镜通道周围多点注射.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哌替啶使用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h时间点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h内哌替啶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罗哌卡因沿腹腔镜穿刺通道浸润麻醉,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滨;祝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他莫昔芬、甲基睾丸素联合小金丸治疗育龄期女性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他莫昔芬、甲基睾丸素联合小金丸治疗育龄期女性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他莫昔芬、甲基睾丸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金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2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他莫昔芬、甲基睾丸素联合小金丸治疗育龄期女性乳腺小叶增生疗效可靠且安全,可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结合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杜立茵;周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全麻腹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低于对照组的50.0% (P<0.01);观察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丽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多巴丝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日常活动、精神行为、运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运动障碍.

    作者:阴晓念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维持性HD患者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维持性HD发生尿毒症脑病患者20例,均使用HD+ HP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甲状旁腺激素(iPTH)指标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意识状态恢复正常,抽搐及四肢体抖动均有所好转,饮食睡眠恢复正常.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HD +HP联合疗法可清除尿毒症脑病的相关毒素,能有效治疗尿毒症脑病.

    作者:武雪媛;徐静;张明;熊婷;蒋慧云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观察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6.7% (P <0.05).结论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敬文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GERDQ评分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GERDQ评分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就诊于医院的疑似GERC患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24 hpH、阻抗监测及GERDQ评分,确诊的GERC患者44例,分为GERDQ+组及GERDQ-组,比较2组间性别、年龄、反流特点.结果 GERDQ+组27例(61.4%),GERDQ评分(10.19±2.30)分.GERDQ-组17例(30.9%),GERDQ评分(6.00 ±0.94)分.GERDQ+组年龄(56.04±11.53)岁大于GERDQ-组(46.06±14.06)岁(P<0.05).GERCQ+组酸反流次数多于GERDQ-组,气体反流次数少于GERDQ-组(P<0.05).弱酸、非酸、液体、混合、近端反流次数与GERDQ-相仿,但GERDQ-组弱酸及混合反流次数多于GERDQ+组.结论 GERDQ不适用于GERC诊断,容易造成漏诊.酸反流程度较重的患者易出现GERDQ阳性,气体反流为主的患者易造成GERDQ阴性.

    作者:曾艳凌;林晗;黄胡萍;林志辉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经皮刮拭缓解中风后偏瘫患者肩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刮拭缓解中风后偏瘫患者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经皮刮拭疗法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结论 经皮刮拭肩部阳经配合基础的康复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肩痛,增加患者治疗积极性,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头孢他啶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治疗,观察组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记录2组患者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时间并比较治疗效果,同时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 (P <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莉莉;陈吓妹;曹德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