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
目的 分析胃蛋白酶原联合放大染色内镜用于早期胃癌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黏膜病变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类型又将观察组分为早期胃癌组(EGC),胃溃疡组(GU)、进展性胃癌组(AGC)、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纳入患者均行血清PG测定及放大染色内镜检查.观察血清PGⅠ、PGⅡ的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值变化情况.结果 与指标正常值比较显示,EGC组、CAG组、AGC组的PGⅠ水平低于其他各组;CSG、EGC、AGC及GU组的血清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EGC与AGC组PGⅠ/PGⅡ值显著低于其他组.结论 胃蛋白酶原与放大染色内镜联合用于早期胃癌诊断,有助于提升早期胃肠黏膜病变诊断准确率,降低早期胃癌患者错失佳手术治疗时机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芬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产科产前筛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164例产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纳入研究,按照产妇及新生儿是否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用,对照组单用乙肝疫苗,比较2组新生儿HBsAg阳性、抗-HBs阳性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6个月、12个月HBs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抗-HBs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12个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优于单用乙肝疫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ICU接受救治的64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产妇救治是否联合产科救治技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比较2组危重孕产妇人住ICU时间、治愈后出院及基本好转后转科几率、院内病死率、子宫切除率等预后情况,分析2组危重孕产妇病因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出院或者基本好转后转科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危重孕产妇病因皆以产科因素为主,观察组产科因素占比81.25%,对照组产科因素占比75.00% (P >0.05).结论 产科联合ICU技术对危重孕产妇实施抢救,能够改善危重孕产妇临床预后,提高孕产妇存活率和存活质量,因此该救治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少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处理,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普外三科收治并行LC患者1 100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中转开腹后手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其并发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结果 1 100例患者中,中转开腹49例(4.45%),其中胆囊三角处理困难27例(55.10%)、术中出血5例(10.20%)、胆囊与周围脏器严重粘连8例(16.33%)、胆道损伤2例(4.08%)、胆囊炎症严重4例(8.16%)、腹腔严重粘连2例(4.08%)、怀疑胆囊癌1例(2.04%).结论 医院应实行腹腔镜手术准入制度,实施系统、科学和严谨的岗前培训并重视实际手术操作的循序渐进是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关键.
作者: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热依木;拜合提牙尔·依马木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比较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及早发现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面部脂肪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50例.2组均于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预防恶心呕吐,D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P组于消毒开始时分次给予舒芬太尼,手术开始时给予丙泊酚诱导剂量直致患者入睡,填充脂肪时酌情追加舒芬太尼.观察2组麻醉期间的疼痛反应、有无肢体运动障碍、术中清醒程度、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中呼吸循环的抑制情况.结果 2组均能满足脂肪移植术手术的麻醉要求,D组术中唤醒睁眼时间、指令运动时间均短于P组(P<0.01);2组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经秩和检验发现D组苏醒评级高于P组(P<0.01或P<0.05);P组患者自我感觉好于D组,无疼痛,但术中偶有疼痛表情和不自主肢动;D组患者术中诉轻微疼痛,偶有中度疼痛,2组疼痛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行步出手术室几率D组高于P组(P<0.01);D组呼吸抑制较P组轻(P<0.05),呼之能应,能自行改善呼吸抑制;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脂肪移植术可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效果优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此麻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LVESD与LVED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锦;游哲斌;魏硕;何玲玲;郭大林;周密 刊期: 2018年第29期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特点,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且夏秋季节的发生率较高[1].该病主要因手足口部位出现黏膜疱疹以及溃疡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伴随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可出现生命危险.该病首次于20世纪50年代末被报道,并由于其症状被命名为手足口病[2].该病在我国各个地区均有发生,并呈周期性流行.利巴韦林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3].因此,本文主要对利巴韦林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作者:李隆桂;李巧玲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诊治的急性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25例.2组均采用抑制呕吐、纠正脱水和止痛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未消失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72.0% (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 (P <0.05).结论 急性肠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临床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芩片治疗胃火上炎型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火上炎型牙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复方黄芩片治疗,治疗2周后测量与比较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并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黄芩片治疗胃火上炎型牙周炎疾病疗效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牙周袋深度及牙龈指数,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利;曹长红;杨九菊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在机体内部,人体每天都会有大量的DNA损伤,这些损伤会对基因组复制以及转录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的DNA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其化学结构或者是编码特性出现异常,造成了DNA的损伤.这种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机体正常情况下是具备修复这类损伤能力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损伤恢复机制,主要是将损伤问题直接转移,确保DNA碱基配对依旧符合标准;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切除或者分离修复,切除损坏的DNA片段,及时进行DNA片段合成,从而有效替代损坏的DNA,一般这种修复利用的是酶系统,能共同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维护遗传信息稳定性的同时,保证遗传物质得以保护和留存.
作者:林美凤;吴丽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全麻腹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低于对照组的50.0% (P<0.01);观察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丽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观察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6.7% (P <0.05).结论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敬文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仅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予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指地距、胸廓扩展范围及枕墙距情况,Schober试验指数及关节疼痛、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胸廓扩展范围、指地距、枕墙距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chober试验指数、关节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34.8%(P<0.05).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临床中给予其行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各种症状以及体征,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快速提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莫美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 ~12月于门诊药房工作的1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前为干预前(2017年1~6月),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为干预后(2017年7~12月).观察干预前后工作效率以及调剂差错发生率情况,并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药事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人均每日调剂量较干预前提高,且单张处方调剂时间、患者平均候药时间较干预前降低(P<0.01);干预后总差错发生率0.60%,低于干预前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药事服务总满意率为98.80%,较干预前的90.80%显著增高(P<0.01).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价值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莹;翟文勇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药对行玻璃体切割术高血压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案.方法 选取拟行玻璃体切割术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MF组和M组,每组40例.MF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M组给予咪达唑仑.分别记录比较2组入室后即刻(T1)、手术开始后(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收缩压(SP)和舒张压(DP)、血氧饱和度、心率数值,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MF组血管活性药物阳性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2组组内血压比较(T1、T2、T3、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间T2、T3、T4各时段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7%以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心率均维持在55~90次/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 该治疗方案下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行玻璃体切割术的高血压患者,较单独应用咪达唑仑可更好降低患者术中血压,并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同时对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影响不大,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李庆辉;徐小康;丁良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rh-BNP(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rh-BN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24h尿量、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28 d存活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66.00% (P <0.01);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平均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体感觉、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与生活质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8 d,观察组存活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5).结论 rh-BNP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汉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 447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25株,阳性检出率为5.1%.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82株占3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株占13.8%、肺炎克雷伯菌17株占7.6%、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4.4%.葡萄球菌中,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菌株;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廖蕴惠;赵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6.0% (P <0.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对其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新慧;孙海林;曹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使用龙掌口含液配合治疗牙龈炎的效果,分析防治并发于正畸治疗中的牙龈炎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矫治后并发有牙龈炎的正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口腔牙周清洁术配合龙掌口含液含漱治疗,对照组采用口腔牙周清洁术配合生理盐水含漱治疗.于治疗后2个月,观察比较2组牙龈疼痛程度和红肿程度、治疗牙龈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牙龈区疼痛0级、Ⅰ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牙龈无肿胀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1).结论 使用龙掌口含液对固定正畸矫治中并发的牙龈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防治牙龈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彭彩刚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头孢他啶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治疗,观察组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记录2组患者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时间并比较治疗效果,同时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 (P <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莉莉;陈吓妹;曹德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