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云;凌亦凌;谷振勇;孟爱宏;张君岚
目的:比较肿瘤内直接注射32P胶体和先向肿瘤内注入MAA再注射32P胶体两种给药方法的32P的体内分布及其治疗作用.方法:60只荷肿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只注射32P胶体1.85 MBq;第2组先注入1×104颗粒的MAA,再注入32P胶体1.85 MBq;第3组先注入1×105颗粒MAA,再注入32P胶体1.85 MBq;第4组先注入1×105颗粒MAA,再注入32P胶体18.5 MBq.注射后第30 min、24 h、48 h、8 d和16 d,从各组随机取出3只小鼠,测定肿瘤直径,采血后处死,取出肿瘤、心、肝、脾、肾、肺和脊椎骨,称重并计数放射性.对第4组小鼠的肿瘤做病理切片并计算抑瘤率.结果:32P自肿瘤向血液中的扩散主要发生在用药后的早期阶段,MAA可以阻止32P的扩散,增加其瘤内滞留率.MAA的阻滞作用与注入的MAA颗粒数量成正相关,而与32P胶体的注入量则成负相关关系.对于直径约1 cm的肝肿瘤,注入1.85 MBq的32P胶体不能抑制肿瘤的生长,18.5 MBq32P胶体可使肿瘤缩小20%,对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作用.结论:直接向肿瘤内注入一定数量的MAA,再注入所需剂量的32P胶体,是治疗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邵文博;韩建奎;侯桂华;李昕;高永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球囊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及微导管技术,将无球囊微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脑AVM畸形血管团内持续注射NBCA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栓塞技术成功率97.5%.AVM完全消失,解剖治愈11例,AVM畸形血管团大部分消失,其减少大于80% 4例,减少50%~80% 14例,小于50% 9例.随访6个月至5年,效果满意.结论:无球囊导管持续注射栓塞法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操作安全,疗效确定,方法简便,具有长期栓塞效果.
作者:李彩霞;林黎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寻找从兔面神经中快速分离和纯化许旺氏细胞的方法.方法:以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对神经进行消化,找出佳的消化时间后,采用多聚赖氨酸特异性粘附法纯化许旺氏细胞.结果:神经消化时间以45~60min时所得到的细胞数量多,经粘附处理后,排除了成纤维细胞,使许旺氏细胞的纯度明显增加.结论:采用酶消化法和L-多聚赖氨酸特异性粘附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的许旺氏细胞.
作者:张学广;徐欣;辛宁宁;王旭霞;马伯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脊柱畸形的患者既行软组织松解,又行椎体楔形截骨及附加内固定进行脊柱矫形手术36例,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燕平;汤继文;刘新宇;李惠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实验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分为开颅与不开颅两类[1],由于开颅手术创伤大,脑脊液外漏会改变脑微环境[2],所以近年多用不开颅手术,如颈内动脉栓塞、插线法、气囊栓塞法等.这些方法均要求正确判断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学关系,以提高脑缺血模型制备的成功率.本文介绍我们实验中所观测到的WKY大鼠的颈总动脉主要分支的解剖学特征.
作者:薛冰;陈连璧;李景新;赵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红素和胆汁酸是否通过调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表达来加速自身的代谢.方法:应用原始鼠肝细胞培养和Northen 斑迹杂交技术,观察胆红素和胆汁酸处理肝细胞前后UGT同工酶mRNA的变化.结果:用胆红素处理肝细胞24h,UGT1A1 和 UGT1A5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163%和133%.当肝细胞暴露于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猪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时,UGT2B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54%、160%、138%、153%和149%.猪脱氧胆酸亦增加UGT2B3 mRNA 的表达.结论:胆红素和胆汁酸可调节UGT的表达,这种调节可能会在清除病理性增高的胆红素和胆汁酸中起代偿作用.
作者:毛燕燕;李延青;郝洪声;赵斌;于涛;张尚忠;赵宪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过敏性紫癜对脑部的损伤情况,我们对自1991年5月至2001年6月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50例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戚甫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制布洛芬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佳处方,并与普通片进行了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结果:崩解剂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效果优,佳处方崩解时间为89.4 s,溶出速度远大于普通片.结论:所研制的布洛芬分散片溶出迅速.
作者:赵焰;孙延清;翟光喜;朱崇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适用于研究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用颊侧皮质骨造成兔的一侧下颌骨骨折,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3、5、7、14、30、60、90天处死动物,在处死动物前行骨折侧颈总动脉插管灌注含有DEPC的4%多聚甲醛溶液.切取标本后固定、脱钙、制作蜡块、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实验.结果:通过建立的动物模型可得到良好的核酸原位杂交效果.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保存原位杂交信号的敏感性,为在基因水平研究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
作者:刘少华;程刚;李声伟;田卫东;魏世成;陈伟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问卷对确诊患者31例和匹配对照组30例进行个别心理测验,以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被试唾液中IgA含量.结果: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MMPI诸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P<0.01),其中有10例患者的临床量表高于全国常模正常值;患者组的正性生活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负性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P<0.01);患者组正性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负性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唾液中Ig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所具有的人格偏离、不良生活事件和负性应对方式导致的更强、更持久的应激与免疫功能紊乱是疾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潘芳;汲平;张红静;江虹;宋静;戚焰;马砾;毛雪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肿瘤组织Ki67、Fas系统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i67、Fas、FasL抗原在52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卵巢癌组织中Ki67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1),Fas表达下调(P<0.01),FasL表达增高(P<0.01).②Ki67随组织学分级(P<0.01)、临床分期(P<0.05)的升高而增加,与卵巢癌组织大小呈正相关(r=0.499 P=0.006),与淋巴结转移无关;Fas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大小无关(P>0.05);FasL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但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Ki67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有关;卵巢癌组织中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及FasL表达增加,这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刘培淑;李爱华;董瑞英;李善华;张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自1986年2月至1998年12月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卵巢癌110例,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0例均为患卵巢癌1次或2次术后复发,不宜再行手术或拒绝再次手术者,平均51.8岁,中位年龄56岁.肿瘤灶小为0.5 cm×0.5 cm×0.5 cm,大为10.0 cm×9.8 cm×7.0 cm,平均3.3 cm×4.5 cm×4.8 cm.病理类型:浆液性腺癌57例,粘液性腺癌2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交界性囊腺瘤恶变3例,低分化腺癌16例,内胚窦瘤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
作者:黄英昌;尹强;梁培芳;陈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As2O3和顺铂(cDDP)对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测定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FCM),检测As2O3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株3AO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诱导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与cDDP进行比较.采用吖啶橙染色,观察As2O3作用后,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s2O3可以有效地抑制3AO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具有量-效性及时-效性,与cDD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2O3作用后,S期细胞通过受阻,形态学观察发现细胞呈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结论:与cDDP相比,As2O3对卵巢癌细胞株3AO细胞具有更有效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并使S期细胞阻滞.
作者:黄守国;马玉燕;孔北华;江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应用比特诺尔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43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58例,女85例,13~68岁,平均32.8岁,病程半年至10年不等.①比特诺尔组:52例,每次3粒,4次/日;②苯乙哌啶组:46例,每次2片,3次/日;③黄连素+谷维素组:45例,黄连素每次0.5,谷维素每次20 mg,均3次/日,以上各组疗程均为4周.
作者:史进军;付丽娜;史博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DMSO诱导BEL-7402细胞核DNA凝缩和核片段化,后形成凋亡小体;随着DMSO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其IC50为1.9%;2%的DMSO处理细胞12 h,凋亡率达17.21%,同时S期细胞明显增加, G2-M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DMSO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受阻于S期而进入凋亡程序.
作者:苗俊英;张捷;张尚立;杜春青;赵克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预测上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动态学习比率BP算法以双曲正切函数为功能函数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结果:建立HFRS发病率的ANN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高.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预测.
作者:丁守銮;王洁贞;袁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6年1月至2001年5月,我院实行冠状动脉搭桥术41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7例,35~73岁,平均(46.5±6.3)岁.12例因瓣膜病同时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双瓣膜置换2例,左房血栓清除4例.29例单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不稳定性心绞痛24例,稳定性心绞痛 5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3例,室壁瘤2例.合并高血压者14例,糖尿病4例,颈动脉狭窄2例(轻、中度各1例),肺功能损害2例,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8.2 kPa、6.5 kPa,肝、肾、肺功能不全伴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
作者:吴树明;郭兰敏;范全心;邹承伟;李德才;王安彪;李红昕;杜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牙周组织三种主要功能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GFs)、牙周韧带细胞(PDLCs)及牙槽骨细胞(ABCs)进行分离、培养、传代后,用MTT比色法、碱性磷酸酶测定法、考马斯亮蓝法及茜素红染色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PDLCs和ABCs在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及矿化结节形成方面与GFs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尽管三种细胞具有相同的镜下表现,但生物学特性不同,则具有不同的表型,从而在牙周再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目的:观察纤维结合蛋白(FN)对人牙槽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比色测定法、碱性磷酸酶(ALP)测定法、考马斯亮蓝法和茜素红染色法。结果:FN能促进牙槽骨细胞的增殖,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蛋白合成也有促进作用,但对矿化结节形成能力无显著影响。结论:FN能促进牙槽骨细胞的增殖及蛋白合成,但促进细胞分化的能力有限,尚需其他生长因子的协助以促进组织再生.
作者:葛少华;杨丕山;戚向敏;孙钦峰;张兆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并鉴定斯氏假单胞菌11株,报告如下.1 菌株来源及培养 11株斯氏假单胞菌来自术后感染者血液3株、发热待查者血液3株、烧伤感染者血液1株、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液2株、烧伤感染者分泌物1株、慢性气管炎者痰液1株.
作者:孙强华;贺仆;林梅青;宫琦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手术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切除3例.初次手术后即放疗14例.12例因再次或多次复发,又行1~4次手术.复发者中术后放疗7例.结论: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较容易做到,但是复发率较高(63%).恶性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与术后复发率有密切关系.放射治疗对恶性脑膜瘤的术后复发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孙金龙;于华强;魏麟;庞琦;张庆林;鲍秀峰;孙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