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端
目的 分析药学监护措施的开展对中风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促进效果.方法 对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16例使用中成药的情况进行分析,将药学监护开展前的58例作为A组,药学监护开展后的58例作为B组.对比分析药学监护开展前后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数量,并从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药物配伍等4个方面对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注射剂中活血化瘀类、益气活血类处方使用次数低于A组,口服剂活血通络类处方使用次数高于A组(P<0.05或P<0.01);B组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等项目不合理用药情况均少于A组(P<0.05);B组住院总费用、西药费用及中药费与A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中成药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发生在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上,通过药学监护措施的开展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意外事件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2组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膀脆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2组IPSS评分、Qmax、PVR、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彪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硅胶假体隆鼻术中联合应用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隆鼻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硅胶假体隆鼻术联合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对照组患者则行单纯硅胶假体隆鼻术塑形.术后调查所有患者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4.62%(P<0.05).结论 硅胶假体隆鼻术中联合应用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能显著降低隆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特点,并观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是否合并DM分为(DM+CHD)组、CHD组,每组34例,对比2组冠状动脉造影的病变程度、病变部位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CHD+DM组患者单支病变率(20.6%)低于CHD组(44.1%),CHD+DM组患者三支病变率(41.2%)高于CHD组(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双支病变率、左前降支病变率、右冠状动脉病变率、左主干病变率、左回旋支病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DM组心肌梗死复发率、病死率与C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DM组心绞痛复发率(29.4%)、支架内再狭窄率(17.6%)、再次血运重建率(35.3%)高于CHD组的8.8%、2.9%、14.7%(P均<0.05).结论 DM合并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CHD患者更严重,但与病变部位无明显关系.单纯CHD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CHD合并DM患者.
作者:杨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处方点评后分析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2月份的门诊和急诊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存在不合理处方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经过7个月的临床干预后,用同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1~7月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率由5.63%下降到1.90%.结论 通过临床干预,我院的门诊和急诊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数明显减少,提高了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水平,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梁颖红;李莉;寇智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欣母沛注射部位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54例.A组子宫体注射,B组臀部肌内注射,比较2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h、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产妇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体及臀部肌内注射欣母沛均可起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作用,但子宫体注射对消化道系统影响更小.
作者:汤苏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行宫颈锥切术的7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及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准确性,分析影响活检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绝经前与绝经后患者符合率分别为87.59%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6,P<0.01);有宫颈治疗史与无宫颈治疗史的患者符合率分别为77.30%和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3,P<0.01);宫颈转化区完全可见及不完全可见患者符合率分别为86.20%和8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2,P>0.05).结论 患者绝经状态及是否有宫颈治疗史是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宫颈转化区类型影响阴道镜下观察,但可通过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等提高活检准确率.
作者:汤雅玲;陈宝花;付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方法,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张抗菌药物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效应动力学特征,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时间及用药方法.结果 处方点评筛查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7张,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4张、遴选药品不适宜2张、无特殊情况超用量1张,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率3.5%.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安全宣传及使用管理,以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保证给药准确性,保障患者用药疗效及安全.
作者:杨飞翔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予药学服务.比较2组疾病改善率、血糖水平、患者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用药依从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改善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糖尿病用药知识知晓率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31.11%(P<0.01).结论 药学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提高患者对用药的认知和依从性,用药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冲;施亚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合理掌控剂量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作者:邱素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基础外科采用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6例,纳入小切口组,选择同期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处理的对象46例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小切口组手术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小切口组切口延迟愈合、持续疼痛、阴囊水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均未见医源性隐睾以及睾丸萎缩.结论 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有微创优势,但是对侧新发、复发率仍较高,需要重视术中解剖、术中诊断,规范处理.
作者:江晓林;詹惠华;陈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以项线部位为主的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以项线部位为主的推拿手法以及口服中药葛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中药葛根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为72.72%,高于对照组的40.91%(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以项线部位为主的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严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缓解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沙丁胺醇实施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指标.
作者:周未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儿均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与惊厥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地西泮联合咪达唑仑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果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疗法辅治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7例眩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西药治疗组)和观察组44例(中药辨证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6个月与1年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2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辩证治疗可根据眩晕症的不同症候类型施治,调整方剂剂量,调节患者阴阳失调及气血阻滞,改善患者眩晕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在眩晕症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建锋;王冬香;张劼;张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确诊患者52例,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项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果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汝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常见的问题,分析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开具的4374张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4374张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问题处方328张(7.5%).其中重复给药处方81张(24.7%),未遵循辨证疗法的问题处方223例(68.0%),临床疗效及用量不合理24张(7.3%).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存在很多问题,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提高临床医师、药师的综合素质,应熟悉各种中成药成分,充分发挥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确保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
作者:瞿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健康体检的40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儿童的骨密度值,分析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儿童体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6~7岁年龄组25羟维生素D不足率为6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6~7岁年龄组骨密度不足率为52%,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儿童中骨密度不足率要显著比25羟维生素D充足者高(P<0.05);6~7岁年龄段儿童的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只在一定年龄段存在相关性,临床需要结合两种检查结果为儿童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
作者:黄慧;毕颖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观察组行急诊冠脉介入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比较2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为85.37%,高于对照组的46.34%(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方法,可改善患者血流情况,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李彩凤;周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观察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0.67%,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7%,低于对照组的6.67%(P<0.01).结论 小儿哮喘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易慧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