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芬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年龄2~10岁小儿疝气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阻力消失技术定位骶管穿刺麻醉,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比较2组患儿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和骶管阻滞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骶管阻滞成功率为96.0%,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88.0%和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具有准确定位的优点,为临床小儿麻醉提供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国;冉茂春;郑丽丽;何锴;姬魁权;吴帮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男,66岁,农民,主因呕血2 h急诊入院.1 d前曾有发热、体温高达38℃,自行用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具体用药不详).今晨起床时自觉恶心后呕血1次,量约250 ml,呈非喷射性,为暗红色不含血凝块,未排便,无头晕、心悸、出汗,无腹痛、腹胀,无烧心、泛酸,无胸闷、胸痛、咳嗽,无咯血及皮肤黏膜出血,呕血时无晕厥及意识障碍.查体:T 36.5℃,P 96次/min,R 20次/min,BP 155/110 mmHg.
作者:王海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晚期疗效一直欠佳[1].原因有:国人胃癌确诊时有近1/3的患者已属晚期而不能切除;对胃癌根治后的复发和转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若是高龄患者,心血管状况相对不良,因手术或放疗耐受性差,患者失去治疗机会.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据徐光炜[2]报道,用介入手段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使癌肿组织及周围淋巴结药物浓度增高,可使癌细胞之间的集合力加强,癌细胞凝集,瘤体缩小,减少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而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改进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已成为改善和提高胃癌生存现状的重要部分.
作者:赵磊;赵占伟;魏东耀;赵冲;张笑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过敏煎神阙穴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泻康贴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的便次数正常时间、性状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便次数正常时间、便性状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1).结论 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法用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应用.
作者:郭聆君;李巧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并统计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2.15±0.22)次/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7±0.51)次/d(P<0.01).观察组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2.85±0.43)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46±0.56) min(P<0.01).2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且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酸应激对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作为研究细胞,用调节到pH 6.5或pH 7.4的完全培养基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酸应激时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自噬体的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激光共聚焦电镜下观察到酸应激处理的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呈颗粒状数较对照组细胞内荧光颗粒数显著增多.酸性完全培养基处理的胃癌SGC7901细胞较对照组SGC7901细胞LC3-Ⅱ生成增多,p62表达减少.结论 酸应激可以引起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增强.
作者:盛杰;郭婧;于国红;邱振康;刘宁;王莎莎;邱文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腹腔脱落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2组应激指标及腹腔脱落细胞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脱落细胞检出数目5例(12.2%),少于对照组的13例(31.7%)(P<0.05).观察组CEA、CA19-9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确切,可促进机体应激反应缓解,减少腹腔脱落细胞含量.
作者:刘永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琼;曾敏;杨瑞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症状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采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治疗产褥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刘九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古豫;米玛央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单药组给予沙美特罗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单药组的26.47%(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在术后进行相同的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加入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观察比较2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为(421.7±58.6) ml,高于对照组的(309.4±47.3) ml(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53.3%(P<0.01).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作者:孙炳龙;周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筛查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医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设为对照组,行TCD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将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设为试验组,行TCD结合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比较2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66例生理盐水发泡试验中阳性18例,阳性率为27.27%,其中11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8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试验组:67例加血生理盐水发泡实验中阳性23例,阳性率为34.33%,其中15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4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筛查中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滴血生理盐水比传统生理盐水发泡迅速,操作简便,产生的泡沫更加细腻、均匀,且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作者:戚玉娟;殷乐;李苏毅;庄娜;邱欢欢;王园园;徐君;张婷;周芳;姜建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比较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与超声造影(CEUS)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可疑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后经手术切除或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明确).患者诊断前接受CDFI与CEUS对病灶检查定位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是金标准.分析2种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结果80例患者共96个病灶,良性病灶52个,恶性病灶44个.CDF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80.8%、准确度为80.2%;CEUS诊断的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96.2%、准确度为96.9%,2种检查方法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较CDFI诊断乳腺癌准确度明显提高,有效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雅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组(金水宝3粒,每天3次),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3粒,每天3次),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结果 3组患者药物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尿微量白蛋白降低45.8%,尿蛋白肌酐比值降低31.8%,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45.8%,血尿素氮降低20.5%,血肌酐降低24.1%.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对降低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的疗效更明显,临床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宋旭萍;宁英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与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上报的148例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73.6%(109/148)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年龄19~39岁;87.2%(129/148)为单一用药;73.0%(108/148)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25 min内;37.2%(55/148)ADR/ADE累及胃肠系统;24.3%(36/148)发生全身性损害.结论 生产企业完善药物使用说明书,临床应减少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过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辨识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尽早发现不良征象,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建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阿司匹林(ASP)作为典型的抗炎(非甾体)用药,其药理效用不仅在于镇痛解热,同时也对血小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前众多研究早已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用药价值,也是抗血小板基础性药物之一;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首先用药,如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所致脑缺血或综合征.但有学者通过统计表明,国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用药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并伴有阿司匹林用药抵触情况.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接受胎盘植入保守治疗,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植入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其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高负压引流结合改良弧形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弧形切口对76例94足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分为高负压引流组(40例52足)和常规引流组(36例42足),手术后切口内分别放置高负压引流瓶和常规负压引流球.术后观察引流量、引流时间、切口干燥时间、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高负压引流组总引流量大于常规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换药次数、皮肤坏死及术后感染情况优于常规引流组(P均<0.05).结论 高负压引流结合改良弧形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皮瓣损伤小,术后引流效果确切,可有效防止皮肤坏死及感染出现.
作者:赵志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爆震性耳聋患者采用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爆震性耳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耳周穴位注射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因观察组未全身应用激素,因此对全身其他器官未造成损害,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胃肠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爆震性耳聋的治疗.结论 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训练所致爆震性耳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谊;张灵敏;邢培梅;张亚戈;麻文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