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彩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马建红;权永志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彩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术前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彩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2种方法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患者37例,良性结节患者203例.2种检查方法比较,常规彩超检查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95.1%,准确性为91.3%;弹性成像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98.0%,准确性为96.7%.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敏感性方面要优于常规彩超检查(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性更高,更能识别结节的良恶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右美托咪啶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对照组采用20%中长链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患者镇静评分、谵妄发生率、停药后唤醒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压及心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VAS视觉评分法评估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为3~4分39例,高于对照组的3~4分30例(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7.19%,低于对照组的19.0%(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59.5%(P<0.05);观察组停药后唤醒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辅助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停药后唤醒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卜林;臧宝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影响的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颅内出血并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第1、2周测定行为能力(NBNA)评分不合格率分别为23.33%和13.33%,低于对照组的58.33%和2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儿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小儿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救治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减压去骨瓣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伤残情况.结果 2组有效率、病死率及伤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病死率高,应加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宋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P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9.8%(P<0.05).结论 微波治疗AP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便于操作、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故微波治疗对AP患者提供了一项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海芬;陈现亮;郭增才;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百草枯中毒急诊抢救措施分析

    目的 总结百草枯中毒急诊抢救措施.方法 对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症状、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存活、死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14例(46.67%),但其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存活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5/14),明显低于死亡者的75.0%(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应及时实施抢救,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刘红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9.1%(P<0.01).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杜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8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甲硝唑治疗基础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8.5%(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7%,低于对照组的32.3%(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兆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亲情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亲情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亲情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19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3.55%,发生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13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74.19%,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情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岩;全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后24 h、3 d、4 d、7 d、14 d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不同病情患者间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发病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至发病第3天血浆D-二聚体达高水平,发病第4、7、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下降;GCS评分越低,出血量越大,破入脑室者及预后不佳者,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早期反映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程度,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屈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近年来,非甾体抗炎药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1%~4%,而且15%~45%多无症状.对于伴发应激性溃疡并发症不能停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首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奥美拉唑作为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在抑制胃酸分泌和防治消化性溃疡方面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卓-艾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及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治疗.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目的 观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0例(共98个甲状腺结节)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常规CT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并对患者常规的恶性甲状腺结节与良性甲状腺结节CT检查边界清晰率及超声弹性成像表现.结果 恶性甲状腺结节组清晰率为10.52%,低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的7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弹性成像通过硬度分级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能作出及时且有效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崔瑶;龚珍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70例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患者70例(70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35眼).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水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施术3个月后除眼压外,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拉洛芬滴眼液和芪明颗粒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发生.

    作者:杨雪琦;韩峰;王海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性及代谢情况分析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情况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近2年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3例.A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治疗,B组给予齐拉西酮口服治疗.在用药前后对2组患者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比较,并观察用药期间患者的代谢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8周后,2组PANSS量表各评分值均降低,且B组评分值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2组治疗前后FBG、TG及Ch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L数值比较,A组较治疗前大幅度升高(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低于A组的36.36%(P<0.05).结论 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用药期间患者各项代谢功能不受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辉;景燕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SD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照射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照射组和治疗组均采用5 MeV电子线照射胸部中段脊髓,照射剂量为5 Gy/次,总剂量为40 Gy.治疗组在接受照射24 h后采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30次.放疗结束32周后,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检测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组神经元消失,髓鞘脱落,细胞核固缩,部分核消失.治疗组有小部分神经元,核结构不清楚,髓鞘脱落不明显.治疗组Bax、Caspase-3和Bcl-2表达水平均低于照射组(P<0.05).结论 G-CSF可以在脊髓损伤部位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从而起到修复神经及恢复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京;佟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按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曾燕云;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皮肤物理抗菌膜预防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皮肤物理抗菌膜(洁悠神)预防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水冲洗加碘伏消毒,干预组采用常规清水冲洗辅以洁悠神喷洒导尿管和尿道口.分别于留置导尿管第1、7、14天留取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尿培养结果显示,留置尿管后第1天2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7、14天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4.28%、33.33%;干预组第7、14天尿路感染率分别为0、11.90%,2组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清水冲洗基础上加用洁悠神喷洒能有效降低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伟娜;程淑华;张丽;宗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彩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彩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术前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彩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2种方法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患者37例,良性结节患者203例.2种检查方法比较,常规彩超检查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95.1%,准确性为91.3%;弹性成像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98.0%,准确性为96.7%.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敏感性方面要优于常规彩超检查(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性更高,更能识别结节的良恶性.

    作者:马建红;权永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体位变换对结肠镜检查癌前病变检出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体位变换对结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结肠镜检查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及3篇随机交叉试验.结果显示,4篇研究表明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体位变换可提高息肉检出率,其中3篇研究提示体位变换可进一步提高腺瘤检出率.2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表明体位变换并不能显著提高腺瘤检出率.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在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采取体位变换对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在今后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证明之前,体位变换尚不能常规应用于结肠镜检查.

    作者:崔璐;乔伟光;智发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拟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纤支镜组和可视喉镜组,每组30例.观察2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心率和血压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喉镜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大于纤支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困难气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或可视喉镜插管均安全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对患者口咽喉黏膜损伤较小,对心率和血压影响更轻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姚梦夏;周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