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处方分析

关国娴

关键词: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 从2016年1~11月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处方(>100张/月),共抽查处方2 273张,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2 160张,不合理处方113张,处方合理率为95.03%.结论 我院门诊用药属合理范围,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处方监管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合理用药,保证医疗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9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热疗联合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化疗.观察2组治疗2个周期的临床疗效、体力状况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体力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颜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加盐酸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LMWH加丹参注射液治疗.动态观察2组治疗效果、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大于对照组,延长妊娠时间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LMWH联合丹参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孕产妇的血压,适当延长孕周,明显改善凝血功能及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淼;李曙光;田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按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曾燕云;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71.7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0.87%(P<0.05).结论 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实行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缪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精神分裂症应用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喹硫平、阿哌利唑2种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5例.A组给予喹硫平治疗,B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催乳素、BMI、血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43%,B组总有效率为94.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组所有指标、A组BM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催乳素、血糖则在治疗前后出现显著变化(P<0.05).说明B组在安全性上优于A组.结论 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喹硫平与阿立哌唑疗效相近,但在安全性上阿立哌唑优于喹硫平.

    作者:孙祥虹;郭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按镇痛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行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对照组行传统镇痛护理模式.比较2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术后使用镇痛泵,根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药液为地佐辛+舒芬太尼+托烷司琼,对照组使用药液为舒芬太尼+托烷司琼.观察2组术后2、12、24、48 h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2、12、24、48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军杰;权永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非布司他定治疗高尿酸血症对患者的炎性因子具有显著性影响,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窦艳晓;丰朝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确诊无Hp感染的患者120例与确诊已经感染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感染者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60例,感染者研究组(C组)与对照组(D组)各60例.C组口服PPI三联治疗联合口服大蒜素胶囊治疗,D组口服PPI三联治疗;A组检查前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类食物,B组患者清淡饮食.观察2组大蒜素胶囊转阴率、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后Hp的阳性检出率及健身后Hp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C组大蒜素胶囊治疗后13C-UBT检测Hp的转阴率为93.3%,高于D组的83.3%(P<0.05);A组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后Hp阳性率为25%,高于B组的0(P<0.05);C组健身后Hp转阴率为6.7%,高于D组的0(P<0.05).结论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前要注意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瑞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SD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照射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照射组和治疗组均采用5 MeV电子线照射胸部中段脊髓,照射剂量为5 Gy/次,总剂量为40 Gy.治疗组在接受照射24 h后采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30次.放疗结束32周后,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检测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组神经元消失,髓鞘脱落,细胞核固缩,部分核消失.治疗组有小部分神经元,核结构不清楚,髓鞘脱落不明显.治疗组Bax、Caspase-3和Bcl-2表达水平均低于照射组(P<0.05).结论 G-CSF可以在脊髓损伤部位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从而起到修复神经及恢复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京;佟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组卵巢肿瘤,是卵巢的第2位原发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包括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及混合生殖细胞肿瘤,其中成熟畸胎瘤为良性肿瘤,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及混合生殖细胞肿瘤为恶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绝大部分含有脂肪成分,利用磁共振技术对脂成分的识别及检出,能明显提高这类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判断,对肿瘤的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谢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的作用

    目的 观察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治疗糖尿病即将出院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连续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6.43±1.36)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8.11±1.98) mmol/L,优于对照组的(8.85±1.83) mmol/L和(8.11±1.98) mmol/L(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7.85±9.77)分,高于对照组的(55.36±9.13)分(P<0.05).结论 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可使糖尿病出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任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延长输注时间对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较替加环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延长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静脉滴注时间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症医学科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1、2、3组,每组12例,分别给予替加环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延长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静脉滴注时间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试验室数据、评分系统变化.结果 试验3组总有效率为66.7%,高于试验1、2组的58.3%和50.0%(P<0.05).试验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细菌总清除率为58.3%,高于试验1、2组的41.7%和16.7%(P<0.05).试验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T、WBC、N%、PCT、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注3 h能改善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适合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郭茵;苏景强;罗邦军;许鸿燕;林转娣;粱结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科室中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开展医院感染工作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而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作者:武笑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为后循环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起效时间分布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7 d、7~14 d药物临床起效时间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TIA患者,起效快,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鹏;王丽英;张轻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P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9.8%(P<0.05).结论 微波治疗AP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便于操作、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故微波治疗对AP患者提供了一项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海芬;陈现亮;郭增才;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青鹏软膏外用治疗儿童局限性湿疹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青鹏软膏外用治疗儿童局限性湿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确诊的儿童局限性湿疹患儿6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青鹏软膏外擦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软膏外擦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青鹏软膏外用治疗儿童局限性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弼;陈少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控制

    目的 分析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对两家医院各科室出现的43例因服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服用了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多为含大毒或剧毒成分药物,且其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器官损害.结论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减少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促进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卢兴;黄显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反应在开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波反应(PhNR)在诊断开角型青光眼(OAG)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行视力检查的4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使用视网膜电图进行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受检者在明视负波反应上的不同.结果 对照组的PhNR振幅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观察组中处于进展期和晚期的患者,在不同强度刺激光下获得的PhNR振幅异常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晚期患者与进展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NR振幅高低与OAG病情轻重关系密切,病情越严重则PhNR振幅降低幅度越大,临床可根据此特性利用ERG对眼科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作者:李砚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沙利度胺治疗.2组在治疗后第8、12、24及48周记录患者关节肿胀的压痛指数及血细胞沉降率(ESR)变化情况,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评价采取10 cm模拟标尺法,同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在第8、12、24及48周时比较,观察组DAS28评分24周、48周<3.2分和48周3.2~5.1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关节肿胀压痛指数及ESR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明显优于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2种药物联合治疗,此研究方案对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利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