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金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育龄妇女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拱墅区9个街道13 449例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应用新柏氏TCT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及TBS诊断标准进行检查并做出诊断报告.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经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及TBS标准诊断,正常132 49例(98.51%),异常200例(1.49%).2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人群平均年龄为45.0岁,异常高发人群集中在30~59岁.结论 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病变等级的升高,其病理诊断异常比例也逐渐升高,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与病理学诊断在很大程度上相符,表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翁敏杰;李薇;谭辉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疝气手术应用腹纹横小切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疝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纹横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气患者应用腹纹横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俞召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分析床旁CR胸片与床旁胸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新生儿科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化X线(DR)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床旁胸片与床旁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意义.结果 超声及CR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90.77%、76.92%,特异性为69.23%、38.46%,阳性预期值为93.65%、86.21%,阴性预期值为60.00%、25.00%,2种检查方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期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检查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可作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分别于输血通路异侧采血、标本未溶血、采样后立即送检;对照组分别于输血通路同侧采血、标本溶血、采样后1 h后送检,对比分析2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2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血部位、样本溶血性、样本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赵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维拉帕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4.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8.3%(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应掌握好个体化用药原则,维拉帕米可治疗老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作者:代利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肱骨近端骨折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34.55%(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应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较好,肩关节功能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型病变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椎间口融合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采取微创腰椎融合术进行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少、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刘辛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于BT474细胞,CCK-8法观察白藜芦醇对BT474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观察白藜芦醇对BT474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BT474细胞中GABARAPL1表达改变.结果 以白藜芦醇处理后的BT474细胞增殖被抑制并且凋亡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可抑制GABARAPL1的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下调GABARAPL1抑制BT47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冉莉;周峻林;洪涛;肖新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物质功能评分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熊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不同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6.1%,83.9%和85.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3%,84.0%和91.6%,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5.2%,93.5%和96.2%.结论 在甲状腺良结节上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是相辅相成的,提高整体的准确度,提高术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确诊为病毒性流感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患儿鼻塞/流涕、发热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38.0%(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炎琥宁,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红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外剥内扎术联合消痔灵硬化注射替代痔区切除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外剥内扎术联合消痔灵硬化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痔灵硬化注射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与单纯痔切除术比较,具有痛感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而临床治疗效果与痔切除术基本相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辉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94.87%,均高于对照组的41.03%、82.0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较快缓解腹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德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矽肺患者预后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矽肺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QOL-100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矽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凤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刘仕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比较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难治性耳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微循环优化、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频率听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0.5、1、3 kHz听阈的改善幅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4、8 kHz听阀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栖如;刘海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纯母乳喂养和母乳添加配方奶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黄疸新生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纯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母乳添加配方奶(我院统一配制)进行喂养,观察2组患儿黄疸指数、首次退黄时间和患儿住院时间.结果 住院后第3、5天,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首次退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母乳添加配方奶喂养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母乳喂养,在母乳中添加配方奶可有效消除黄疸,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潘碧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医嘱点评,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逐步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方法 利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随机抽取2015年全年每位医师在院病例及出院病例各2份,共抽取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医嘱1 547条,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品种、剂量、溶剂、给药途径、频次、联合用药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1 547条中药注射剂医嘱中,遴选药品不适宜40条,占31.25%;联合用药不适宜36条,占28.13%;溶媒不适宜30条,占23.44%.并结合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通过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发现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赵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桉柠蒎组各31例和联合用药组32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测定肺功能及6 min步行试验(6MWD),并统计3组在治疗6个月的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噻托溴铵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和桉柠蒎组治疗6个月后运动耐量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优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桉柠蒎组,且联合治疗组少于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长期使用对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作者:方江;艾红艳;彭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核磁共振检查(MRI)是临床为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其作为近几年内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对人体损害小,且能有效反映人体肝脏、子宫、脑、心脏、脾脏、肾脏、前列腺等器官及血管情况,帮助医师诊断一些早期不易察觉的病变[1].其具有图像清晰、组织分辨率高、参数多、扫描快速等优点,是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早期筛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进行MRI增强扫描时一般需要加入对比剂[2].
作者:马婧怡;张丽;张万鑫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