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雪梅
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进行回访,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效果尚佳,可缩短手术用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手术风险,适合广泛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黎云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辨证施治用药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中医组给予辨证施治用药和针灸治疗加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根据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患者的运动障碍程度进行判定,并观察2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后中医组ADL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指数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积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积分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能力分级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灸相对于单纯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更有益.
作者:尹涛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突触可塑性即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能力,是指神经系统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突触活动受到调控引起突触传递效率的易化或抑制,使得从单个神经元到整个神经环路均发生适应性变化以维持神经功能的相对稳定.其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突触可塑性是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1].机体可通过多种细胞分子途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其中神经胶质细胞在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者:孙浩;陈明明;廖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监测在早产儿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该科住院的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肺炎患儿41例,监测患儿的动脉血气、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 2)及氧分压(TcPO 2),比较TcPCO 2及TcPO 2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之间的相关度.结果 所有患儿的TcPCO 2和动脉血气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TcPCO 2测定在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连续、无创的优点,同时可以预测PaCO 2,安全性良好.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纳洛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6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70%高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许研杰;杨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评估早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从入院开始即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0 mg次/d),直到出院;B组住院期间无阿托伐他汀治疗,出院后开始阿托伐他汀治疗(80 mg次/d).入院3 d和7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Rankin修订量表(mRS)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 d后A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7 d后NIHSS评分进一步降低,且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2级评分和3级评分百分比较高,然而4级评分和5级评分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早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董育卿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人工真皮修复复杂、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复杂、难愈性创面患者160例,所有患者治疗方法为Ⅰ期扩创移植人工真皮,2~6周后创面逐渐呈粉红色的类真皮样基底,局部血管化良好,全身情况稳定时可进行Ⅱ期自体薄层皮片移植.观察患者Ⅱ期皮片成活率、皮片挛缩、瘢痕生长情况.结果 160例人工真皮移植后成活137例,成活率为85.62%;存活的137例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成活136例,成活率99.27%.23例因感染未成活,随后行皮瓣修复手术.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生性瘢痕,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人工真皮可促进复杂、难愈性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永;和晓培;薜欣;常朋飞;秦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医院围术期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为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309例患者的围术期肠外营养处方784张,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处方中葡萄糖、氨基酸、热氮比等物质的占比情况,分析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784张肠外营养处方中,制剂品种使用量占前3位的为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40、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不合理肠外营养处方中,氨基酸<2.5%占88.65%,糖脂比有糖无脂或<1:1或>2:1占19.90%,热氮比>200:1占33.42%,未使用谷氨酰胺占89.16%,谷氨酰胺/总氨基酸供给量>20%占56.47%.结论 围术期患者肠外营养处方中存在较多的不合理之处,如糖脂比、热氮比不合理等,应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减少肠外营养处方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升围术期中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作者:卓莹;翁爱彬;崔国通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科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儿科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M组(n=45)和N组(n=45).N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M组患儿在N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气喘、胸闷、咳嗽、咯痰)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M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N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54,P<0.01).M组气喘、胸闷、咳嗽、咯痰症状消失时间短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残气量/肺总量(RV/TLC)、大呼气量(PEF)、残气量(RV)、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量(FEV 1)均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科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患儿肺功能,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及社会的进步,药师的职能已发生了转变.全球医院药学第一次大会共识(巴塞尔宣言)发布,药师发展有了明确指南.《宣言》中第 15 条提出本科药学生课程应包含医院药学相关内容,研究生培训项目和医院药学专科化培训也应建立起来[1].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药学专业在课时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延续着以化学为主导的传统模式,使得药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满足不了药师的职能需求.本文就这一现实提出改进的措施,旨在充实药剂师的个人修养教育、医疗相关教育及临床实习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医院药师、社区药师做好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双颞侧胀痛 15 d,加重 4 d就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入院检查:脑脊液压力 350 mmH2 O,蛋白 889 mg/ L,白细胞 43 个/ mm3;脑脊液及血清囊虫特异性抗体均阳性.头颅 MRI: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长 T1长 T2信号囊性病灶,部分囊内见等 T1等 T2的小结节影, FLAIR序列结节、囊壁呈高信号,增强扫描部分囊壁及其内的结节均匀强化;大病灶位于左侧颞枕叶,大小为5. 2 cm × 7. 4 cm × 8. 3 cm,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带,左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稍向右移位.入院诊断:脑囊虫(超大囊型).因颅高压予全麻下开颅左颞枕部病灶清除术,术中见局部脑膜紧张.病灶囊变较大,囊内液体清澈,可见虫体样结节,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术中病理提示脑囊虫.术后患者头痛缓解,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
作者:姜颖;韦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分骨垫在儿童尺桡骨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儿童尺桡骨骨折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经手法复位,采用分骨垫、普通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周 ~6个月,其中2例于1周后行X线复查提示骨折端移位较大,接受手术治疗,其余38例至末次随访时X线提示骨折接近解剖复位或解剖复位,且骨折线变模糊甚至消失,患儿前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手法复位、分骨垫、普通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疗效确切,患儿功能恢复及满意度良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治疗适用于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以及手法整复后再发生移位患者.
作者:魏小强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12月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分析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于2016年1月由药剂科实施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将干预前设置为对照组,干预后设置为试验组,随机选择样本进行比较,2组以每月抽取病历100份为基数,累积抽取12个月共120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药物性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试验组发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213份,其发生率为17.75%,对照组发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386份,其发生率为32.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在用药指征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疗程不合理及药物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病历中出现药物性不良反应7例,其发生率为0.58%,对照组患者病历中出现药物性不良反应37例,其发生率为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科的有效干预能显著改善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不但能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伍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的价值.方法 将门诊激素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用药过程中未接受药师参与,试验组50例则在药师的参与下用药,对比2组激素治疗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合理使用率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门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中,可促进患者更加规范的用药,对其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保证.
作者:黄文绯;苏诗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3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和脏器功能支持等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吸痰和体位引流排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药治疗,每隔3~4天治疗1次.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和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4%高于对照组的6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CPI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继发脏器功能衰竭数和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洗前氧合指数为(238.45±95.76)mmHg,CPIS评分为(7.27±1.34)分,灌洗后第1天氧合指数为(268.96±92.11)mmHg,灌洗后第3天CPIS评分为(6.56±1.41)分,灌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比较安全,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CPIS评分和氧合指数,进一步降低老年患者继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及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8周后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三酰甘油(TG).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TC、LDL-C、HDL-C及T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患者的TC、LDL-C、TG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血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明显,同时联合降糖药物使用时还有降低血糖的疗效.
作者:钟方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8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4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与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师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PG、2hPG和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2hPG和HbA1c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显著降低患者的FPG、2hPG和HbA1c水平,改善患者的疾病病情,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陈新;李海珊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癌症患者采用PEG-rhG-CSF化疗致血液变化情况分析.方法 收集和分析临床上5例不同身高体质量,不同临床诊断,不同化疗方案、不同使用阶段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降低患者应用PEG-rhG-CSF后的血液变化情况.结果 PEG-rhG-CSF 3 mg单次用药即可改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 PEG-rhG-CSF能及时升高患者的血液指标,降低因ANC降低所引发的风险,减少患者的注射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化疗进行.
作者:吕亚青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早期(术后3个月)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后3个月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技术检测接受LEEP术的1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DNA含量,对比检测结果与CIN残留或复发的关系.结果 术后3个月CIN患者术后HPV-DNA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HPV-DNA阳性的患者其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3个月的HPV-DNA检测在判断CIN患者LEEP手术效果、病毒清除效果及预测病变是否残留或复发方面均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柳银华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