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对小儿七氟烷麻醉下自主呼吸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七氟烷麻醉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或隐睾固定术治疗的患儿105例,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瑞芬太尼低剂量(0.03μg/kg)、瑞芬太尼中剂量(0.06μg/kg)、瑞芬太尼高剂量(0.09μg/kg),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每分通气量(MV)、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BP)以及心率(HR).结果 3组T 1、T 2时间点MV、R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 3、T 4、T 5时间点MV、RR水平均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 3、T 4、T 5时间点MV、R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不同时间点VT、M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高剂量持续输注对小儿自主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输注瑞芬太尼时应尽量选择低剂量瑞芬太尼,减轻对患儿自主呼吸的抑制.
作者:林鹏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预防组55例和单药预防组52例.联合预防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出血后二级预防,单药预防组给予普萘洛尔单药用于出血后二级预防.随访2组再次出血时间、程度,药物副作用、严重不良事件及一般病情变化.结果 联合预防组患者总体再出血率、2次及以上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单药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药预防组发生2次出血的比例却明显高于联合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防组发生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无诱因自发性出血5例(9.1%),单药预防组3例(5.8%),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23/55),单药预防组为34.6%(18/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二级预防并不优于盐酸普萘洛尔的单独应用.
作者:马彦华;黄通瑞;常彦清;王晓玮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全麻拔管前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全麻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组(D组)和枸橼酸舒芬太尼组(F组)各25例.F组患者术后橼酸舒芬太尼2~3μg/kg,持续微量泵泵入,D组患者在橼酸舒芬太尼2~3μg/kg基础上给予地佐辛10 mg肌内注射,间隔12 h 1次.手术完毕后停止镇静用药,记录苏醒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 2)时点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结果 D组T 1、T 2各时点HR、RR、SBP、DBP值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拔管前后,效果优于单用枸橼酸舒芬太尼.
作者:柴瑞峰;马倩;马龙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虎力散片与痹祺胶囊在膝骨关节炎中(O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OA患者1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虎力散组82例,采用虎力散片口服治疗,痹祺胶囊组82例,采用痹祺胶囊,同时将两组分别按年龄再次分为年轻组(<55岁)及中老年组(≥55岁),虎力散组包括年轻组28例,中老年组54例,痹祺胶囊年轻组26例,中老年组56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虎力散组和痹祺胶囊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虎力散组中老年组VAS评分高于年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痹祺胶囊组治疗后中老年组较年轻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出现1例皮肤过敏,表现为轻度瘙痒和发红,予停药后皮疹消退,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全身性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虎力散片和痹祺胶囊治疗OA具有明显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虎力散片在治疗年轻组中有优势,而痹祺胶囊在中老年组中有优势.同时两者均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的特点.
作者:王洪彬;高建华;常广;蒲晓鹏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诊治的确诊为D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VSD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者在感染期切开脓腔并采用脂质水胶体敷料引流.比较2组临床疗效、溃疡面积、脓性分泌物、创面肉芽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9,P<0.0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溃疡面积、脓性分泌物、创面肉芽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局部冲洗显著减少了创面的换药次数,患者痛苦较小,更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兴;谭万寿;刘辉文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双颞侧胀痛 15 d,加重 4 d就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入院检查:脑脊液压力 350 mmH2 O,蛋白 889 mg/ L,白细胞 43 个/ mm3;脑脊液及血清囊虫特异性抗体均阳性.头颅 MRI: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长 T1长 T2信号囊性病灶,部分囊内见等 T1等 T2的小结节影, FLAIR序列结节、囊壁呈高信号,增强扫描部分囊壁及其内的结节均匀强化;大病灶位于左侧颞枕叶,大小为5. 2 cm × 7. 4 cm × 8. 3 cm,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带,左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稍向右移位.入院诊断:脑囊虫(超大囊型).因颅高压予全麻下开颅左颞枕部病灶清除术,术中见局部脑膜紧张.病灶囊变较大,囊内液体清澈,可见虫体样结节,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术中病理提示脑囊虫.术后患者头痛缓解,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
作者:姜颖;韦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48例,利用抽签法将48例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术.2组术后均予以12个月的随访,记录种植体的种植情况,比较炎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种植体共植入34枚,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成功率达100.0%,且未出现种植体松动和炎症等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6±1.9)mm.对照组种植体共植入37枚,其中1枚种植体松动,3枚有进行性骨吸收的情况,种植成功率为89.2%,无炎症和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0±1.3)mm.研究组种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77,P<0.05).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8,P<0.05).结论 利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怀明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PG、2hPG和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2hPG和HbA1c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显著降低患者的FPG、2hPG和HbA1c水平,改善患者的疾病病情,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陈新;李海珊 刊期: 2017年第25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PCI术)患者的治疗基石[1].然而,随着氯吡格雷的广泛应用,其疗效变异性受到关注,细胞色素 P4502C19(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尤其是氯吡格雷抵抗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3].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 1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典型案例,临床药师个体化检测技术多角度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临床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治疗方案调整策略,为优化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戴春乐;苗苗;刘俊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无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和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将100例行无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早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50例采用微管的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行人工流产手术.比较2组孕妇流产率、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复经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不完全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和复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无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纳洛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6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70%高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许研杰;杨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不良反应报告,总结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淮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的546例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97例(36.08%)超出说明书推荐的大剂量;418例(76.56%)发生在用药30 min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用药部位损害;不良反应转归好转与痊愈占99.82%.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规范用药剂量和适用范围,密切注意30 min内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秦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赛肤润对盆腔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盆腔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放疗开始后即使用赛肤润涂抹放射野内皮肤,对照组按传统处理方法,即保持皮肤清洁、干净,不使用皮肤防护剂,对比2组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Ⅰ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Ⅱ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对照组发生Ⅲ级放射性皮炎3例,2组均无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8,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赛肤润早期干预能减少盆腔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进而提高近期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谢惠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老年患者均行下肢骨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周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后血压及动脉血氧含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压、动脉血氧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m、1 h时的动脉血氧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具有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好、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安全性高的优势,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魏海翔;罗年丰;姜闽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保守治疗控制炎症和病情,在此基础上,早期组在1周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延期组在1~2周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康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结果 早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低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在炎症得到控制后的1周内,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加快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全辉;曾维卿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使用乌司他汀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计数(WBC),使用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及RR均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F患者使用乌司他汀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峥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脂溶性维生素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儿科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上报的49例脂溶性维生素ADR报告.结果 49例患儿中2013年5例(10.21%),2014年25例(51.02%),2015年15例(30.61%),2016年4例(8.16%);发生ADR的季节以冬季为主28例(57.14%),其次为春季18例(36.73%);脂溶性维生素(Ⅰ)发生ADR 40例(81.63%);性别男24例(48.98%),女25例(51.02%);年龄1.7~12.0岁;感染性疾病38例(77.55%);患儿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因素39例(79.59%).49例ADR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或)系统157例次,其中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例次(43.31%).49例患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抗过敏、抗休克、维持生命体征等综合治疗,全部转归良好,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脂溶性维生素是易致敏药物,ADR易在有过敏性因素的患儿中出现,感染本身可能是诱发ADR的一个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合理使用脂溶性维生素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王月红;赵洁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患者,男,49 岁.因反复便血 1 年入院,肠镜提示直肠息肉,病检提示直肠管状腺瘤.以直肠息肉、混合痔收入院.入院后查体:T 37. 2 ℃,P 71 次/ min,R 19 次/ min,BP 130 / 86 mmHg,体质量 66 kg.自述发现高血压 1 年,一直正规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无肝炎、结核、心脏病、糖尿病、癫痫、精神病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黎爽;赵红波;李剑;祝秀华;彭明沙;汪明;李东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医院2014-2016年口服降糖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三种药物的用药频度稳居前三位.结论 医院口服降糖药品种较齐全,用药量呈上升趋势,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赖志荣;梁雪文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因素.方法 对25例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迟发性脑病高危因素.结果 (1)25例患儿中位年龄9.48岁,出现迟发性脑病3例,年龄9~11岁.(2)未发生迟发性脑病与迟发性脑病患儿昏迷时间、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病患儿抽搐次数多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儿(P<0.05).(3)迟发性脑病患儿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儿(P<0.01).结论 儿童一氧化碳中毒后抽搐发生次数及WBC明显升高,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异常越明显,发生迟发性脑病危险性越大.
作者:黄宏彪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