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姜怀明

关键词:种植修复, 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观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48例,利用抽签法将48例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术.2组术后均予以12个月的随访,记录种植体的种植情况,比较炎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种植体共植入34枚,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成功率达100.0%,且未出现种植体松动和炎症等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6±1.9)mm.对照组种植体共植入37枚,其中1枚种植体松动,3枚有进行性骨吸收的情况,种植成功率为89.2%,无炎症和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提升高度为(5.0±1.3)mm.研究组种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77,P<0.05).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8,P<0.05).结论 利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早期25羟维生素D及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孕早期25羟维生素D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108例产前检查孕妇于孕早期检测25羟维生素D及CRP水平,于孕中期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不同25羟维生素D及CRP水平患者OGTT阳性率,并分析25羟维生素D及CRP的诊断价值.结果 108例孕妇中25羟维生素D水平>30 nmol/L 35例,OGTT阳性5例(14.29%);≤30 nmol/L 73例,OGTT阳性27例(36.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P<0.05).108例孕妇中CRP水平≤8 mg/L 68例,OGTT阳性13例(19.12%);CRP水平>8 mg/L 40例,OGTT阳性19例(4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25羟维生素D与CRP水平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25羟维生素D低水平及CRP高水平能有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胡春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恩替卡韦分散片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分散片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与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TBIL、HBV-DNA、HBe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血清ALT、TBIL、HBV-DNA、HBeA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治疗48周后血清ALT、TBIL、HBV-DNA、HBeAg水平较治疗24周后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周后和48周后血清ALT、TBIL、HBV-DNA、HBe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阿德福韦酯,患者肝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龙承明;唐海云;彭文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入住呼吸监护室(RICU)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28例,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常规组,每组14例,2组均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PRVC-SIMV+PSV)模式通气,序贯组达到早期拔管指征时(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拔除气管内插管(ETI),改为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常规组达到传统拔管指征时撤机.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住RICU时间等指标.结果 序贯组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短于常规组,VAP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TI次数≥2次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明显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HFNC疗法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邹外龙;刘仲楠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2015-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处方2400张,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筛选出不合理处方314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3.08%.其中,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处方126张,占不合理处方数的40.13%;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8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数的26.75%.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医院医疗质控管理部门加大考核力度,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门诊处方的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孙淑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芪苈强心胶囊辅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46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钠肽(BNP)、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NP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NP水平均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辅治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确,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建广;韩玉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保留灌肠,2组均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2组患者Souther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outherland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林志金;弭希峰;洪顺忠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归脾丸在围绝经期失眠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这段时期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出现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表现为生殖道、血管舒缩障碍症状群、精神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症状,其中出现情绪不稳定、急躁失眠伴焦虑症状.围绝经期症状多发生在45 ~ 55岁[1].

    作者:谢杭珍;林光斌;郑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3月-2015年8月骨髓穿刺标本140例,分析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符率.结果 140例标本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与结果临床诊断相符率:缺铁性贫血(IDA)为84.62%,感染性疾病为68.9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为75.00%,恶性淋巴瘤疾病为55.5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68.7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54.55%,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为50.00%,巨幼细胞性贫血为66.67%,其他疾病比例62.50%.结论 部分血液性疾病在进行鉴别诊断的过程中选择骨髓细胞形态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可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王文天;王凌;曾德辉;郭静;王盛兰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乌司他汀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使用乌司他汀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MOF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计数(WBC),使用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及RR均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F患者使用乌司他汀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峥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合并的肾脏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积极恢复肾组织血流,减轻或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仍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其发病机制包括细胞坏死与凋亡及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增多[ 1]、多种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等炎性递质的表达增加.寻找有效的多靶点药物防治肾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基础和临床的研究热点.研究已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还可发挥其抗炎作用[ 2],因此,探讨辛伐他汀在对脓毒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云娜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硫酸镁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硫酸镁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对照组24例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优等肠道观察时间占比和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4,P=0.027).观察组清洁程度积分、优等肠道观察时间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耐受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4,P=0.010).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前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硫酸镁行肠道准备,能够提供更好的肠道清洁度、更清晰的视野;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患者依从性高,为检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范先靖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我院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63例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我院 2016 年上报的ADR中 26. 7%为抗菌药物引起.为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文对我院 2015-2016 年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家鑫;陈芯媛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人工真皮修复复杂、难愈性创面1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真皮修复复杂、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复杂、难愈性创面患者160例,所有患者治疗方法为Ⅰ期扩创移植人工真皮,2~6周后创面逐渐呈粉红色的类真皮样基底,局部血管化良好,全身情况稳定时可进行Ⅱ期自体薄层皮片移植.观察患者Ⅱ期皮片成活率、皮片挛缩、瘢痕生长情况.结果 160例人工真皮移植后成活137例,成活率为85.62%;存活的137例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成活136例,成活率99.27%.23例因感染未成活,随后行皮瓣修复手术.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生性瘢痕,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人工真皮可促进复杂、难愈性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永;和晓培;薜欣;常朋飞;秦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静脉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干预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效果的影响,为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干预前(2014年)317例和干预后(2016年)500例出院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的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对干预前后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眼科围术期静脉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从99.37%下降至5.00%,使用合理率从8.25%上升至64.0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基本合理、术后24 h停药率明显升高、用药疗程长问题明显改善.结论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在相关干预后使用率明显下降,合理率明显上升,但仍存在部分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的问题.

    作者:张剑;林彩琴;汪洋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围术期309例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围术期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为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309例患者的围术期肠外营养处方784张,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处方中葡萄糖、氨基酸、热氮比等物质的占比情况,分析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784张肠外营养处方中,制剂品种使用量占前3位的为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40、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不合理肠外营养处方中,氨基酸<2.5%占88.65%,糖脂比有糖无脂或<1:1或>2:1占19.90%,热氮比>200:1占33.42%,未使用谷氨酰胺占89.16%,谷氨酰胺/总氨基酸供给量>20%占56.47%.结论 围术期患者肠外营养处方中存在较多的不合理之处,如糖脂比、热氮比不合理等,应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减少肠外营养处方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升围术期中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作者:卓莹;翁爱彬;崔国通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8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4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与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师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气管插管期间牙齿损伤脱落2例

    病例 1,男,72岁,体质量 70 kg,ASA Ⅳ级.因脑出血急诊入院,拟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入室时昏迷,BP 168 / 102 mmHg,HR 69 次/ min,SpO 295%,RR 18次/ min,术前准备中发现患者牙齿缺失,仅有右下侧一颗切牙,活动度尚可,于是未予处理.全麻诱导予咪达唑仑 5 mg,阿托品0. 5 mg,依托咪酯 12 mg,舒芬太尼 20 μg,罗库溴铵 40 mg,吸氧去痰后经口明视插管,用喉镜窥视喉头时,见口腔分泌物较多,遂用吸引器吸去分泌物后,再次置入喉镜视野清楚,插管成功,退出喉镜放置气管导管固定牙垫时,发现右下切牙掉落,试图用手取出,手探入口腔稍用力,牙齿滑落到舌体下方,用力伸手探索数次未果,遂用喉镜推开舌体反复寻找未见脱落牙齿,双肺听诊双侧呼吸音对称,清晰,无减弱,考虑脱落牙齿可能在口腔,于是决定先手术.术中麻醉无特殊,术后患者行头颅核磁检查平扫见在口腔梨状隐窝发现一颗牙齿,明确牙齿位置后在可视喉镜下,用插管钳顺利取出牙齿,患者送监护病房.

    作者:姜锋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二级预防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预防组55例和单药预防组52例.联合预防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出血后二级预防,单药预防组给予普萘洛尔单药用于出血后二级预防.随访2组再次出血时间、程度,药物副作用、严重不良事件及一般病情变化.结果 联合预防组患者总体再出血率、2次及以上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单药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药预防组发生2次出血的比例却明显高于联合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防组发生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无诱因自发性出血5例(9.1%),单药预防组3例(5.8%),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23/55),单药预防组为34.6%(18/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二级预防并不优于盐酸普萘洛尔的单独应用.

    作者:马彦华;黄通瑞;常彦清;王晓玮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个体化治疗实践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PCI术)患者的治疗基石[1].然而,随着氯吡格雷的广泛应用,其疗效变异性受到关注,细胞色素 P4502C19(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尤其是氯吡格雷抵抗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3].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 1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典型案例,临床药师个体化检测技术多角度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临床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治疗方案调整策略,为优化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戴春乐;苗苗;刘俊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基于《巴塞尔宣言》探讨培养药学技术服务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及社会的进步,药师的职能已发生了转变.全球医院药学第一次大会共识(巴塞尔宣言)发布,药师发展有了明确指南.《宣言》中第 15 条提出本科药学生课程应包含医院药学相关内容,研究生培训项目和医院药学专科化培训也应建立起来[1].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药学专业在课时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延续着以化学为主导的传统模式,使得药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满足不了药师的职能需求.本文就这一现实提出改进的措施,旨在充实药剂师的个人修养教育、医疗相关教育及临床实习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医院药师、社区药师做好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17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