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效果观察

陈庆海

关键词:布地奈德, 茶碱,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喘息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及喘息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喘息发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发生髋关节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有髋关节病变的32例AS 患者(A 组)和无髋关节病变的56例 AS 患者(B 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A 组的发病年龄早于 B 组,病程短于 B 组(P <0.05)。以外周关节起病者,A 组为59.4%(19/32),B 组为17.9%(10/56);A 组 ESR、CRP 和 IgG 水平均高于 B 组(P <0.05);A 组骶髂关节病变关节受累程度重于 B 组(P <0.05)。结论髋关节 CT 及 MRI 对于早期诊断髋关节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 CT 诊断价值探讨

    多层螺旋 CT 以其具备的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普及,已逐渐发展为腹部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行 CT 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症状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聂太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8例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托吡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癫痫发作次数、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同时改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军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2例妇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用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具备着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进行抢救的效果。方法将92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47.83%高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自主呼吸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存活>1d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大剂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更显著的抢救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的迅速恢复,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

    作者:魏芳玲;任天成;童梅;赵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溶栓1例

    患者女,61岁。因突发胸闷4h于2015年3月10日入我院急诊,行心电图后以“急性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既往高血压及胃炎史,未规律治疗。4h前正常饮食(无饮酒及暴饮暴食)后突发胸闷,略感腹胀,伴大汗、恶心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未特殊处理来诊。查体:T 36.2℃,P 59次/min,R 21次/min,BP 90/60mmHg(1mmHg=0.133kPa),查体欠合作,神志淡漠,精神欠佳,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59次/min,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鼓音,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非弓背形);血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82,并等待肌钙蛋白T( cTnT)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交代病情后予充分抗血小板、抗凝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并尿激酶150万U溶栓,2h后患者症状无改善,且腹胀加重,上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并再次呕吐2次,期间复查心电图同前无变化,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规律。cTnT阴性,急查血淀粉酶>3000U/L,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未见明显异常,胰腺肿大,请消化内科会诊考虑“急性胰腺炎”,转入消化科治疗18d痊愈出院。

    作者:徐宪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近期发现网上有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我刊为此郑重声明如下:(1)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址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本社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以本刊名义进行网络征稿、组稿活动。(2)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义在网上进行征稿及组稿的活动,均属非法行为。(3)作者来稿,请直接通过本刊邮箱发至编辑部,我们会尽快给予安排处理,谨防网络上当而延误稿件发表。(4)来款请直接邮局汇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编辑部”收,凡要求汇给个人收的,请谨慎核实,以免受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低温等离子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消融术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疾病的护理。方法将80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减少患儿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美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破裂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在支架辅助栓塞中采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予以治疗,比较实施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应用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印晓鸿;王远传;唐晓平;罗仁国;段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药房配发药品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对该院门诊药房的配发药品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师的服务质量。方法统计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调配差错处方。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发生调配差错的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业务或专业水平有限,受环境影响等。结论通过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加强职业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优化就医流程,改造电脑系统,优化药师的工作环境等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配发药品差错的发生率。

    作者:陈嘉;辛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1例,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学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3例的实践体会

    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的3个工作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工作实践与体会,阐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实开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将86例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对比观察2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分析患者临床舒适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救治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具有较好效果。在迅速促醒的同时有效改善了酒精中毒相关症状,临床舒适度提高,使患者高质量苏醒。

    作者:李敏;白伟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稿件内容的有关规范要求

    1.当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家族遗传高血脂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500例高血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病例均存在家族遗传高血脂病史,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50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血清 HCY 含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三酰甘油浓度等临床指标进行检验,并以此分析HCY 水平和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关系。结果观察组血 HCY、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 HCY 含量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存在水平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8、0.36、0.39,P 均<0.01)。结论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 HCY 水平显著高于血脂正常人群,同时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 HCY 水平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呈正相关。由此可见,HCY 会对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起到一定的诱发作用,临床中可将 HCY 的检测水平作为家族遗传性高血脂患者的辅助诊断依据。

    作者:陈旭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 RBP、CysC、VEGF 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 C(Cys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T2 DM)患者根据24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组45例和临床白蛋白尿(CP)组44例,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临床资料,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应用 ELISA 法测定各组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并比较。结果 NA组、MA 组、CP 组 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前 C 肽(CP)、餐后2h C 肽(2hCP)、胰岛抵抗指数(HOMA_IR)、血肌酐(Cr)、尿素氮(BUN)、RBP、CysC、VEGF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 NA 组比,MA 组、CP 组 BMI、WC、FPG、2hFBG、HbAlc、CP、2hCP、HOMA_IR、Cr、BUN、RBP、CysC、VEGF水平较高(P <0.05),而 CP 组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高于 MA 组。经 Spearman 单因素分析,RBP 与 UAER、BUN、Cr 呈正相关(P <0.05),CysC 与 UAER、BNU、Cr 呈正相关(P <0.05),VEGF 与 HbAlc、HOMA_IR、RBP、CysC 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与 DN 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可作为 DN 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典型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产生慢性炎症,并且可以伴发内脏或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类疾病。其典型X 线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破坏,晚期患者脊柱呈“竹节样”强直变化。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脊柱强直畸形,骨骼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并且脆性增高,韧带软组织逐渐骨化导致弹性减低,在外力作用下或长期慢性劳损时均易造成脊柱骨折或伴发脱位。由于AS 疾病本身病变所具有的一系列骨骼特点,决定了其骨折影像表现也有一定特征[1_2]。

    作者:张茜茜;汪建军;沈伟明;顾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67例确诊为帕金森的患者为研究组,并且用 MMSE 量表测定将其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选取同期67例性别年龄都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均检测空腹血尿酸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 P <0.05)。结论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并且其血尿酸高低可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作者:郑燕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将6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对比2组疗效、病程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后疗效高于对照组,病程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疗程和住院时间的缩短,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