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狄文燕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临床疗效, 性激素水平,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和抗贫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6.25mg,顿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12.50mg,顿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LH、E2、P、FSH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6.25 mg 与12.50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6.25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性更好,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具有更好的综合临床应用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接受口服艾瑞昔布片治疗8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疼痛 VAS 评分逐渐降低,膝关节功能改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洪;吴桂红;邓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发生髋关节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有髋关节病变的32例AS 患者(A 组)和无髋关节病变的56例 AS 患者(B 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A 组的发病年龄早于 B 组,病程短于 B 组(P <0.05)。以外周关节起病者,A 组为59.4%(19/32),B 组为17.9%(10/56);A 组 ESR、CRP 和 IgG 水平均高于 B 组(P <0.05);A 组骶髂关节病变关节受累程度重于 B 组(P <0.05)。结论髋关节 CT 及 MRI 对于早期诊断髋关节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作者书写摘要须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疗程2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PANSS 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以及 PAN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近期发现网上有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我刊为此郑重声明如下:(1)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址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本社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以本刊名义进行网络征稿、组稿活动。(2)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义在网上进行征稿及组稿的活动,均属非法行为。(3)作者来稿,请直接通过本刊邮箱发至编辑部,我们会尽快给予安排处理,谨防网络上当而延误稿件发表。(4)来款请直接邮局汇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编辑部”收,凡要求汇给个人收的,请谨慎核实,以免受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将86例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对比观察2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分析患者临床舒适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救治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具有较好效果。在迅速促醒的同时有效改善了酒精中毒相关症状,临床舒适度提高,使患者高质量苏醒。

    作者:李敏;白伟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用品管圈提高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质量的实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提高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化疗期间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2组 PICC 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PICC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对乳腺癌 PICC 置管化疗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预防 PICC 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PICC 维护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三位一体化”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中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位一体组采用针刺、中药、西药结合治疗;中药组口服中药;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4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结束时检测胃动素指标。对比4组各症状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4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时各组间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个月时,三位一体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位一体组主要单项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单项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位一体治疗可显著提高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内延伸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冯勤;高荣娟;吴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合理性评价,掌握其应用特点,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采用 Excel 等软件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126例老年 CAP 住院患者所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以喹诺酮类和β_内酰胺类为主,其中 DDDS 高者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多数有联合用药,使用2种及2种以上者108例,占85.71%。老年 CAP 患者致病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0.32%,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高(23.81%)。结论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对于仍存在的一些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强监测和管理,更好地促进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谢洪宝;何华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典型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产生慢性炎症,并且可以伴发内脏或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类疾病。其典型X 线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破坏,晚期患者脊柱呈“竹节样”强直变化。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脊柱强直畸形,骨骼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并且脆性增高,韧带软组织逐渐骨化导致弹性减低,在外力作用下或长期慢性劳损时均易造成脊柱骨折或伴发脱位。由于AS 疾病本身病变所具有的一系列骨骼特点,决定了其骨折影像表现也有一定特征[1_2]。

    作者:张茜茜;汪建军;沈伟明;顾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5h 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5例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结果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的护理对策可以确保患者安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执行功能的神经网络在帕金森病痴呆中的应用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90%以上的 PD 患者终会并发帕金森病痴呆( Parkinson' s disease dementia, PDD)。PDD 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能力及记忆力等多个认知领域的功能障碍。其中,执行功能障碍在 PDD 中非常常见,且多在疾病的早期就已经发生,故深入了解 PDD 的执行功能相关神经网络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全华;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4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4年上报的 ADR 报告46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5例 ADR 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 ADR 的比例高,有227例(48.82%);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 ADR 多,有414例(89.03%);抗感染药物易引发 ADR,有114例(24.52%);ADR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有241例(51.83%)。结论临床应加强 ADR 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和避免 ADR 的发生。

    作者:刘瑕瑜;毛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宫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克隆学说,近年来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本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动脉对内皮、内膜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反应的结果。所以,一些学者对保护内皮细胞进行了研究,以更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冠心病。

    作者:李影;刘素芬;齐强;孟惠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稿件内容的有关规范要求

    1.当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在放射性食管炎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在食管癌放疗时放射性食管炎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单纯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加氟美松、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对比2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分级,对比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及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防治放射性食管炎效果好,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传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 A、B及 C 3组,每组102例。A 组患者术后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B 组术后同时放化疗治疗,C 组术后仅进行化疗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 A 组及 B 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间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术后单纯化疗治疗,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可有效的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胃癌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胱抑素 C 用于评估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在评估肾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10例健康体检者和96例高危肾病患者和94例肾病患者血清中 CysC 的浓度,并与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进行比较。结果高危肾病组 CysC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肾病组 CysC、Urea 及 Scr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高危肾病组 Urea、Sc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CysC 指标在临床评估肾功能损害方面,是一个比 Urea、Scr 更为准确、可靠、灵敏的指标。

    作者:任保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