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宝;何华清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辅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88.9%(P <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低幅度为(33.8±3.3)U/ L 大于对照组的(29.3±4.4) U/ L(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胰腺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药物推广应用。
作者:程林;苗苗;刘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来院就诊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曲美他嗪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明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的3个工作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工作实践与体会,阐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实开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该院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病历2000份,分别统计分析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中成药安全、药品信息不足等儿科用药不安全数据。结果我院儿科药物的28个品种、共36个剂型,药物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品信息及中成药使用均存在安全问题。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安全总体满意,但仍存在不安全问题,需持续改进儿科安全用药干预方案。
作者:韦春燕;李发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 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1.当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中期引产妇女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米非司酮引产。对比2组总引产时间、产后24h 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软产道损伤和胎儿娩出时间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引产时间与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产后24h 出血量和软产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产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P <0.05)。结论中孕引产患者采用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乳酸依沙吖啶,可有效缩短产程,促进胎儿娩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春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均经 CT 检查,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 CT 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分期正确率。结果 CT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2.69%,诊断分期正确率为86.05%。结论 CT 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感冒患者所使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分析发现,当前在治疗感冒的众多药物中各类抗感冒药的类同性较高,这就导致临床用药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在治疗感冒中必须充分结合患者症状、病情等实际,在确保治疗效果前提下实现合理用药。
作者:孙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外伤所致胸部损伤是胸外科常见的急症,由于胸腔脏器生理及解剖特点,患者往往可能伴随颅脑以及腹腔脏器的损伤,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1]。创伤性肺血肿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部受伤所致肺实质内压力升高,肺组织撕裂,血液溢入其裂隙组织内而形成,当腔内被气体填充时也称为创伤性肺囊肿。据相关文献报道,肺撕裂损伤中创伤性肺血肿的发生率约为10%[2]。虽然肺血肿对肺气体交换不会造成影响,但会带来肺部感染和脓肿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探讨了影像学检查对于创伤性肺血肿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李毅成;姜镭;詹锋;李栋;邓文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妊娠结局,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8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与尿酸水平。结果126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共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1例,发生率为32.54%。观察组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 AFP 及尿酸的异常升高与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监测孕晚期血清 AFP 及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润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女,61岁。因突发胸闷4h于2015年3月10日入我院急诊,行心电图后以“急性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既往高血压及胃炎史,未规律治疗。4h前正常饮食(无饮酒及暴饮暴食)后突发胸闷,略感腹胀,伴大汗、恶心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未特殊处理来诊。查体:T 36.2℃,P 59次/min,R 21次/min,BP 90/60mmHg(1mmHg=0.133kPa),查体欠合作,神志淡漠,精神欠佳,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59次/min,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鼓音,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非弓背形);血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82,并等待肌钙蛋白T( cTnT)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交代病情后予充分抗血小板、抗凝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并尿激酶150万U溶栓,2h后患者症状无改善,且腹胀加重,上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并再次呕吐2次,期间复查心电图同前无变化,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规律。cTnT阴性,急查血淀粉酶>3000U/L,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未见明显异常,胰腺肿大,请消化内科会诊考虑“急性胰腺炎”,转入消化科治疗18d痊愈出院。
作者:徐宪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症状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聂太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1例,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学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康复新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具有抗炎、消除炎性水肿,可抑制组织氨所致小鼠皮内色素渗出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还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及血清溶菌酶的活性,使体内SOD 值回升,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1_3]。采用湿性愈合基本原理:湿润环境可加快伤口表皮细胞的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免表皮细胞绕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加快伤口愈合。我院应用康复新治疗压疮和皮肤缺损患者42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玲;罗容慧;张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男,43岁。主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四肢麻木乏力9月余”于2013年9月28日入神经外科。2013年5月有发热、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6月出现背部及左上肢麻木,随后向左下肢及颈部放射,同时出现右下肢乏力,左半身畏惧接触冷的东西,于9月初出现渐进性的双下肢无力,右侧较明显,渐进性的讲话声音变小。颈后及双肩部疼痛,上肢活动可诱发,胸部以下麻木感,左侧较重。大小便困难。9月29日查颈椎MR 示“C4-6水平脊髓内占位性病变,周围脊髓内广泛水肿”,于2013年9月29日在神经外科行“颈髓占位病变切除—椎板切开减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炎性病变,伴胶质细胞增生”。术后身体麻木感无明显变化,肢体肌力渐好转,12月末后又转差。于半月前自觉双肩部疼痛程度逐渐加重,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背部受压时诱发肢体不自主抽动。2014年2月28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及家族遗传史。长期从事地下车库保安工作。入院查体:血压104/63mmHg,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口角对称,双侧咽反射正常。双手掌肌肉萎缩,右手较明显。右手握力Ⅴ-级,右肢近端、右下肢及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全身 T2以下皮肤痛觉减退,左侧减退较重(躯体前正中线左侧4cm 以外及躯体后正中线左侧2cm 以外刺痛觉较对侧减弱)。右侧大腿腹股沟下5cm 以下刺痛觉较平面以上减弱。右侧大腿肌肉不自主震颤。Romberg 征(睁眼阴性、闭眼阳性)。颈无抵抗,左侧肘关节伸直受限,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存在。左侧 Rossoli_mo 征阳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膝反射亢进,双跟腱反射亢进,右侧踝阵挛阳性,右侧病理征阳性。行走不稳。左手指运动觉消失,右手指、双足趾运动觉存在。左上肢震动觉减弱,双侧髂前上棘以下震动消失;Schwabach T:右耳气导<正常。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正常,凝血功能、血沉、C 反应蛋白、风湿十二项、肿瘤指标、免疫全套均正常。2014年3月4日腰椎穿刺记录测脑脊液压力为155mm H2 O,无色清透明,白细胞计数20×106/ L,红细胞计数20×106/ L,氯(Cl)129.6mmol/ L,葡萄糖( GLU)4.88mmol/ L,腺苷脱氨酶( ADA)0U/ L,微量蛋白(MTP)746mg/ L,脑脊液球蛋白 G106mg/ L。抗酸、细菌革兰染色、隐球菌墨汁染色均阴性,未培养出细菌。寡克隆区带阴性。头颅 MR 及胸椎 MR 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程春莲;郭黎;谭泽锋;陈鲁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伊立替康适用于晚期结肠癌、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有一定疗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卡铂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1]。有报道认为40%的患者可能出现3~4度腹泻,并导致化疗方案提前中止[2],发生腹泻的时间约在用药后第5天出现[3],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患者,应注意监护患者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献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十子代平方对 T2 DM GK 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对α_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13周龄 GK 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周,以随机血糖或糖负荷2h 血糖≥11.1mmol/ L为成模标准,将成模 GK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组(13.38mg/ kg)、十子代平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含生药4、8、16g/ kg),每组10只;另选等量 Wistar 大鼠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给药前检测 GK 大鼠葡萄糖耐量(OGTT),给药前、给药4、8周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给药8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以蔗糖为底物,建立α_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药,开展十子代平方抑制α_葡萄糖苷酶的实验研究,观察其对α_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降低 GK 大鼠 FBG及 HbA1c 水平,当浓度为125mg/ ml 时α_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十子代平方、阿卡波糖抑制α_葡萄糖苷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6.057、0.376mg/ ml。结论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T2 DM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 GK 大鼠 FBG、HbA1c 水平,促进体内糖代谢;十子代平方能够抑制α_葡萄糖苷酶活性,这可能是该方降血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董思圻;高秀娟;李继安;喇孝瑾;田春雨;程瑞婷;付茜茹;吴博;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腹泻疾病患者,收集的69株志贺菌属,检测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生化和血清学的方法对血清群进行有效的检查,对耐药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0~5岁的患者数量比较多,69株志贺菌属感染的患者中5岁以下的患者有53例,构成比为76.8%。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率分别为98.5%和94.2%。哌拉西林、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比较高,分别为100.0%、94.2%、86.9%、85.5%。结论海南地区感染志贺菌属的菌群和血清型和患者的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敏感度和耐药性也随之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预防。
作者:王琼珠;刘阳桦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