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子代平方对 T2 DM GK 大鼠糖代谢及α_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董思圻;高秀娟;李继安;喇孝瑾;田春雨;程瑞婷;付茜茹;吴博;周雪梅

关键词:α_葡萄糖苷酶, 十子代平方, 2 型糖尿病, 糖代谢
摘要:目的:观察十子代平方对 T2 DM GK 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对α_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13周龄 GK 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周,以随机血糖或糖负荷2h 血糖≥11.1mmol/ L为成模标准,将成模 GK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组(13.38mg/ kg)、十子代平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含生药4、8、16g/ kg),每组10只;另选等量 Wistar 大鼠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给药前检测 GK 大鼠葡萄糖耐量(OGTT),给药前、给药4、8周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给药8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以蔗糖为底物,建立α_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药,开展十子代平方抑制α_葡萄糖苷酶的实验研究,观察其对α_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降低 GK 大鼠 FBG及 HbA1c 水平,当浓度为125mg/ ml 时α_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十子代平方、阿卡波糖抑制α_葡萄糖苷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6.057、0.376mg/ ml。结论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T2 DM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 GK 大鼠 FBG、HbA1c 水平,促进体内糖代谢;十子代平方能够抑制α_葡萄糖苷酶活性,这可能是该方降血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儿科临床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该院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病历2000份,分别统计分析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中成药安全、药品信息不足等儿科用药不安全数据。结果我院儿科药物的28个品种、共36个剂型,药物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品信息及中成药使用均存在安全问题。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安全总体满意,但仍存在不安全问题,需持续改进儿科安全用药干预方案。

    作者:韦春燕;李发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和爽与潘泻叶冲饮在小儿肠道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和爽与番泻叶加少量蔗糖冲饮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82例患儿(1~6岁)随机分为 A 组、B 组。A 组早晨口服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检查前晚及检查当日晨起分量口服番泻叶溶液加少许白砂糖。观察2组的肠道准备质量和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2组对清洁剂的可接受性,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儿均于服药后约1~1.5h 开始排便,排便5~8次后即可接受肠镜检查,2组肠道准备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 B组(P <0.05),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且患儿对清洁剂的接受程度也相对低一些;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爽与番泻叶加蔗糖冲饮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的质量均安全有效,但番泻叶加蔗糖冲饮不良反应更少,患儿可接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彩日;韦彩香;劳有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患者均按照三阶梯止痛药选择的方式予以常规的骨转移疼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骨痛灵方中药治疗。采用 VAS (疼痛评分)和 KPS(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VAS 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 KP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KPS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天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降脂效果及对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效果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血管内科75例 ACS 患者,入院后首次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20mg 组,n =45)或40mg(40mg 组,n =30)剂量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1、6个月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维持治疗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TC、LDL_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6个月时2组 TC、LDL_C 均显著降低(P 均<0.05),其中40mg 组 TC 和 LDL_C 下降幅度显著大于20m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1、6月时2组均未见转氨酶>3× ULN 病例。2组均未见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和肾脏毒性发生。治疗6个月内,40mg 组和20mg 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患者接受40mg 剂量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是安全的,降脂效果更佳,并可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杜松强;何法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变化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近3年以来该院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变化情况,探讨在这一变化下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研究,以时间界限为依据进行分组,2012年1-12月分离的菌株为 A 组,2013年1-12月分离的菌株为 B 组,2014年1月-2015年4月分离的菌株为 C 组,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感染部位和菌株构成变化情况,探讨应对措施。结果 A、B、C 三组细菌感染率分别为4.98%、3.47%、3.41%,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别为1.28%、0.79%、0.75%,该院神经内科细菌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组间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细菌感染菌株构成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有上升趋势,但组间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2012年以来,该科室细菌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建议应严格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

    作者:郑长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1例护理体会

    天麻素注射液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等作用,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反应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翠;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2例妇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用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具备着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荣心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荣心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口服荣心丸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极化液、泛葵利酮及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等)。对比2组临床效果、心功能变化和病毒学检测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 EVsRNA 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目前对扩张型心肌病无明显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采用荣心丸治疗为一种可取的药物治疗手段。

    作者:王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有效数字的确定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 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 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 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 A、B及 C 3组,每组102例。A 组患者术后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B 组术后同时放化疗治疗,C 组术后仅进行化疗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 A 组及 B 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间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术后单纯化疗治疗,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可有效的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胃癌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5h 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5例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结果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的护理对策可以确保患者安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1例,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学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氯米帕明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盐酸氯米帕明效果相当,但舍曲林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将86例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对比观察2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分析患者临床舒适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救治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具有较好效果。在迅速促醒的同时有效改善了酒精中毒相关症状,临床舒适度提高,使患者高质量苏醒。

    作者:李敏;白伟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进行抢救的效果。方法将92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47.83%高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自主呼吸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存活>1d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大剂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更显著的抢救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的迅速恢复,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

    作者:魏芳玲;任天成;童梅;赵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将6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对比2组疗效、病程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后疗效高于对照组,病程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疗程和住院时间的缩短,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心脏超声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LVEF、SV、LVFS、CO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公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环孢素 A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孢素 A(Cs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6例 SLE 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使用 CsA 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 CsA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有效的14例患者随访(38±2.5)个月,治疗3月平均血小板值(137.9±64.1)×109/ L,随访过程中各患者低血小板值(85.4±39.5)×109/ L,与用 CsA 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 CsA 是治疗 SLE 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邓丽;李敬扬;罗筱雯;田锋;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低温等离子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消融术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疾病的护理。方法将80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减少患儿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美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疗程2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PANSS 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以及 PAN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